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模糊数学聚类法在中国林蛙年龄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体长用模糊数学聚类法可准确判断中国林蛙的年龄,此法尤其适于高龄林蛙。在不影响正常繁殖,获取较多蛤蟆油的条件下,应捕捉体长在55mm的林蛙,即三龄林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中国林蛙工厂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林蛙的蛙油品质,设计研制了饵料仿生诱喂装置,对几种理论可行的装置方案进行试制和初步试验.确定了3轴不同相位凸轮传动的最佳方案,根据最佳方案设计和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林蛙取食试验,所设计的装置占用蛙池面积仅为每池0.48 m2,该装置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林蛙取食率最高达到了79.2%.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所产生的饵料仿生蠕动能够满足中国林蛙取食要求,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以林蛙卵油为原料,萃取获得林蛙卵油,以实现降低腥味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采用的萃取精馏条件下,林蛙卵油得率受到的影响最小,腥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养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的养殖技术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基本建设、蛙卵的收集及其野外孵化、蝌蚪与变态蝌蚪的饲养、变态幼蛙的管理、林中生活管理、成蛙的回捕与越冬。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林蛙卵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研究林蛙卵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结果]林蛙卵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一般状态没有影响,试验过程中未见小鼠死亡及其他毒性表现.林蛙卵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60 g/kg体重(小鼠,经口).根据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林蛙卵油PUFAs属于无毒级物质,安全性较高.[结论]该林蛙卵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为无毒级物质、无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1株林蛙烂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福  肖敏  吴静雯  邱军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84-16885
【摘要】[目的]对林蛙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物敏感性及与益生菌间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从患病的林蛙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LWS1,通过APIID32GN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解藻朊酸弧菌(Vibroalginolyticus),然后进行药敏试验和拮抗试验。[结果]药敏试验表明,菌株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万古霉素等不敏感,对头孢噻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氯霉素、舒普深、先锋必、痢特灵等高度敏感。拮抗试验表明,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对该菌株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可以考虑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来预防林蛙烂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林蛙种属的科学划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林娃和黑龙江林娃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中国林蛙血清中共分离出25条蛋白带,从黑龙江林娃血清中共分离出23条蛋白带,其中迁移率为0.552、0.524、0.400、0.375、0.331、0.241、0.076、0.062、0.048的9条蛋白带为中国林蛙特有;迁移率为0.517、0.269、0.228、0.214、0.127、0.069、0.041的7条蛋白带为黑龙江林娃特有,迁移率为0.621、0.469、0.434、0.359、0.317、0.297、0.200、0.172、0.159、0.145、0.124、0.103、0.090、0.055、0.028、0.014的16条蛋白带为两者共有。[结论]中国林娃与黑龙江林娃应归于2个独立的蛙种。  相似文献   
18.
周涌  张岚  李杰  汪龙奎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64-8566,8615
[目的]以林蛙皮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活性肽。[方法]选取固液比、酶用量、pH、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活性肽的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木瓜蛋白酶酶解林蛙皮制备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酶用量14 000 U/g,pH 7.0,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4 h。[结论]该研究为林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宜平  刘海艳  邓明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99-22600
[目的]为哈蟆油产地加工确定哈士蟆的最佳捕捉时间与生长年限以及针对在产地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红油、黑油、冻油的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哈蟆油药材的优级品率。[方法]在9月下旬~11月上旬选择哈士蟆集中回河冬眠时,捕捉不同体重的商品蛙进行产地加工,并观察不同质量状况的商品蛙、不同干燥条件对哈蟆油质量的影响。[结果]哈士蟆的捕捉时间、体重对哈蟆油的出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哈蟆油的膨胀度无影响。[结论]哈蟆油药材产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红油”、“黑油”、“冻油”问题,是由商品蛙自身质量状况、干燥条件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大量获取中国林蛙抗菌肽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Temporin-1CEa基因的mRNA序列(EU62413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中国林蛙皮肤总RNA反转录出的cDNA为模板,将扩增的编码序列与pEASY-T3克隆载体连接获得Tem-T3;利用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将GFP基因连入Tem-T3克隆载体,再经酶切获得Tem-GFP片段,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最终得到Tem-GFP-pcD-NA3.1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质粒转入绵羊成纤维细胞,48 h后可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绿色荧光表达;qPCR数据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Tem-GFP-pcDNA3.1的绵羊成纤维细胞中融合蛋白Tem-GFP的表达量可提高约300倍。本研究为构建Temporin-1CEa基因山羊乳腺特异表达载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