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06篇 |
免费 | 8906篇 |
国内免费 | 109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7篇 |
农学 | 3027篇 |
基础科学 | 1704篇 |
4830篇 | |
综合类 | 14045篇 |
农作物 | 6423篇 |
水产渔业 | 61篇 |
畜牧兽医 | 650篇 |
园艺 | 98篇 |
植物保护 | 16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41篇 |
2024年 | 796篇 |
2023年 | 761篇 |
2022年 | 990篇 |
2021年 | 1105篇 |
2020年 | 1055篇 |
2019年 | 1162篇 |
2018年 | 804篇 |
2017年 | 1231篇 |
2016年 | 1655篇 |
2015年 | 1166篇 |
2014年 | 1647篇 |
2013年 | 1488篇 |
2012年 | 2031篇 |
2011年 | 1712篇 |
2010年 | 1396篇 |
2009年 | 1506篇 |
2008年 | 1186篇 |
2007年 | 1421篇 |
2006年 | 1297篇 |
2005年 | 1106篇 |
2004年 | 868篇 |
2003年 | 823篇 |
2002年 | 611篇 |
2001年 | 572篇 |
2000年 | 537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365篇 |
1997年 | 315篇 |
1996年 | 313篇 |
1995年 | 291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243篇 |
1992年 | 181篇 |
1991年 | 176篇 |
1990年 | 179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76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7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9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采用双向电泳联用MOLDI-TOF-TOF质谱对水稻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和抗病品种KT95-418感染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前后的叶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RSV基因组编码的病害特异蛋白(disease specific protein,SP)在武育粳3号中的积累量明显高于KT95-418中。其他25个蛋白经质谱成功鉴定,包括RSV NS2蛋白,寄主中与光合作用、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和离子平衡状态及蛋白的合成、转运与翻译后修饰等相关的蛋白。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与水稻感、抗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盐渍化土壤蒸发量、不同生育期各土层的含水率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盐渍化土壤蒸发量比对照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0.75 kg/m2(C2)时,日蒸发量减少幅度平缓,趋于稳定.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量为1.05 kg/m2(C1),0.75 kg...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氮敏感性粳稻品种的氮代谢与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明不同氮敏感性粳稻品种氮代谢与光合特性。以2个氮敏感高产品种淮稻5号和连粳7号, 2个氮钝感品种宁粳1号和扬粳4038为材料, 设置0和200 kg hm-2 2个施氮水平, 研究其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地上部生理性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在2种施氮水平下, 氮敏感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氮钝感品种。与氮钝感品种相比, 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氮素积累, 较强的氮代谢酶活性和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 抽穗期茎叶中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 抽穗至成熟期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转运率较高。表明氮敏感品种在较低施氮量下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和物质生产效率; 这些特征可作为筛选高产氮敏感水稻品种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紫叶水稻突变体PLM品质进行研究,为紫色水稻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种新发现的水稻紫色突变体以及与其组配的F1、F2为材料,测定其籽粒的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千粒重、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指标。[结果]亲Z的粒型1级,糙米率1级,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未达到1级标准;F2代籽粒变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变软。[结论]亲Z品质指标多数未达到标准,但其F2代品质有所优化。 相似文献
996.
水旱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2005200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定位4年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早稻和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未施肥处理增产135%和130%。随着产量的增加,稻草与稻谷中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水稻植株养分吸收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模式显著影响水稻稻草、稻谷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稻谷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在土壤中的氮、磷盈余也最少。肥料配施虽增加了支出,但提高了经济产出,其纯收益相对较高,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纯收益最高。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且需合理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稻瘟病孢子的人工检测过程中主观性强、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HOG特征)的加性交叉核支持向量机(IKSVM)的稻瘟病孢子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稻瘟病孢子图像,利用Gamma校正法调节图像的对比度,抑制噪声干扰;然后,提取孢子图像的HOG特征作为输入向量,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构建加性交叉核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最后,通过训练得到稻瘟病孢子分类器。为测试所提出的HOG/IKSVM方法的综合性能,分别选用HOG/线性SVM方法与HOG/径向基核SVM(HOG/RBF-SVM)方法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OG/IKSVM的检测率为98.2%,高于HOG/线性SVM方法的79%;在平均检测时间上,HOG/IKSVM方法的平均检测耗时仅为HOG/RBF-SVM方法的1.1%。说明该方法可以进行稻瘟病孢子室内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998.
调环酸钙5%泡腾片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5%泡腾片在北方寒地移栽水稻上应用的可行性,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药剂的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前7~10d)施用调环酸钙5%泡腾片180~450 g/hm2(9~22g a.i/hm2),一方面对水稻植株具有降低节间长度、矮化植株高度,增加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另一方面具有降低瘪粒率,增加实粒数,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是实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化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采取调查分析与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除草剂处理水稻青立病发病情况,测定发病田块土壤和水稻植株重金属种类及含量,初步明确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病原因;分析不同防治手段下水稻青立病发病情况,探索水稻青立病防治措施。【结果】施用除草剂不会引起水稻青立病发生,但过量施用会显著降低稻谷产量。与不发病田块相比,发病田块 0~50 cm 土层重金属砷含量增加 2.3~5.6 mg/kg;与不发病植株相比,发病水稻植株总砷含量增加 0.03~0.20 mg/kg;与对照相比,在小麦季随整地施用硫磺并在水稻季随整地施用石灰可降低水稻青立病发病率 20.74%;与种植籼稻品种相比,在水稻青立病易发病田块种植粳稻品种可使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生原因为土壤重金属砷、镉和铜含量偏高。苄乙、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 4 种除草剂施用不是水稻青立病的发病原因。在麦稻轮作和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在小麦季随整地施用硫磺并在水稻季随整地施用石灰对水稻青立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平均比常温对照下降25个百分点以上,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高温也显著(P<0.05)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尽管各品种对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是高温对所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培育耐热品种是解决热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近期内,关键在于进行种植制度调整与栽培技术创新,以提高植株生态避热和生理抗热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