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56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84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1篇 |
农学 | 237篇 |
基础科学 | 578篇 |
1420篇 | |
综合类 | 1795篇 |
农作物 | 164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425篇 |
园艺 | 76篇 |
植物保护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221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251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258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285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348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78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还田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还田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最高增产850.5 kg/hm2,增产率8.4%。同时有效促进了水稻秸秆快速腐解,土壤容重略有下降、CEC值有所增加,对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培肥地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总结了秸秆腐熟剂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93.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干旱条件下,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农田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的影响,比较了冬小麦生理及产量状况。试验设4个处理,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CK)、0.3(F0.3)、0.6(F0.6)和0.9(F0.9)kg/m2。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内秸秆覆盖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在小麦返青后F0.6保持了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小麦的拔节;实际产量F0.6最高,单方水产量以F0.6最高,F0.9次之,认为在此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覆盖量为0.6 kg/m2。 相似文献
94.
为揭示不同作物秸秆与污泥堆肥产物对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为科学施用城市污泥堆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城市污泥与4种秸秆(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高温好氧堆肥产物施入酸性紫色土、黄壤、石灰性紫色土后土壤氮矿化的差异。结果表明,4秸秆污泥堆肥均可显著提高3种土壤氮的潜在矿化势(N0)和矿化速度(k),促进土壤氮的矿化,提高土壤NH4+-N、NO3--N质量分数,其中石灰性紫色土以油菜秸秆污泥堆肥和小麦秸秆污泥堆肥处理、黄壤以油菜秸秆污泥堆肥处理、酸性紫色土以小麦秸秆污泥堆肥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作物秸秆与污泥堆肥施入土壤后,黄壤、酸性紫色土在培养60 d和30 d后趋于稳定,石灰性紫色土在培养60 d后仍有增高的趋势,但不同秸秆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矿化速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结果说明秸秆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矿化的效应因土壤及秸秆类型的不同而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4种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堆肥施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CTOC)、活性有机碳(CA)、矿化碳(CM)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处理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早晚稻两季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矿化碳含量及其碳素有效率。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碳素有效率均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且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其大小趋势为稻草全量还田>稻草烧灰还田>稻草不还田。[结论]本研究为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方法]设置6个时间点(0、20、25、30、35和40 d),测定油菜和玉米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和降解率变化。[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玉米和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发酵培养20 d时,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58.07%;在发酵培养35 d时,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33.62%。[结论]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显著,其中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种公羊细管精液低温保存的效果.用葡萄糖、柠檬酸钠、鲜奶和卵黄为主要成分配制了3种稀释液,10倍稀释精液,并在4℃保存,分别在12h,24 h,36h,48 h,60h和72 h观测精子活力和人工授精受胎率.结果显示,配方Ⅲ稀释精液后,细管封装,4℃保存,72 h后精子活力可达0.49,与配方Ⅰ和Ⅱ差异显著,而且配方Ⅲ稀释精液后,在远距离输精后受胎率可达78.3%.以柠檬酸钠和葡萄糖为基础,添加卵黄和TCM199,在4℃下,能有效保护甘肃高山细毛羊精液,延长精子寿命,且在3d内可以满足远距离人工授精要求,有效利用种公羊价值. 相似文献
98.
秸秆排水体埋深对盐渍土水盐分布的影响及排水抑盐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秸秆排水体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的影响及其排水排盐效果,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在淡水(CK)和微咸水灌水情况下秸秆排水体埋深为40和60 cm时供试土壤的水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入渗阶段,湿润锋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则可采用Kostiakov模型进行拟合;蒸发阶段,秸秆排水体对埋设深度以下的土体具有明显的保水作用,40 cm埋深的处理在40~70 cm土层范围以及60 cm埋深的处理在50~70 cm土层范围土壤水分变化的相对变化量均0;秸秆排水体有利于保持灌水后土壤的脱盐状态,40 cm埋深处理和60 cm埋深处理比无埋设的对照处理分别减少了19.61%和15.68%的盐分变化量;秸秆体的排水排盐效果与灌水矿化度和秸秆排水体埋深密切相关,灌溉水矿化度适当的增加和秸秆体的埋设加深将有利于排水效果的提升,低灌溉水矿化度结合秸秆体深埋具有更好的排盐效果。该研究为微咸水灌溉及盐渍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
基于卧式厌氧装置的稻秸高固态消化与甲烷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稻秸高固态厌氧消化长期运行不稳的问题,接种瘤胃内含物和厌氧污泥,在卧式反应装置中研究3个有机负荷(OLR)下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体系最高容积产气率达到了1.04 L/(L·d)。当OLR为2.26 g/(L·d)时,甲烷体积分数均值为54.39%,甲烷产率为280.90 m L/g,达到了稻秸理论产值的80.29%。卧式装置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了49.71%和31.25%;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当OLR升高到2.47 g/(L·d)时,氨氮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1 082.63 mg/L。固体样品中嗜氢型Methanobacteriales数量从1.70×10~9拷贝数/g下降至1.04×10~6拷贝数/g;而嗜乙酸型Methanosarcinales数量从7.89×10~6拷贝数/g增加至9.44×10~6拷贝数/g,甲烷产率下降为256.54 m L/g。此时厌氧装置中丙酸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253.32 mg/L。从而明确了稻秸高固态体系中产甲烷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
稻草还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稻草还田量和方式的研究表明,每hm^2翻压6750kg稻草还田,有利于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状况,提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有效硅的含量,增产11.76%,覆盖后翻压4500kg/hm^2稻草还田次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