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用克氏耶尔森氏菌、奇异变形菌、不动杆菌和爱德华氏菌等4株牛蛙致病菌,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感染牛蛙和青蛙,均可发病和死亡,且两种蛙感染同一病原菌后的症状及病变也相同,证实青蛙对牛蛙的常见传染病有易感性,是牛蛙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2.
碳酸盐碱度和pH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对水环境中碳酸盐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8.5、盐度0.18g/L时,碳酸盐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h、48h、72h和96hL(‰值分别为14.36、11.83、10.35和7.68mol/L,安全值(SC)为2.41mol/L。在相同盐度下,碳酸盐碱度为1.41mol/L时,中国林蛙蝌蚪的pH为24、48、72和96h LC50值,碱性范围分别为10.33、10.18、10.08和10.02,酸性范围分别为3.92、4.07、4.11和4.16。建议野外蝌蚪养殖水体的pH应控制在6.0~8.0,碳酸盐碱度保持在1.5~3.5mol/L。  相似文献   
33.
为评价卫河水的水质状况,用曝气3d以上的自来水将卫河水稀释成不同体积浓度(70%、50%、30%、10%),处理发育至27~28期的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结果显示:70%浓度组的卫河水对蝌蚪具有致死效应;50%浓度组的卫河水对蝌蚪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蝌蚪的全长变短,体重减轻,发育分期亦明显滞后;10%和30%浓度组的蝌蚪全长和体重的增长率降低,发育分期也有所滞后;所有经卫河水处理的蝌蚪均不能发育至变态.说明卫河水污染严重,其毒性物质对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应多措并举,加快卫河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4.
自1997年延边林区全面推行林地沟系承包经营以来,中国林蛙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延边林区林地经济的主导产业。本文就该地区林蛙产业现状、地域优势以及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了林蛙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35.
吉林省不同地区中国林蛙种质资源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吉林省16个县市的林蛙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6个县市的中国林蛙体质量、产油量和产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体质量最大的是龙井,最小的是舒兰;产油量最多的是桦甸,最少的是靖宇;产油率最高的是吉林,最低的是靖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个县市的林蛙种质资源可聚为4类,吉林、磐石、桦甸和集安聚为一类,和龙、珲春、图们、柳河、延吉、长白、舒兰、敦化、抚松、蛟河为一类,靖宇、龙井各成一类.  相似文献   
36.
为去除林蛙胶原蛋白肽(LWT)作为精细化工原料在储存和加工中产生的不良气味,使用金属催化剂Pd/Al3O2进行脱硫处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属催化剂对LWT的脱腥除臭处理工艺,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处理后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金属催化剂Pd/Al3O2对LWT脱腥除臭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金属催化剂添加量7.30%、p H值6、时间0.55h、温度43.75℃,此条件下的综合指标高达82.38;金属催化剂Pd/Al3O2处理后,LWT的结构无明显变化,其活性未受到影响,且所含元素种类无变化,但硫元素的Wt%和At%明显减少。本研究可为肽粉脱腥除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盐度、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温16—18℃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中盐度、碱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及变态幼蛙的毒性效应。在pH为7.0~8.5、总碱度为1.41mol/L时,盐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24、48、72、96h半致死值(LC50)分别为8.21、7.25、5.17和3.70g/L及8.84、7.17、6.62、6.29g/L;零致死值(LC0)分别为7.14、6.00、2.67、2.20g/L及6.34、6.16、5.78、5.45g/L;全致死值(LC100)分别为9.98、9.00、7.67、5.20g/L及11.34、9.67、7.45、5.45g/L;安全值(SC)为1.70g/L和1.42g/L。在相同pH下,盐度为0.18g/L时,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24、48、72、96h LC50值分别为14.36、11.83、10.35和7.68mmol/L及15.07、13.72、11.23、8.65mmol/L;LC0值分别为8.76、8.51、4.65、3.88mmol/L及9.11、7.03、6.85、5.17mmol/L;LC100值分别为19.96、15.14、16.05、11.48mmol/L及21.02、20.41、15.60、12.02m/mol/L;SC值为2.41mmol/L和3.41mmol/L。综合我国淡水养殖水质标准,建议养殖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长期生存的盐度上限分别为2.0g/L和1.5g/L,碱度上限分别为2.5mmol/L和3.5mmol/L。  相似文献   
38.
在林蛙野外养殖环境条件下,采用不同温度梯度、不同控温时间和控温方法进行林蛙雌雄分化试验,结果表明:从蝌蚪后肢芽长出呈子弹头状(第29期)开始进行控温处理,到变态期口裂超过鼻孔(第42期)时结束控温处理,雌蛙分化比例最高,平均为92.5%,比对照高出37.5%;蝌蚪完成变态时间、体重与对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9.
A deeper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is expected for slow-dispersing habitat specialists compared to widespread adaptable species, especially in topographically complex regions. We tested this classic assumption by comparing the genomic (RAD-sequencing) phylogeographies of 2 amphibians inhabiting the Swiss Alps: the mobile, cosmopolitan common frog (Rana temporaria) against the stationary, mountain endemic Alpine salamander (Salamandra atra). Our results ran opposite of predictions: the frog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genetic divergences and lower within-population variation compared to the salamander. This implies a prominent role for their distinctive glacial histories in shaping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and recolonization from several circum-Alpine micro-refugia for the frog versus a single refugium for the salamander, potentially combined with better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se striking differences emphasize the great variability of phylogeographic responses to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hence the complexity to predict general patterns of genetic diversity at the regional scale, and the forces that underlie them.  相似文献   
40.
王春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08-10009
[目的]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寻找切实可行的性别控制技术。[方法]分别利用药物、温度、离子控制技术对中国林蛙进行性剐诱导,进而选出适用于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性剐诱导技术。[结果]100μg/L雌二醇诱导的57只蝌蚪全部分化为雌性;500μg/L雌二醇诱导的32只蝌蚪中,有23只分化为中间性别,9只分化为完全雄性;1000μg/L雌二醇诱导的25只蝌蚪中,有21只分化为完全雄性,4只分化为中间性别。当离子含量为1500mg/L时,个体平均体长和体重增加最多,雌蛙的分化比例由46.7%提高到了82.4%。当离子含量高于或低于1500mg/L时,个体平均体长和体重增加值降低。蛙池水温,在5月上旬不超过12℃,在5月中旬不超过15℃。在6月上旬不超过18℃,在6月中旬不超过20℃。[结论]该研究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