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01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4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66篇 |
农学 | 295篇 |
基础科学 | 1323篇 |
990篇 | |
综合类 | 3152篇 |
农作物 | 170篇 |
水产渔业 | 382篇 |
畜牧兽医 | 1246篇 |
园艺 | 175篇 |
植物保护 | 1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271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281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309篇 |
2015年 | 345篇 |
2014年 | 442篇 |
2013年 | 443篇 |
2012年 | 474篇 |
2011年 | 515篇 |
2010年 | 451篇 |
2009年 | 462篇 |
2008年 | 456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320篇 |
2005年 | 277篇 |
2004年 | 299篇 |
2003年 | 309篇 |
2002年 | 175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1.
草地划区轮牧饲养原则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北方草地可持续集约放牧饲养管理,促进完善划区轮牧实验设计及目的,本文总结了放牧国际划区轮牧的10条原则:单位时间的产草量确定载畜率,拔节期指示春季放牧开始时间,开始恢复再生的时间决定放牧时间天数,放牧间隔日数决定放牧频次,计算确定区块数及区块面积,满足牲畜采食行为,充分利用饲草质量和营养,保证牲畜饮水充足,环境友好、易执行、可操作、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个划区轮牧实践参考方案,并论述了划区轮牧目标及管理评价标准,讨论了1条北方草地可持续集约养羊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2.
放牧强度、放牧草丛高度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产量及草地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方业热带海拔1200米左右的中山区,在以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的草地上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模拟放牧和直接放牧两种处理。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的单因子试验,选择了三个水平的放牧强度,即放牧后草地牧草留槎高度为3cm、5cm 及7cm。模拟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与放牧草丛高度的两因子试验,各选三个水平,即强度为牧草留槎高为3cm、5cm、7cm,放牧草丛高度为15cm、20cm、25cm。通过三年(1987—1989)的试验表明,不同放牧强度、放牧草丛高度对草地组成、牧草产量的影响明显,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适宜的放牧强度是放牧后草地留槎在5cm 左右,放牧草丛高度在20cm 左右,这时的牧草采食率在55%右左。 相似文献
83.
84.
对榆林市不同生态环境下散养鸡的寄生虫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发现鸡寄生虫14种,隶属8科10属,其中外寄生虫6种,分别属于3科5属,鸡内寄生虫8种,分别属于5科5属,其中线虫5种,绦虫3种,吸虫1种.分析了各类虫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及优势虫种,并对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在调查寄生虫感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5.
对舍饲云南黑山羊新品系155只,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作虫卵计数检查,探索两年三产频密产羔体系中,舍饲山羊消化道主要寄生蠕虫的感染动态。结果表明:4月龄羔羊感染的优势虫种为毛圆线虫、肺线虫、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4种;到8月龄时,虫种感染增加钩虫和结节线虫。4月龄羔羊感染率最高是6~7月批次,达到60%;到8月龄时,1~2月批次感染率达到100%。4月龄羔羊感染强度6~7月批次最高,每克粪虫卵数(e.p.g)400±303,其次是1~2月、10月批次;到8月龄时,1~2月批次虫卵最高,每克粪虫卵数355±206。120~240日龄羔羊全期增重1~2月产羔批次最高,驱虫组比未驱虫组试验期总增重、日增重提高70%和72%,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6~7月、10月两批次8月龄总增重、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1~2月产羔批次只均净增毛重2.8 kg,驱虫与未驱虫只均增加收入42元。因此该场驱虫方案可调整为:1~2月产羔批次的羔羊在4月龄进行首次驱虫,育成羊和成年母羊可在配种前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86.
<正>家禽用药方法很多,其中饮水给药(将药物溶于饮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的方法,省工、省力、省时、防病和治病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尤其适用于大群投药和不再吃食但可以饮水的病禽,因此倍受家禽养殖户的青睐。为确保饮水给药的安全与高效,避免出现药物无效或药物中毒现象的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7.
以全国重点牧区环青海湖地区共和盆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该区1961—2007年共47年的15个自然与人为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共和盆地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46.82%,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11.96%,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29.74%。对该地区土地沙化影响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相关因子的历年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系数与土地荒漠化状况的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对土地沙漠化的作用力是持续增加的,而自然因素是处于一种平稳的变化趋势,对土地沙漠化的作用力基本是一种周期性变化,人为因素影响系数明显高于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系数成为综合影响系数的主体,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只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牲畜和耕地面积,调整草场内部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土地荒漠化继续发展,而且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88.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3个放牧季节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牦牛采食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放牧期内,牦牛干物质的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随放牧时间的延续,各放牧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在8月5-20日达到最大;放牧强度对牦牛粪干物质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放牧时间(季节变化)对它的影响不显著(P>0.05);极轻度和轻度放牧区牦牛干物质的消化率均在7月20日-8月5日达到最大,而中度和重度放牧区均在8月20日-9月5日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9.
江河源区披碱草和星星草混播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对牦牛放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江河源区披碱草Elymus natans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上研究了牦牛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均呈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呈增大趋势.相关分析表明, 放牧强度与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且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均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