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林业   266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593篇
  640篇
综合类   1041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荒漠地区地下水补给是地表植被水分消耗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埋深与植被指数(NDVI)关系密切。针对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研究的不足,分析了基于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植被指数(NDVI)与地下水埋深(H)的定量关系。采用2016年3—9月的10个时相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与同时期的57眼地下水埋深观测数据,经NDVI遥感提取与地下水埋深(H)的地统计分析,建立NDVI与H的时空相关关系,并做显著性检验与密切程度的划分,进一步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分区下H与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NDVI与地下水埋深(H)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二者的密切程度以中度和高度相关为主,负相关区域在地下水浅埋区居多,正相关区域在地下水深埋区居多。从空间上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线性关系约占灌域总面积的40%。当H≤2.5 m时,不同的埋深分区对灌域的NDVI均值的影响为埋深(H)越小,NDVI均值越大,呈负相关关系变化;当H>2.5 m时,NDVI均值较大,地下水不再对作物生长进行水分补给,此时NDVI均值的增大与埋深(H)分区的变化关系不大。从空间上进行NDVI与地下水埋深(H)的点对点的相关性分析,增强了二者相关性的空间可视性,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节水增产措施的深入规划与落实。  相似文献   
932.
为探明地下水埋深与减施氮肥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基于大型地中渗透仪,研究了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植株氮素积累量、产量及其形成要素的影响,其中地下水埋深设2 m(G1),3 m(G2)和4 m(G3)3个水平,施氮量设减氮20%处理(240 kg/hm2,N1)、常规施氮处理(300 kg/hm2,N2)2个水平,不控水不施氮处理(G0N0)作为对照,共计7个处理。结果表明:(1)减氮20%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氮素收获指数在埋深2 m下显著高于埋深3,4 m,分别增加5.71%,7.22%;(2)常规施氮条件下,埋深2 m处理茎、叶吸氮量显著高于埋深3~4 m处理,增幅为19.52%~50.31%,但产量、籽粒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埋深2 m处理显著低于埋深3~4 m处理,降幅为17.28%~29.28%;(3)地下水埋深2 m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减氮20%处理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幅为22.18%~115.35%。地下水埋深2 m条件下,施氮240 kg/hm2显著提升氮肥的增产效果,以及施氮后氮素转化为产量和干物质的效率,同时还增强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率,从而保持产量不致降低,因此埋深2 m条件下减氮20%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浅埋地区控施氮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3.
选用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机直播不同品种间结实期物质转运、产量及穗部不同粒位(强、弱势粒,一次、二次枝梗,上、中、下部)米质的差异,并探讨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为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颖花数和千粒重,且结实期具有较高的茎鞘和叶片物质输出与转换率,是机直播高产品种的主要特征。强势粒、一次枝梗籽粒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低于弱势粒及二次枝梗籽粒,食味值均高于弱势粒及二次枝梗籽粒;穗上部籽粒米质特征均不同程度高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但穗中部和下部籽粒米质特征品种间存在差异;宜香优2115不同粒位食味值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结实期茎鞘物质输出率及转换率与不同粒位垩白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6*~-0.85**),与不同粒位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67*~0.86**)。提高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及转换率可改善不同粒位籽粒食味品质,宜香优2115作机直播在产量及米质上综合表现好,尤其在食味品质方面优势明显,适宜作为机直播水稻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研究城市化背景下草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江苏省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区,利用实测降雨和同期土壤含水量数据对不同降雨事件下的雨水入渗深度进行分析。通过HYDRUS-1D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 在小雨(<10 mm)和中雨(10~25 mm)事件中,研究区草地的雨水入渗深度分别小于15 cm和30 cm;在大雨(25~50 mm)到暴雨(>50 mm)事件中,雨水入渗深度通常超过30 cm,或可达60 cm以上;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范围为0.012~0.034 cm3/cm3。[结论] 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草地雨水入渗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入渗深度总体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HYDRUS-1D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不同等级降雨事件下的城市人工草地区雨水入渗深度。  相似文献   
935.
耕整地机械耕深电子监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耕整地作业质量,研制一种耕整地机械耕深电子监测装置。介绍该装置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其技术先进性。通过性能试验,证明该装置能够实时反映耕整地作业耕深,使操作人员根据耕深变化随时调整耕整地机械,确保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936.
通过对白洋淀水体中溶解氧与其影响因素(温度、光照强度、水深、pH和透明度)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可知:溶解氧总体上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小于5℃时,溶解氧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当温度大于5℃时,溶解氧明显呈现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光照强度的增加使藻类等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进而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升高;水深越深溶解氧含量越低;溶解氧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溶解氧随水体的透明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7.
浙北棉区棉花不同播期露地直播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浙北棉区棉花生产轻简化栽培技术,减少操作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作者以湘杂棉8号品种在浙江海盐地区进行了应对不同茬口棉花不同播期的露地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浙江海盐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长时间高温干旱情况下,以6月3日露地直播处理的实收籽棉产量最高,比4月8日营养钵育苗移栽处理(ck)增产6.7%,4月24日和5月20日露地直播分别比对照减产12.2%和9.4%;同时,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棉花生育进程明显加快,全生育期天数有较明显的缩短;露地直播比营养钵育苗移栽省去了苗床地准备、制钵、苗床管理、移栽等环节,但增加了直播、间苗、补播等环节,综合测算,露地直播可省工60个,hm2,并可节省薄膜、竹弓等物化成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938.
通过多年、多点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形成并优化了超级稻中嘉早17在衢州市衢江区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其在类似稻作生态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39.
以三系杂交水稻德香4103和川作6优177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成都平原杂交中稻直播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杂交中稻生育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出叶速度加快;在基本苗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均降低,直播稻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40.
Biological soil crusts (BSCs) cover up to 70% of the sparsely-vegetated area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dune stabilization in desert ecosystems. Soil enzyme activities could be used as significant bioindicators of soil recovery after sand burial.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SC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BSCs could affect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revegetated areas of the Tengger Dese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SC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activities of soil urease, invertase, catalase and dehydrogenase. The effects also varied with crust type and the elapsed time since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All th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ested in this study were greater under moss crusts than under cyanobacteria–lichen crusts. The elapsed time since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four enzyme activities. The enzyme activities varied with soil depth and season, regardless of crust type. Cyanobacteria–lichen and moss crus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ll test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depth. All four enzyme activities were greater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spring and winter due to the vigorous growth of the crust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lo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SCs could improve soil quality and promote soil recovery in degraded areas of the Tengger Dese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