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7篇 |
免费 | 282篇 |
国内免费 | 11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87篇 |
农学 | 1064篇 |
基础科学 | 885篇 |
1384篇 | |
综合类 | 3371篇 |
农作物 | 478篇 |
水产渔业 | 316篇 |
畜牧兽医 | 719篇 |
园艺 | 238篇 |
植物保护 | 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303篇 |
2020年 | 269篇 |
2019年 | 321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389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548篇 |
2013年 | 524篇 |
2012年 | 724篇 |
2011年 | 657篇 |
2010年 | 566篇 |
2009年 | 539篇 |
2008年 | 432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穴盘苗设置光照和遮阴条件,探讨光照对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加工番茄87-5(里格尔,下同)和新番41号为材料,设置正常光照和遮阴两个处理,对比研究穴盘徒长苗与正常苗在外部形态指标及生理发生的变化差异。【结果】遮光处理下的穴盘苗株高变高、叶面积变大、RWC(相对含水量)上升、叶片数减少、WSD(饱和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与此同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总糖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植株形态及生理有明显的影响,充足的光照直接影响到穴盘苗的成苗质量。 相似文献
162.
163.
黄土高原刺槐和侧柏根系固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探讨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和侧柏根系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作用,该文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构建二维造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研究林木根系的空间异质性对水平阶整地坡和对照自然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否经过整地处理,造林都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且刺槐根系的固土效果优于侧柏根系(P0.001);2)在不考虑水文过程的前提下,水平阶整地模式的人工林边坡稳定性优于对照自然坡;3)当根系表观附加黏聚力增加到某一阈值后,造林边坡的安全系数进入平稳阶段不再大幅上升,说明边坡稳定性模型对根系附加黏聚力计算法的精度并不敏感,揭示了根系固坡领域的研究重点应从过去的试图提高根系附加黏聚力的计算精度转变为提高评价造林边坡稳定性的准确性;4)根系附加黏聚力随坡位的变化而变化,两树种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安全系数均表现出较敏感于坡下位根系,建议在林分经营管理中充分利用坡下位林木的固土效益。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浅表层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4.
为给专用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豫麦34和弱筋小麦品种太空5号、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拉伸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4个小麦品种的容重、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出粉率、面团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但4个品种表现有所不同。随浇水量的增加,4个小麦品种容重均逐渐降低,而湿面筋含量均逐渐升高;太空5号沉降值逐渐降低,而其他3个品种的差异不显著;郑麦9023、太空5号和豫麦50出粉率呈增加趋势,而豫麦34出粉率逐渐降低。灌溉方式对豫麦34和豫麦50面团粉质参数的影响均显著,而仅对郑麦9023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以及太空5号的弱化度影响显著。除豫麦34的延伸性和拉伸面积之外,灌溉方式对4个小麦品种的拉伸参数影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W4(浇越冬水+拔节水)是郑麦9023获得优质的最佳处理,W4和W5(浇越冬水+灌浆水)是豫麦34获得优质的最佳处理,而W3(浇灌浆水)和W5是太空5号和豫麦50获得优质的最佳处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品种的需水特性,并统筹考虑水氮交互,制定优质专用型小麦品种的灌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5.
8个茶树品种的黑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目前黑茶缺乏专用品种.本研究对尖波黄13号等8个湖南主栽茶树品种进行了黑茶适制性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桃源大叶和槠叶齐感官审评结果显著优于其它6个茶树品种.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鲜叶水浸出物、儿茶素、茶氨酸、氨基酸总量、咖啡碱、粗纤维、还原性糖7个指标与相应黑茶感官审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氨基酸总量和粗纤维分别与感官审评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夏、秋季咖啡碱、水浸出物、还原性糖、粗纤维与感官审评结果的相关性基本一致,都达到了显著相关(粗纤维为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儿茶素在夏季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其余各指标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关性较低.考虑到氟对黑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本研究还对8个品种一芽五叶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氟含量都小于300 mg·kg-1. 相似文献
166.
为了研究黄海近海鱼类活动规律,采用自主研制的科研型鱼探仪于2015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对调查海域的鱼类活动进行了首次声学调查,统计分析鱼类活动规律。在调查海域布放4套鱼探仪设备对鱼类进行定点长时间监测,并将采集到的鱼类回波数据利用水声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调查海域单体鱼类目标强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鱼类目标强度大小的分布以及鱼类在不同水层和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冬季鱼类主要活动在4~10 m的中上水层,鱼类分布随着水层深度的逐步增加而急剧减少;从9∶00至13∶00鱼类活动频度呈增大趋势,并在13∶00至14∶00频度达到顶峰(约为38%),随后频度减弱;统计得到该海域鱼类目标强度主要以-49~-40 d B占比最高,目标强度大于-40 d B的鱼类均匀分布在整个水层,目标强度小于-40 d B的鱼类主要分布在4~10 m浅水层。研究表明,采用水声技术能够实现对鱼类活动的监测;调查海域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比较集中,鱼类在深度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上水层,鱼类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鱼类活动频度增加,反之则降低。由此可知,该海域鱼类的种类以暖水物种为主。 相似文献
167.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selec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bacteria in juveniles and post‐larvae of the whit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 from the north‐western coast of Mexico 下载免费PDF全文
T Enríquez‐Espinoza F Mendoza‐Cano T Encinas‐García A Sánchez‐Paz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2016,39(11):1393-1397
168.
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生产力 (primaryproductivity) ,即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的速率。初级生产力包括总初级生产力 (grossprimaryproductivity)和初级生产力 (netprimaryproductivity)。前者是指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总碳量 ;后者是总初级生产力扣除自养生物在测定阶段中呼吸消耗掉的量 (沈国英 ,施并章 ,1996 )。初级生产力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 ,是反映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基本参数 ,对于水域生态系统而言 ,它不仅决定该系统的溶氧状况 ,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它生物和… 相似文献
169.
基于鱼体背部弯曲潜能算法的四种主养鱼类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主养淡水鱼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鲤(Cyprinus carpio)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鱼种类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鱼体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待识别鱼体图像,并对其进行灰度化与二值化,得到鱼体轮廓信息;然后采用邻域边界算法对鱼体的轮廓进行提取,根据轮廓曲线建立鱼体背部轮廓数学模型;最后根据轮廓模型,采用鱼体背部弯曲潜能算法对不同种类鱼体样本的背部弯曲潜能值进行计算和聚类统计,得到不同鱼类样本的背部弯曲潜能值分布区间,从而通过比对待识别鱼体背部弯曲潜能值的区间实现对不同鱼类的自动识别。对四种主养鱼类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团头鲂的识别精度可以达到100%,对鲫、鲤和草鱼的识别精度达到96%,基本上能准确实现四种鱼体的分类识别,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