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86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91篇
  135篇
综合类   975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625篇
畜牧兽医   998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酷暑对兔体温和猪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无猪瘟抗体原料兔作试验,研究酷暑对兔体温变化及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脾淋乳浆液后产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兔体周围气温达38℃时,100%的兔体温超过41℃;当环境温度达35.5℃时,100%的兔体温超过40℃。这些试验兔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暑症状。发生中暑的试验兔群,在22℃的GMP生产动物房内饲养3 d后,每只注射含4 000个发热单位的猪瘟兔化弱毒脾淋乳浆液,5个试验组所产生的定型热比率分别为47%、65%、73%、54%、63%;而饲养于17~25℃舒适气温中的无猪瘟抗体兔群,转移到22℃的GMP生产动物房,注射相同病毒量后,产生定型热比率为98%、96%。上述结果表明在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生产中,GMP生产动物房必须给兔子提供最舒适的室温,原料兔在生产后期和运输过程中也应避免中暑。但中暑过的试验兔,若能产生定型热,其脾淋毒价仍符合制造活疫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Ⅳ.病叶细胞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叶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中,可见一些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淀粉粒累积,一些细胞不同程度坏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以及伴胞的细胞质或液泡中有一个或多个蛋白体存在,一些伴胞中有特异性的非外壳蛋白存在,一些细胞中有一些不定形的粒状内含体或砂状结构,而在病株的不同叶位,这种砂状结构数量不同,以+1叶所见最多.研究结果还佐证了前文有关叶绿体中淀粉粒的过量累积可能引起叶绿体的破坏及其后叶片褪绿病斑形成的假说,并推测这可能是同化产物的运输通道受到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长白猪主要选育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白猪的3组14个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其中生长速度包含4个性状,体尺包含6个性状,膘厚和外貌评分等包含4个性状。结果表明,生长速度与体尺性状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分别为0.647 8和0.353 1,占总相关的96.52%。生长速度与膘厚和外貌评分等性状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同样达极显著水平,分别为0.925和0.241 7,占总相关的99.9%。体尺与膘厚和外貌评分等性状只有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其典型相关系数为0.328 7,占总相关的75.59%。分析还表明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有X1(二月龄体重)、X3(测定结束体重)、X7(胸围)、X10(腿臀围)、X11(背膘厚)、X12(校正膘厚)。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旨在比较线性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在利用体尺性状预测体重时的准确性。测定102头革吉那布地区两岁龄牦牛相关体尺性状(体高、体长和胸围)与体重,然后将数据按照不同比例梯度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传统的一般线性模型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机)分别构建体尺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每个比例均重复5次,将体重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作为当前比例下的模型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训练集数据的增加,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较稳定在0.71至0.80之间,而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最高达到0.91。故在训练集数据充足的情况下,相比于一般线性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带悬板排沙漏斗的三维贴体网格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计算带悬板排沙漏斗三维流动场时其边界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利用三维贴体坐标变换将排沙漏斗变换为一个立方体,为对其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97.
蝴蝶兰原球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常规方法对蝴蝶兰原球茎结构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原球茎表面存在透明的根状纤毛。中间有分生区。顶端有生长点,在原球茎上部有气孔。在原球茎外层组织中存在成簇的“棒状结构”.是兰花原球茎所特有的。在部分原球茎细胞中存在真菌的菌丝,是与兰花共生的真菌。  相似文献   
98.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对伊犁禾草+杂类草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及其细毛羊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放牧对照相比,两种放牧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山地草甸群落盖度、可食牧草和毒害草产量、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产量(P<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密度.划区轮牧条件下山地草甸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可食牧草产量、毒害草产量、密度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和产量在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划区轮牧有利于多年生禾草类、多年生莎草类及有害植物类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毒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自由放牧比,划区轮牧下每只新疆细毛羊体重增加1.3~2.1 kg,但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
鲁西牛和秦川牛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肉牛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本质,对鲁西牛和秦川牛的4个体尺性状和7个胴体性状分别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鲁西牛和秦川牛的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1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886和0.985,占到总相关信息的66.00%和92.92%,第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738和0.802,累积占到总相关信息的87.73%和98.16%。鲁西牛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第1对典型相关主要由胸围(A4)与胴体重(B1)引起,第2对典型相关主要由体高(A1)与后腿长(B5)引起,而秦川牛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第1对典型相关主要由管围(A3)、胸围(A4)与胴体重(B1)、后腿长(B5)、胴体长(B7)引起,对2个品种牛两组性状的选育应侧重于这几个性状的表现,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山羊症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例山羊痘病羊为试材,采用病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技术,对皮肤、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痘疹及颌下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肺脏和脾脏进行了宏观和显微观察。[结果]皮肤痘疹多呈灰白色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有的病例痘疹内出血,呈暗紫红色。胃黏膜上的痘疹均呈灰白色。在痘疹部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结、肺脏和脾脏内的巨噬细胞,均可检出胞浆内包涵体。[结论]皮肤、肺脏和胃黏膜表面的痘疹和痘疹部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包涵体为山羊痘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为山羊痘临床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