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1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723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598篇
基础科学   20篇
  421篇
综合类   3239篇
农作物   343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3046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鸡Mx全基因序列进而进行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利用poly Ⅰ:C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Mx基因表达,克隆了Mx基因全长cDNA序列,将开放阅读框(ORF)连接构建于表达质粒pGEX-4t-2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GEX-Mx,转化Rosetta(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检测.表达产物检测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75 ku.说明获得了Mx基因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进行Mx基因的活性检测以及利用Mx蛋白进行抗病毒转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为无囊膜单股环状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17~20 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根据其致病性及抗原性将它分为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  相似文献   
993.
斯氏副柔线虫rDNA-ITS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NC13、NC13r和NC2扩增从内蒙古地区骆驼皱胃分离的3条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5.8S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2(ITS2)。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M-T载体,用PCR技术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线虫1(P.sk1)扩增的ITS片段大小为837 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298 bp)、5.8S(157 bp)及ITS2(281 bp)序列;线虫2(P.sk2)扩增的ITS1片段大小为372 bp,包含部分的18S、5.8S及全部的ITS1(296 bp);线虫3(P.sk3)扩增的ITS2片段大小为484 bp,包含部分的5.8S、28S及全部的ITS2(284 bp)序列。同其它属线虫同源性比较ITS2序列同源性在30.2%-60.1%。本研究系首次报道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的ITS序列,为斯氏副柔线虫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研究旨在对猪T细胞诱导型刺激物(ICOS)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克隆与分析。根据已报道的人ICOS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首次从猪脾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ICOS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克隆于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进行序列拼接,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DNA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630bp,编码210个氨基酸,包含5个外显子。该序列与人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0%和85%;与狗和小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和75%。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设计的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4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安徽地方分离株膜蛋白M基因全长片段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将各IBV安徽地方分离株与GenBank中注册的一些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5%~100%,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3%~100%;不同毒株间存着重组、缺失、插入及点突变等变异,从ATG至第140 bp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频率最高;4株分离毒株属于同一个进化群的2个不同进化亚群,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H120、M41和W 93不属同一个进化亚群。  相似文献   
996.
西南地区野生马蹄金无性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干友民  任婷  陈燕  付薇  张晓慧 《草业科学》2009,26(8):163-171
采用野生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SD200310、SD200411、GD200504、SD200304)为材料,研究了无性系构件克隆生长的时间动态、形态、空间构型等。结果表明:1)主茎增长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空间扩展依赖源株和早生分株、叶片的贡献;2)移植植株生长和茎叶扩展之间对物质能量的需求变换,导致了无性系的生长格局及无性系构件和生物量在空间上的分配与配置差异;3)以5 cm×5 cm草皮间铺栽植在密度为D2(40 cm×40 cm)时,主茎长(22.33 cm)、叶片数(28.38片)、节数(24.76节)和节长(1.42 cm)的均值达最大值,呈最佳生长状态,为合理的建植密度;4)随密度增加,间隔子长度递减,分枝角度增加,分枝强度减小,体现了在密度影响下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7.
提取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O1、O2和O78的基因组DNA作模板,用TD-PCR技术从其中分别扩增出0.55 KB的I型菌毛结构基因(piliA).将扩增得到的piliA基因片段,用TA克隆的方法分别克隆进pGEM-T栽体中,转化至受体菌JM109中,用Amp/IPTG/X-gal琼脂平板蓝白菌落筛选法,得到舍阳性重组子的菌株,提取质粒用PstI单酶切及NcoI和PstI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所构建的克隆质粒中均含有相应piliA基因.经DNA序列分析,其结构基因阅读框架大小为549 bp,但其中O1菌株Ⅰ型菌毛基因在第72位发生突变,有6个碱基插入.经DNAStar核酸分析软件分析,3个基因同源性为89.9%~92.0%.  相似文献   
998.
采用RT-PCR技术对2001~2007年分离自山东地区10株(ShanDong-3、SD-JN、SD-ZQ、SD1、SD2、SD3、SD4、SD5、SD6和SD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ORF5、ORF6和ORF7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与已知序列的毒株的相应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10株病毒仍属北美洲型,其中2001~2002年分离的SD1株、SD2株和2006年分离的SD6株核苷酸序列之间的ORF5、ORF6、ORF7同源性分别为99.2%,99.8%,100%,均与北美洲原型代表株(VR-2332株)和疫苗毒MLVRe-spPRRS Repro USA遗传距离较近,同属一大分支;2006~2007年分离的PRRSV ShanDong-3、SD-JN、SD-ZQ、SD3,SD4,SD5,SD7分离株ORF5、ORF6、ORF7同源性分别为97.8%~100%,99.4%~99.8%,99.2%~99.7%,均与国内96年Ch-1a和2002年HB-1株及2006年分离鉴定的国内高致病性分离株(JXA1、Shanghai、HEB1)同属一个大的分支。首...  相似文献   
999.
2株NDV贵州分离株(GN、ND99)与2株疫苗毒株(Ⅰ系和Ⅱ系)经检测为生物异质性毒株.利用蚀斑克隆技术对以上4株毒株进行蚀斑纯化,结果得到11株克隆毒株.其中,10株克隆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圆形、透明无色蚀斑,1株形成圆形、透明、红色蚀斑.经RT-PCR检测,11株克隆毒株中6株为弱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0.4~8mm之间;5株为强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1.0~2.0mm之间.结果表明:所形成蚀斑的大小与病毒毒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以乐山峨边花牛骨骼肌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和常规T-A克隆法,通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将所测得的编码序列与已发表的编码序列同源性分析比较,发现没有出现引起氨基酸改变的突变.结果表明:乐山峨边花牛肌生长抑制素基因仍很完整,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等来降低肌生长抑制素活性的方法改良地方黄牛品种并提高产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