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5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512篇
基础科学   280篇
  1588篇
综合类   1850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391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38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疏勒河灌区新垦盐碱地洗盐定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疏勒河灌区新垦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需采用水平明沟排水冲洗改良的实际,开展了不同冲洗定额的洗盐效果试验研究,提出了排盐地区系数经验公式与冲洗定额对数函数计算公式。根据表层土壤含盐量高的特点,提出了以0~30cm土层作为冲洗改良盐碱地脱盐控制层的准则,并制定了相应的洗盐定额。  相似文献   
32.
保护地蔬菜栽培不同灌水方法对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 3年连续保护地栽培蔬菜小区试验 ,对滴灌、渗灌、沟灌 3种灌水方法的土壤盐分积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后 0~ 2 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以沟灌最高 ,渗灌次之 ,滴灌最低 ;滴灌土壤 p H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渗灌和沟灌土壤。在 0~ 2 0 cm土层内全盐含量呈幂指数形式分布 ,即地表处含量最高 ,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 ;而土壤 p H则随深度增加而直线上升。另外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阴离以 NO-3 为主 ,阳离子以 Ca2 + 为主。这说明选择合理灌水方法 ,是防止土壤退化、提高保护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3.
根据田间实测的排水渠与观测井水质资料 ,分析了地下水中全盐量与其组分间的关系 ,以及排水渠与其邻近观测井地下水全盐量及主要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探讨观测井与排水渠水质间内在关系 ,研究观测井水质与排水渠水质相互转化关系 ,为简化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4.
以园林植物石楠为试材,通过混合2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园林植物(石楠)进行3年(2015—2017年)的胁迫处理,以期探讨盐碱胁迫对园林植物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酸含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随胁迫强度增加,盐、碱胁迫均使土壤中Na+浓度大幅度上升,K+浓度大幅度下降,但碱胁迫下Na+浓度上升幅度和K+浓度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碳源呈逐渐降低趋势,总体而言,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盐碱胁迫下园林植物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3)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土壤糖苷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δ和过氧化物酶δ随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盐胁迫、碱胁迫、盐胁迫×碱胁迫对有机酸、Na+、K+、Na+/K+、物种丰富度指数(H)、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碱胁迫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高于盐胁迫,并且盐胁迫×碱胁迫的影响高于单独盐胁迫或碱胁迫.  相似文献   
35.
Adsorption, incubation and soil-column experiments with bentazone [3-isopropyl-1H-2,1,3-benzothiadiazin-4(3H)-one 2,2-dioxide] were carried out in ten different soils from the marches surrounding the Doñana National Park (Huelva, SW Spain). Adsorption isotherms for the different soils showed a good fit with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Bentazone was poorly adsorbed in all the soils studied, with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Kf values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constant values (Kd) calculated at an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200 μg cm−3. The low adsorption and non-degradation of bentazone on these soils suggest that the herbicide readily percolates through soils to reach the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s. The mobility of bentazone through three soil columns was also studied. The mass balances carried out showed that bentazone was totally eluted from the soil columns. The theoretical model applied to explain bentazone leaching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eems to be suitable for soil columns with a uniform water-flow rate.  相似文献   
36.
37.
The fate of fenpropimorph and its metabolite fenpropimorphic acid was investigated in a silty sand soil and in a clayey silt soil.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fenpropimorph disappeared without a lag phase. A few days after application fenpropimorphic acid was detected. Additional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th [14C]fenpropimorph 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on-extractable residues.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water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of parent compound and metabolite yielded a higher leaching potential for fenpropimorphic acid due to its higher polarity. This was confirmed by performing a laboratory column test under worst-case condition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however, fenpropimorphic acid was detected only in the superficial soil layers (0–5 cm) of both investigation sites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38.
诱抗剂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试验对水稻幼苗做诱抗剂处理并进行盐胁迫,测定了不同品种幼苗各性状耐盐性诱导率,并进一步对品种R6幼苗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诱抗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的耐盐性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品种R6的根长诱导率最高;用诱抗剂处理水稻品种R6后,耐盐能力比盐胁迫对照显著提高,表现为增加了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诱抗剂还具有调节IAA和ABA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为了扩大樱桃的栽培区域、在沿海大城市周边轻度盐碱地上栽培,试验以野生樱桃砧木实生苗四川樱桃、黑山樱、大青叶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0、0.2%、0.4%、0.6% NaCl)和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测定(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较了野生樱桃的耐盐性。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大青叶樱桃相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的平均值均最大,黑山樱除相对茎粗平均值外,其余3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四川樱桃。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3种野生樱桃幼苗生长期的耐盐性为:大青叶>黑山樱 >四川樱桃。  相似文献   
40.
为了筛选耐盐樱桃砧木,用于天津市周边轻度盐碱地区栽培,本试验通过徒手切片的方法,研究了两种樱桃砧木在盐胁迫下的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四川樱桃的叶片增厚了3.99%,大青叶的减少了2.68%;大青叶的表皮层细胞增厚了23.6%,四川樱桃的减少了3.84%;大青叶的角质层增厚3.57%,四川樱桃的减少了18.31%;四川樱桃的栅栏组织层变化不大,大青叶的减少了16.42%;四川樱桃的海绵组织层增厚了31.96%,大青叶的增厚了21.27%;四川樱桃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层厚度的比值变小、减少了29.17%,大青叶的减少了20.80%。盐胁迫使大青叶叶片表皮细胞层变厚,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层变薄,海绵组织层加厚,整个叶片变薄。盐胁迫使四川樱桃表皮细胞层变薄,角质层变薄,海绵组织层加厚,整个叶片变厚。从盐胁迫下的2种樱桃叶片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认为大青叶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四川樱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