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2013年5~6月对泾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47种(属),平均密度为238.8 ind/L,平均生物量为18.98×10-3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42.
(二)浮游动物 1.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丹江库区的浮动物共检出52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种,以砂壳虫为优势种;轮虫计23种,以壶状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占优势;枝角类11种,以秀体藻,小栉蚤为优势;桡足类检索至目主要有镖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和无节幼体.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占有较大比重,见表6。  相似文献   
43.
<正>陕西省汉江和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涉及5个市的31个县(区),土地总面积6.27万km2。陕西省在实施"丹治"一期工程中,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规范项目管理、抓点示范、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44.
2012年4—5月对丹江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17种(属),密度为10~160ind/L,平均密度为100ind/L。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0.0016-17.5mg/L,平均生物量为9.023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45.
郧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郧县位于鄂西北丹江库区上游,属老、少、边、贫、库区。全县所辖20个乡镇(场),338个村,1864个村民小组,143722户,版图面积579.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林地和草山草坡面积229.8万亩,水域面积23.32万亩,村庄道路18.92万亩。基本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相似文献   
46.
植被覆盖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 250 m NDVI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丹江流域NDVI等级分布图和DEM图叠加,得到NDVI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分布情况,并且与土地利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丹江流域NDVI平均值为0.84,表明流域植被覆盖较好.高植被覆盖分布于流域边缘高山区,东北和东南较集中;中植被覆盖分布于丹江流域河道两侧川塬区和低山区,西北和南部较集中;低植被覆盖位于丹江流域川道区,呈点和线状分布.2)不同海拔和坡度,植被覆盖面积呈单峰分布,平地的植被覆盖面积接近0;不同坡向植被覆盖面积差异不明显.3)除坡向外,不同海拔和坡度,高、中植被覆盖与耕地、林地和草地显著相关;不同地形因子下,低植被覆盖与建设用地和水域显著相关.丹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与人类活动范围呈逆向分布,说明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影响较大;优化土地利用,适当增加林地覆盖面积,有利于提高丹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47.
选择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龙泉村丹江中游河谷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剖面构型及其色度、元素、粒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丹江中游河谷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具有Ap-Bp-Bt-Bw剖面形态特征;在剖面40~220 cm深度发生明显的黏粒富集,具有黏化层(Bt)的诊断特征;风化成壤强度达到中等风化强度阶段。剖面具有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和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可划为耕淀简育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48.
张红星  王中乾  赵虎 《河北渔业》2012,(4):13-17,28
于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之间,对武关河自然保护区附近流域的水生生物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概况和水生生物的种群、分布及多样性情况。从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发现该处自然条件优越,为生物种群生存提供天然场所。据初步统计,该区域水生生物有浮游植物7门39属,浮游动物共15种,大型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6种,水生昆虫9种,鱼类35种,两栖动物4种,哺乳动物1种。并总结了全年水质变化情况和水生态系统的内部关系,为今后的进一步调查做一参考。  相似文献   
49.
生态补偿机制是目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建立丹江源头生态补偿机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丹凤县流域治理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治理投入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阐述了建立丹江源头生态治理方面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0.
利用1970—2015年丹江流域气候因子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研究了丹江流域气候因子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尺度上(23~32 a)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但在小尺度上(8~22、3~7 a)变化周期差异明显,且随着时间尺度的缩小,周期变化越来越频繁;降水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在大尺度上(22~31 a)相对稳定,在小尺度上(12~21、3~11 a)干湿交替频率增大、时间间隔缩小。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丹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1985年增温突变,冬季气温对全年增幅贡献最大,也是年平均气温在1985年后突变增温的主要原因;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中夏季的贡献值较大,但其不稳定的变化趋势也是导致年平均降水量变频较大的主要原因;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