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73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6篇
  74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湖南张谷英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拥有中国罕见、特别的聚落景观。以张谷英村景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景观公共空间类型和组成要素为研究内容,通过采取现场测绘、文献查阅的方法,总结得出村落景观公共空间有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公共绿地空间、住宅入口空间及墓地空间5类,景观空间组成要素有构成空间的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其中街巷空间依据街巷等级尺度分为水街空间和巷道空间,以当大门段、百步三桥段、沿溪长廊段、民俗文化陈列馆段典型水街为列,得出水街的D/H<1,空间富有亲切感和紧迫感;广场空间以民俗文化陈列馆前广场、下新屋前广场为研究对象,得出D/H=1~2,空间具有亲切感和围合感;公共绿地分布集中,景点突出;住宅入口空间分为临水入口和临路入口空间,空间多采取建筑后退形成阴角的处理方式,使空间的具有多变性。通过分析得出具有可识别度的张谷英村聚落景观公共空间,为新时代新农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为生产和生活便利修建的固定住所,社会表现为农村居民空间的聚集,其时空演变与景观格局变化受当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通过成都平原边缘洪雅县1997、2006、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借助RS、GIS软件提取农村居民点数据,结合DEM高程及坡度数据,研究了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7—2015年,18年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更加聚集,地理聚集方向没有变化,持续地逐渐集中于该县北部平缓区域;(2)坡度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强烈,农村居民点中超过70%分布在0°~5°范围内。随坡度的升高,农村居民点的斑块数及斑块面积总体上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3)海拔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显著,500 m范围集中了超过55%的农村居民点。从1997—2015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变化结果及趋势来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逐渐优化过程,农村居民点有从高海拔地域向低海拔城镇迁移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4.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传感器OLI和TIRS获取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城市聚落特征包括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等与地表温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热环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强于地形起伏度;(NDVI、NDBI、MNDWI等)和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呈分段线性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热强度和热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温度最高且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最强,虽然水体的平均温度最低,但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却较高;从格网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格网内部水体的“冷岛效应”明显、建设用地的“热岛效应”显著,耕地与自然植被面积的增加使得各空间格网温度更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5.
失地农民几种主要补偿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目前中国存在的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重新择业补偿安置、农业生产补偿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和“征地保障”安置方式等六种补偿安置方式,分析了不同补偿安置方式的利弊和适用的条件,最后指出以后的补偿安置不是采用单一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6.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peopl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currently Chinese urban construction is being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o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hrough contras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American Edged Urbanism with the New Urbanism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oretically, this paper indicated the change in concept of urban design from the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to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It expounds that the essence of New Urbanism is the idea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nlightens that people should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by way of humanism, and maintai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hus the urban environment should walk up a correct way, and the idea has academic and extensive practical value for new development zones.  相似文献   
107.
A new congestion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high low settlement is proposed for the electricity market. The model combines the transaction mechanism and congestion management to eliminate congestion in branches with the minimum equivalent increase in the system regulating fee. The equality constrains are the branch overloads, the generator sensitiv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respectively. By introducing the Lagrange multiplier and a relaxation factor,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with constraint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n unconstrained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The regulating values of the generators thus can be obtain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a 6 bus system.  相似文献   
108.
臭氧组合絮凝工艺处理牛粪沼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粪沼液作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阶段处理的产物,产量巨大,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消纳所有沼液从而导致还田利用十分困难。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沼液的预处理方法,实现其固液分离,减少固絮物后续处置量,同时上清液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臭氧氧化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絮凝处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沼液内部固体颗粒的沉降性能,以实现后续上清液的深度处理。该研究采用臭氧+絮凝工艺对牛粪沼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单独臭氧处理中,当pH值为7.8,臭氧曝气时间为40 min,臭氧投加速率为2.2 g·h-1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46%;臭氧+絮凝处理中,当pH值为8.3,搅拌时间为2 min,搅拌速率为300 r·min-1,静置时间为15 min,投药量/总固体TS=1.5,最佳沉降比达到14%,极大地提升了沉降性能,总COD去除率最佳达到82%,最终COD降低到4000 mg·L-1左右,同时为后续处理减轻了负荷,对实际处理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聚落景观粒度空间转换响应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场所,体现人类空间活动强度,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与演化的机制。借助Arc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设定空间粒度30,100,250,500,1 000 m,以RMA(面积最大值法)和RCC(中心属性值法)为原则进行转换,研究聚落景观分布格局空间粒度转换以及机理。结果显示:(1)RMA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当粒度为1 000 m时交通用地消失,RCC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2)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的景观类型决定空间粒度转换中的聚落景观格局。(3)聚落景观方面,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聚集度指数下降,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上升,最大斑块指数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随着粒度增加,小斑块逐渐被聚落景观较大斑块融入,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等特征,使得聚落景观的斑块连片程度以及优势度提升。(4)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RMA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RCC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10.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反映着人地关系演变趋势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开展土地整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Voronoi图和生态景观指数法,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区域,全面分析了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山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型分布现象明显,表现出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特征,整体呈现破碎度低、分布零散、分维数小、斑块稳定的景观格局;山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坡度、水系、道路交通等,其中受地形和道路交通影响尤其明显,呈现出较强的地形和道路交通指向。研究对目前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开展具有引导作用,同时可为政府部门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