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32篇 |
免费 | 269篇 |
国内免费 | 46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95篇 |
农学 | 363篇 |
基础科学 | 282篇 |
1206篇 | |
综合类 | 1887篇 |
农作物 | 204篇 |
水产渔业 | 325篇 |
畜牧兽医 | 537篇 |
园艺 | 92篇 |
植物保护 | 2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245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42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258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418篇 |
2011年 | 392篇 |
2010年 | 299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Soil samples from a 32-year grassland field experiment were taken from 0–5, 5–10, and 10–15 cm soil depths in February 2002. Plots received annual treatments of unamended control, mineral fertilizer, three rates of pig slurry and three rates of cow slurry, each with six replicates.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exchangeable cations (Na+ , K+ , Ca2+ , Mg2+ ), pH and Olsen P. 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 (ESP) was calculated as a sodicity indicator. Mean ESP was generally greater for slurry treatments than the control, with a trend of increasing ESP with application rate. This was particularly marked for cow slurry. At 0–5 cm depth ESP increased from 1.18 in the control to 1.75 at the highest rate of pig slurry and 5.60 at the highest rate of cow slurry. Similar trends were shown for CEC, exchangeable Na+ , K+ and Mg2+ , Ca2+ and Olsen P. The build-up of soil P due to slurry applications, together with this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 loss to surface waters, particularly from soils receiving high rates of cow slurry. 相似文献
2.
苹果在鲜切过程中易因遭受机械损伤而引发褐变,严重影响其感官品质、风味和商品价值。采用不同浓度外源阿魏酸溶液对鲜切‘红富士’苹果进行浸泡处理,以研究其抑制鲜切苹果褐变的机制。结果表明:1、5、8、10 g/L 的阿魏酸浸泡处理均能有效抑制鲜切苹果褐变,10 g/L 阿魏酸浸泡处理10 min 对鲜切苹果褐变的抑制效果最优;10 g/L 阿魏酸处理显著提高了鲜切苹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抑制了贮藏后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了表儿茶素等单一酚的含量,提高了对香豆酸的含量;添加5 mg/mL 表儿茶素会促进苹果浆液褐变,而添加5、10、20、40 mg/mL 对香豆酸均能抑制苹果浆液褐变。综上所述,外源阿魏酸处理可通过提高SOD 活性、抗氧化能力、内源褐变抑制物含量以及降低褐变底物含量来减轻鲜切苹果褐变。 相似文献
3.
海河流域东南段地下水系统调蓄潜力大,调蓄能力强,由于调蓄水源欠缺,地下水的人工调蓄研究停滞不前。研究区近年修建的大量平原水库,为地下水的人工调蓄提供了水源条件。由于单纯依靠平原水库调蓄地表水,不仅侵占大量农田,还将产生诸如水资源浪费、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利用地下水巨大的调蓄空间和有利的调蓄途径,凭借一定的回灌工程,将平原水库蓄存的地表水回灌至地下蓄存,同时解决了地下水调蓄的水源问题和地表水调蓄空间、蒸发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棉花群体叶面积载荷量与产量关系及对源的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通过对棉花单位叶面积负载的生殖器官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叶面积载荷量[以单位叶面积负载的果节数(个/m2叶)、结铃数(个/m2叶)及生殖器官干重(kg/m2叶))能够促进棉花群体叶片光合强度提高和养分向棉铃输送增多,因而群体成铃数增多,产量提高。同时由剪叶、疏蕾试验揭示了,当群体叶面积系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可通过提高叶面积载荷量使产量进一步上升,群体叶面积系数过大时,通过减少叶面积,提高叶面积载铃量可以使产量增加。而当叶面积过小时,虽叶面积载荷量增大,但终因光合面积太小,产量下降,因此叶面积载荷量可作为反映棉花群体源库是否协调及改进栽培技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菊苣酸对放牧牦牛围产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接近(195~205kg)的围产期牦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试验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0.15kg/d菊苣酸。试验期60d(从产前30d到产后30d),于产前第15天、产前第7天、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产后第15天采集血液,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产后第15天,试验组牦牛血清尿素氮(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7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菊苣酸能有效缓解围产期放牧牦牛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草地的畜草平衡与草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实地调查和历年的统计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科尔沁草地多年来草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牲畜增长速度、畜草供需严重失衡的现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45.9%,超载率达36.1%。该地区发展草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但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才能达到畜草平衡的目的:加强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迅速增加种植畜牧业比例;大力发展秸秆及农副产品饲草料加工业 相似文献
9.
牧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着牧区未来的发展。本研究基于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以及社会公共空间三个角度,通过建立牧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和障碍度模型,评估了牧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牧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0.360 1,处于一般等级。其中,牧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指数最高,社会公共空间指数次之,最后为自我发展意识指数。因此,建议应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力度,完善草场流转机制,提高牧户自然资本;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及其他类型培训,以技术促农牧民增收;完备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讯设施建设,以促进村务公开更透明。 相似文献
10.
Yukinobu Nakamura Koshiro Migita Akihiro Okitani Masanori Matsuishi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14,85(5):595-601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of heat‐induced pork gels was examined. The heat‐induced gels were obtained from meat homogenates prepared by adding nine volumes of 0.3–0.5 mol/L NaCl solutions containing 9–36 mmol/L disodium inosine‐5′‐monophosphate (IMP) or 9 mmol/L tetrapotassium pyrophosphate (KPP) to minced pork. IMP at 36 mmol/L enhanced the WHC to the same level as attained by KPP. Physic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heat‐induced gel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heat‐induced gels were prepared from porcine meat homogenates containing 0.3 mol/L NaCl and 9–36 mmol/L IMP or 9 mmol/L KPP. IMP at 36 mmol/L enhanced the values of hardness, cohesiveness, gumminess and springiness, measured with a Tensipresser, and several organoleptic scores to the same level as the score attained by KPP. 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IMP is expected to be a practical substitute for pyrophosphat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ausag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