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碱地造林是科技人员长期关注的问题。由于土壤盐碱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探讨局部地区的盐碱地造林技术更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为克服扦插造林的不足,采用嫩枝或硬枝扦插育苗造林,在pH值9.2以上碱化土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由85%提高到95%。并探讨了柽柳天然更新过程中野生苗木生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沙堆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对降雨变化的响应,为准确评估丘间地在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水分循环和保持土壤水分稳定性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 采用EM50土壤水分自动测量系统对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原位监测,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丘间地土壤水分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定量描述降雨量、雨前土壤水分含量与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入渗和保持时间的关系。 [结果] ①从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来看,0-25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均为中度变异,其中表层(0-15 cm)变异性较大,下层(15 cm以下)变异性较小。 ②降雨量的大小决定了降雨后丘间地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和保持时间,降雨量平均每增加1 mm,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下渗深度增加0.57 cm,土壤水分保持时间增加1.05 d。雨前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抑制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的继续下渗,但对降雨后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保持时间有显著的正效应,表现为雨前土壤水分含量每增加1%,单位降雨量的下渗深度下降0.02 cm,而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保持时间增加9.85 d。 ③大雨事件(>20 mm)对丘间地黏土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补给作用,降雨后土壤水分降低较为缓慢。 [结论] 丘间地黏土层能够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较好的蓄水保水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