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3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63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858篇
基础科学   252篇
  725篇
综合类   3444篇
农作物   754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2336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选择出生日期、胎次、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16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依次添加0.5、1.5 kg和2.5 kg的膨化全脂大豆,预试期12 d,正试期60 d,研究不同膨化水平全脂大豆对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和3组的产奶量和标准乳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乳脂率试验1组、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试验2组、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乳中非脂固形物的影响,4个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在奶牛日粮干物质中添加1.5 kg的膨化全脂大豆对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922.
花俊国 《中国奶牛》2012,(22):10-15
奶业作为成长性最好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和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但是,奶牛养殖环节的生鲜乳价格一直处于被双向挤压状态,使整个产业链利益分配处于畸形。本文首先对上下游影响价格传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既定的、客观存在的博弈条件下,然后运用博弈理论对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价格传导和成因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出了影响价格顺畅传导的症结,最后,提出了破解价格机制形成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23.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用大豆荚壳混合青贮饲料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奶牛按牛场原有日粮和饲喂方式饲喂;试验Ⅰ组用6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1.5kg苜蓿干草,试验Ⅱ组用9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2.5kg苜蓿干草,其他均不作变动。结果表明:混合豆荚青贮饲料代替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对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以产1kg标准乳计,试验Ⅰ组和Ⅱ组可分别节约饲料成本0.08元和0.14元,可见利用混合豆荚青贮饲料替代部分苜蓿干草饲喂奶牛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24.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Snap法(酶联免疫法)检测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17份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的生鲜牛乳进行了抽样检测β-内酰胺酶项目,17份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数17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用八氧化三铀配制浓度为100、200、400、600、800、1000μmol·L^-1的6种铀溶液和对照组培养大豆幼苗,采用彗星试验研究了铀胁迫对大豆幼苗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铀溶液能对大豆幼苗细胞DNA造成损伤;配制的6种浓度的铀溶液均对大豆幼苗根部细胞DNA造成损伤,其中浓度为800和600μmol·L^-1的铀溶液对大豆幼苗根部细胞DNA的损伤最严重;铀浓度为1000μmol·L^-1的铀溶液对大豆幼苗茎部细胞DNA的损伤最严重;配制的6种浓度的铀溶液对大豆幼苗叶部细胞DNA的损伤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6.
李大婧  卓成龙  江宁  刘春泉 《核农学报》2010,24(6):1219-1225
使用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苏99-8毛豆仁鲜样和热风干燥毛豆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对2种干燥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毛豆仁鲜样、热风干燥和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制备的毛豆仁产品中分别检测出32、31、35种风味成分。鲜样中(Z)-3-己烯醇、正己醛、(E)-2-己烯醛、1-辛烯-3酮和1-戊烯-3酮对其风味相对贡献较大。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后毛豆仁醛类化合物明显增多,出现了杂环类、酯类、酸类及含硫化合物,2-庚烯醛、正己醛、正戊醛、1-辛烯-3-醇、2-辛烯醇、1-辛烯-3酮、乙酸异丙烯酯、2,3,5-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二甲基亚砜对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后毛豆仁风味贡献较大,使毛豆具有较浓的豆类清香味和浓厚的焙烤香气,造就了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毛豆仁脆粒的独特风味。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毛豆仁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明显优于热风干燥毛豆仁。  相似文献   
927.
云南乳饼作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其品质优良且工艺简单,极具市场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传统手工作坊式阶段,急需实现乳饼的标准化生产.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目前乳饼的生产工艺,对其中关键工艺进行阐述,为工艺产业化提供参考;其次综述了影响乳饼品质的因素,包括鲜乳稀释比、凝乳温度和pH、凝乳剂、挤压强度和时间以及外源...  相似文献   
928.
施氮对高产春大豆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以高油品种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氮肥对春大豆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始花期施氮肥促进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的积累速率,推迟氮素积累高峰期,氮素积累总量增加,促进氮素向子粒分配,提高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为0-90kg/hm2范围内,每生产100kg子粒,氮、磷(P2O5)、钾(K2O)吸收量略增,三者之间的比率稳定,约为1:0.28:0.69,再增加氮肥施用量,钾的吸收比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29.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野生大豆(G.soja)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具有高蛋白、多抗、广适应性和繁殖系数高等特性.本文针对近几年野生大豆考察工作介绍了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并对目前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野生大豆的有效利用,开展野生大豆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促进野生大豆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30.
浓硫酸处理对黄河三角洲野大豆发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慧新 《草业科学》2005,22(11):58-59
在对黄河三角洲野大豆Glycine soja人工栽培的研究中,先进行了野大豆种子播种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破除其种皮硬实,提高发芽率.试验用98%浓硫酸浸泡加搅拌处理野大豆种子,设3,6,9,12 min及对照5个水平,并分别以滤纸和沙作为培养床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浓硫酸浸泡加搅拌作用效果明显(P<0.05),其中处理时间为9 min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佳,分别达到100%和99.33%,而不同培养床间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