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6篇
  38篇
综合类   509篇
农作物   6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林菜复合经营模式构建对促进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林窗大小对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生长及品质变化的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林窗(平均光照强度763 molm-2s-1),小林窗(平均光照强度245 molm-2s-1)和林下(平均光照强度89 molm-2s-1)3种生境对白背三七生长、光合及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林窗的杉木林下,生长在较大林窗内(面积12~16 m2)的白背三七叶片光合速率、株高、地径、分枝数,叶片钾、磷、维生素C以及缬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等水溶性氨基酸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而较小的林窗(面积小于9 m2)对白背三七生长及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林窗大小对白背三七生长和营养品质有重要影响。但在郁闭度大于0.8的杉木林下并不适宜直接套种白背三七,对现有杉木人工林进行适度间伐,提高林下光照条件,将有利于林菜复合经营系统发展。图2表3参23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研究人参花中掺人三七花的鉴定方法.方法 以HPLC法分别检测人参花,三七花,及自配的人参花与三七花的混合样品中的人参皂苷,并建立色谱图和特征图,发现人参花中含有人参皂苷Rg1和Re,三七花中不含有这两种人参皂苷;人参花中含有较微量的人参皂苷Rb3,三七花中含有较高含量的Rb3;通过观察样品中的Rb3的峰高变化、色谱图、特征图及Rg1+Re含量的比对,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掺人三七花.结果 人参花和三七花都展现出各自特有的特征图;当人参花中掺人10%的三七花时,可明确检出Rb3的色谱峰,但Rg1+Re含量变化不明显;当人参花中掺入50%的三七花时,色谱图则呈现较高的Rb3的色谱峰,可与Re及Rd的峰高相当,而Rg1+Re含量不足人参花的一半.以此试验结果,在3份样品中成功鉴定1份样品人参花中掺入了三七花.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较灵敏,准确,直观性强,可用于的人参花的纯度鉴别.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三七保健酒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小鼠灌胃前停食16小时,按三七保健酒(20倍浓缩液)20ml/kg体重灌胃容量灌胃,灌胃给药后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并记录1周内动物的体重、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结果各小鼠均未见明显症状,也无死亡,三七保健酒(20倍浓缩液)对雌雄小鼠经口MTD均大于20.0 ml/kg体重。结论三七保健酒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124.
砷胁迫下磷对三七砷的微区及亚细胞组织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μ-SRXRF)和亚细胞组分分离技术相结合,从植株各部位微区及亚细胞组分层面揭示了药用植物三七在外源磷素作用下砷吸收累积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七的根部和茎部是砷的主要富集部位,添加外源磷素可以有效降低三七根部、茎部和叶片的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47%、80%和33%;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的累积量不同,其中细胞液是砷的主要富集组分,具有一定的区隔化作用,但不能有效地减少砷对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的影响和毒害;外源磷素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三七不同部位亚细胞各组分中砷的累积量,其降低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器,但分析表明,外源磷素的添加对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累积量占植株总砷累积量比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5.
利用单孢分离法,从云南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叶片上分离获得黑斑病病原链格孢菌。对所获得的供试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利用ITS、Alt a1、gpd、BT2和RPB2等5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七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panacis Whetzel。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区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2及Hes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方小剂量组(丹小组7.4 g/kg)、大剂量组(丹大组14.8 g/kg),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7 d取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小组、丹大组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丹龙醒脑方能通过上调海马区Notch1、Notch2及Hes1蛋白表达水平,调节Notch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其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7.
三七粉末为原材料,利用微波法对三七总皂苷进行提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虑微波时间、功率、乙醇浓度等对试验的影响,最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三七总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功率为中火,加热时间为15s,乙醇浓度为10‰提取率平均值为3.47%.  相似文献   
128.
为探明三七粉虱的发生规律,通过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粉虱在不同七龄上的发生危害规律。结果表明,粉虱在三七种植区整年都有出现,害虫在一年中发生高峰期集中在4月中旬至9月下旬。在相同年份,粉虱对不同七龄的三七危害程度,表现为一年七二年七三年七,说明粉虱对低龄七危害较重。建议根据发生规律,对三七粉虱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提高三七根挖掘收获机械化作业水平,结合云南省内三七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设计了悬挂式3年生三七挖掘收获机,可同时完成一畦三七的挖掘、输送、去土和条铺等任务。挖掘收获机由四轮拖拉机牵引,主要由机架、悬挂部件、挖掘部件、升运抖土装置、条铺部件及动力系统等工作部件组成。挖掘铲设计成锐角式开沟器状,入土能力强、结构简单、工作阻力小;收获机后部设有收集挡板,保证去土后的三七在地上成条铺状。田间样机收获试验表明:机器收净率达到了98.1%,损伤率为1.9%,生产率达到了0.12hm2/h。该样机为云南省首台专门针对三七根的收获机械,为三七根收获机械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0.
2014年春季内蒙古2次大风降雪寒潮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于环流特征相似的寒潮过程,其爆发的方式、产生的天气和影响的区域基本相似,但个别寒潮过程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预报上的误判。针对此类特例,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EP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4年4月24日(过程1)和5月1日(过程2)2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系统和爆发的动力、热力学机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北半球中高纬500 hPa环流形势均具有两脊一槽的环流特征。寒潮区域升温明显,前期平均温度分别比历史同期偏高1.0~7.3℃和0.1~10.7℃,500 hPa冷槽和强锋区均在新疆北部堆积、爆发南侵;2次过程在爆发方式和成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程1中促使寒潮爆发流场为横槽转竖,槽前疏散结构和正涡度平流使低槽切断出低涡并东南移,冷平流中心移至槽前,横槽转竖寒潮爆发。过程2为低槽东移,冷槽移过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加深东移,冷空气入侵内蒙古,寒潮爆发。虽然2次过程均造成了全区范围的强降温,但由于上述影响方式和成因的不同,使得大风、沙尘暴和降水呈现出不同的影响特点。寒潮过程中大风和沙尘暴的分布除与冷平流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的地点和时间密切相关,对于寒潮过程中的降水而言,低层的温度层结及其水汽输送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相态变化和降水的量级。通过关注环流相似寒潮过程中的爆发方式和动力过程,对于正确预报寒潮天气造成的不同地区的降温、大风、沙尘和降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