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6篇
  38篇
综合类   508篇
农作物   6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参止血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逆流分布和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和CM-sephedex C-25)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止血活性的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定位研究,找出了三七根腐病高发期与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特征的差异,鉴定出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除已报道的细菌中的假单胞细菌有关外,还与霉菌、放线菌及厌氧生长菌有密切关联,这3类菌群在不同季节存活量的高峰期与三七病害高发期相吻合,并且根腐病株土壤中的霉菌、放线菌及厌氧菌数高于健康植株土壤,分别增加3.89 E 4.cfu/g,0.94 E 4.cfu/g,85.10 E 6.cfu/g,说明这3种细菌也是导致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植株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总干重、总皂苷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处理C_1的植株发病率为13.25%,防治效果最佳;各生物菌剂对三七病害防治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C_1AC_2C_4C_5BC_3CK_2CK_1。处理C_1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和剪口粗影响最大,比CK_1分别提高41.11%、44.44%和33.96%。处理C4对三七的叶长、叶宽影响最大,比CK1分别提高37.13%、24.27%。各生物菌剂处理对三七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C_1C_3C_4BACK_2C_2C_5CK_1。处理C_3的剪口和须根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69.15%、248.24%,分别比CK_2提高87.34%、378.71%;处理C_1主根和剪口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59.61%和36.78%,分别比CK_2提高205.01%和51.49%。综合来看,处理C_1(97 mL/667m~2)对三七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三七种植期间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三七合理高效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同不种三七的对照相比,种植三七的土壤p H、有机质、全N、碱解N、全K、速效K、有效P、阳离子交换量、有效Mn大幅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全K和速效K,降幅在20%以上,其次是碱解N和速效P,降幅在15%左右,再次是阳离子交换量降幅在10%左右;而土壤中的交换性Ca、Mg及有效Zn有所增加,有效Fe和Cu变化不大。同种植初期相比,种植三七后土壤p H、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及交换性Mg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降低幅度较大的是速效K,降幅在20%左右,其次是碱解氮,降幅在15%左右;有效Fe、Cu、Zn及交换性Ca增加;有机质、全P、阳离子交换量变化不明显。不同种植年限间相比,种植三七土壤p H、有机质、碱解N、速效K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与对照差异增大。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和周期性施肥呈现每年3月升高,6月降低,9月升高,12月降低的趋势,其中大量元素变化规律较明显。综上所述,种植三七会导致土壤酸化,降低氮磷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钙、镁、铁、铜、锌,对有机质和锰含量影响不大;生产上可通过施用石灰或草木灰缓解酸化,同时在6月和12月前后增施钾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氮磷肥。  相似文献   
85.
86.
87.
新兴高档特菜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麝香秋葵 又名山油麻,食用部分为嫩果荚,其嫩果内含有的维生素A、B、C以及矿物质、蛋白质、多糖等具有药用保健作用。成熟的种子有麝香味,含油量高,出油率达20%以上,其中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占70%,油质极佳;含蛋白质26%,煮熟后可直接食用;炒熟磨成粉可做糖果、糕点的高级佐料,也是咖啡的代用品,气味芳香并可提神。麝香秋葵属锦葵科一年生植物。株高93~134厘米,开黄色大花,果实为蒴果、筒状,似羊角,有5~6裂,长至12~15厘米时可食用。种子成熟后为褐色,在10℃以下可正常萌发,在4℃以下时茎叶开始枯死。  相似文献   
88.
89.
不同底肥量追肥时期对三七种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保健蔬菜“藤三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Anreder-acordfoblia(Tenore)Vansteenis)别名藤子三七、川七、 洋落葵,是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贵州、 湖南、台湾等省均有种植,与同科不同属的落葵(软浆叶)在外观或形态上很相似。 近年来在台湾省作为维生素A含量相当高的蔬菜流行食用,大陆地区主要作庭院绿化种植,以珠芽及块茎作药用。藤三七病虫害很少,对环境适应力又强,、很适合有机栽培,是一种可作为无公害蔬菜开发的保健蔬菜新种类。 1 藤三七的植物学特性 藤三七是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茎长达5~10m。根肥大,于基部生长大量块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