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1篇
  402篇
综合类   47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质的变化特征,于2015-2020年对三峡库区长坪小流域开展水质监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体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硝态氮(NO3--N)、氨氮(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可溶态总磷(Dissolved Total Phosphorus,DTP)和颗粒态总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识别流域内主要氮磷污染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控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输出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村庄、坡耕地、林地和水库,其TN平均浓度分别为8.29、2.88、1.57和1.43 mg/L,TP平均浓度分别为0.25、0.13、0.09和0.07 mg/L。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质在汛期和非汛期存在差异,村庄氮磷输出浓度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坡耕地、林地和水库则表现为汛期高于非汛期。3)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林地和水库的污染程度均为清洁水平,坡耕地污染程度为轻污染水平,村庄受散养生猪数量的影响,污染程度从污染水平转变为重污染水平。4)长坪小流域TN和TP年输出负荷总量分别为4 278.59和364.93 kg/a。畜禽养殖源是小流域氮磷最主要的污染源,其TN和TP的输出负荷分别占流域总负荷的45.69%和71.77%。坡耕地的TN和TP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分别是村庄的7.58%和1.79%,与村庄相比,坡耕地具有显著的低污染特征,因此,以坡耕地消纳村庄污水和畜禽粪便,可促进流域内粪污的就地消纳,达到多源共治的效果。基于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质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流域划分为林草水源涵养区、村庄污染控制区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区,并进行分区协同防控,促进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系统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62.
为探究“稻转旱”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氮素流失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渠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了该流域2001—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基于输出系数模型并利用流域氮负荷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修订后,对该流域2001年和2019年氮负荷进行了估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该流域2001—2019年土地利用总体演变趋势为水稻田向旱地转化、旱地向林地转化,且以“稻转旱”为主。这种演变使流域氮素流失增加,2019年相对于2001年氮流失量增加了26%,平均每公顷氮流失量增加了约7.8 kg。这种变化表明在农业结构调整时应考虑到水稻田对面源污染物氮素良好的净化拦截作用,控制其面积的缩减以及在小流域氮素输移关键节点上的布局。  相似文献   
63.
美国山核桃是著名优良干果油料树种。从浙江、云南等省引进性状表现优良的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在长江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试验,观测其引种表现,并对树体生长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及丰产性抗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产量和质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适宜于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  相似文献   
64.
三峡库区2类典型的森林类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季节酶活性,以揭示土壤酶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酶活性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外,其余4种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秋季(10月)。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从夏季到冬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从春季到秋季持续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规律。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5.
集中饮用水源地是三峡库区内易受事故型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敏感目标,本文以集中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内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集中饮用水源地)共有99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库区,为700余万人提供饮用水服务,其中服务人口10万人以上(包含10万)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有18个,重庆市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和南岸区等区县内集中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的数量较多;三峡库区共有特大敏感目标23个,重大敏感目标28个,二者占敏感目标总数的51.52%,且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重庆段.  相似文献   
66.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蓄积生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林分生长收获量是森林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200年前欧洲学者就编制了林分产量表,根据林分年龄预测林分产量。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80年代后趋于成熟[1]。林分水平的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采  相似文献   
67.
三峡低海拔地区牧草适应性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哪些牧草最适应三峡库区800m以下低海拔地区种植,从而为三峡库区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种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牧草中,全部适应试验地的各种不同的土壤;多花黑麦草在三峡库区800m以下低海拔地区是一年生牧草中的最佳选择;苇状羊茅、皇竹草、扁穗牛鞭草、高休眠级别的紫花苜蓿、白三叶的适应性最强,其它品种次之,其中鸭茅、红三叶不适应在500m以下低海拨地区种植;混播组合以苇状羊茅+白三叶、苇状羊茅+紫花苜蓿(高休眠级别)、果树+鸭茅(成林果树下套件)为最佳,以苇状羊茅+红三叶、鸭茅+白三叶、鸭茅+紫花苜蓿为次之。  相似文献   
68.
三峡库区开县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建成后,开县拥有大面积的消落区和广阔的水域,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实施渔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69.
贺秀斌 《中国水土保持》2010,(10):I0002-I0002
<正>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试验观测站试验征地1.07 hm2,划拨使用消落带1 5 km,技术研发与示范协议用地3.2 km2。已建立了自动在线探测、无线数据采集、室内样品实验分析、田间模拟实验和遥感技术结合的立体动态监测平台以及计算机过程模拟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野外基础观测设施包括24个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地埂植物篱观测径流小区  相似文献   
70.
重庆代表团在今年的“两会”上颇受关注,开放日记者云集,定好的时间因提问的热情而顺延,薄熙来、黄奇帆、王立军、杨庆育这些代表的发言成了报纸、网络的点晴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