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667篇
林业   288篇
农学   477篇
基础科学   680篇
  920篇
综合类   1955篇
农作物   306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11.
为了研究影响缸内直喷汽油机高压旋流喷嘴喷雾特性的因素,对高压旋流喷射初始阶段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确定了影响初始喷雾旋流体运动的无量纲参数。通过试验改变空心旋流体内外压差、初始旋流强度、旋流体油膜厚度,发现喷雾特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旋流体内外压力差的增大,喷雾锥角明显减小而贯穿度变化不大;旋流强度增加,喷雾贯穿距离明显增加,而喷雾锥角变化不大;增加旋流体初始厚度,可以使喷雾在自由空间中外形尺寸增加。  相似文献   
912.
滨海盐土暗管排水降渍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永  王为木  周祥 《土壤》2011,43(6):1004-1008
在江苏省滨海盐土按不同埋深和间距埋设地下暗管,其降渍、脱盐作用主要表现在丰水期(7-9月)内,在试验区范围内,10m间距暗管的降渍效果最显著,10m和15m间距暗管的脱盐效果相差不明显;在较小间距(10m)时,1.4m埋深暗管的降溃效果优于1.2 m埋深,埋设间距≥15m后,埋深对暗管降渍效果无明显影响,而在所有埋设间距处理中,1.4m埋深暗管的脱盐效果都优于1.2m埋深.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并考虑暗管埋设的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推荐间距15m、埋深1.4m为江苏滨海盐土降渍脱盐的地下暗管工程最佳布设参数.  相似文献   
913.
地表覆盖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套灌区以不覆盖为对照,测定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覆盖、地膜+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温度,其中秸秆覆盖降低的幅度较大。在番茄生育前期不同覆盖可提高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好。地膜覆盖使番茄产量提高了222.61%,地膜+秸秆覆盖使产量提高了17.04%,而秸秆覆盖则使产量降低了3.06%。地膜覆盖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3.83%,地膜+秸秆覆盖使之提高了5.90%,秸秆覆盖则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19.29%。河套灌区番茄播种时以地膜覆盖为宜,不宜采用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914.
不同覆盖方式对绿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陕北旱区特色经济作物和主要农作物之一,探索适合地区特色的绿豆高产抗旱栽培技术对完善该区小杂粮栽培模式和提高区域农业水平意义重大。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垄膜覆盖、双沟覆膜、全膜覆盖、秸秆覆盖和露地5种处理,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绿豆土壤温度、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和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陕北地区绿豆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秸秆覆盖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同时降低地温,增产作用不明显。3种地膜覆盖方式中,又以垄膜覆盖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绿豆产量的效果最好,且操作简单,在陕北地区绿豆抗旱栽培中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15.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追氮、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地上部氮素吸收累积,02 m土层氮素残留、损失及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均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苗期和返青至抽穗期是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占到最大累积量的20%46%和29%57%。追施氮的利用率高于基施氮的利用率; 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增加,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2040 cm土层为硝态氮积累的峰值区,垄膜沟播种植可以减少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但增加了氮的表观损失量; 冬小麦生长季土壤氮输出以表观损失为主,氮肥表观损失率在4087%7629%之间,且主要发生在播前至返青期。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氮素吸收累积、土壤残留、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平衡等因素,旱地冬小麦应采取氮肥后移顶凌追施和垄膜沟播相配套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16.
为协调冬小麦个-群体间关系,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旱作条件下垄沟栽培优势,以小偃22为材料,采用二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垄沟覆膜、垄下集中施肥模式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冬小麦个-群体间干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干物质累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2008~2009年群体干物质累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2009~2010年群体干物质累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花期单茎干物质累积量不受施氮量的影响;而成熟期个体干物质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冬小麦能够通过分蘖调节自身的群体结构,不能盲目的通过增加播种量增加小麦群体密度;适量的增施氮肥有利于个体与群体发育。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品种小偃22在中等密度(112 kg/hm2)与较高施氮量(N 201~214 kg/hm2)配置时,个群体关系比较协调,个体发育健壮,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17.
918.
地膜油葵的生长规律与密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膜覆盖下油葵G1O1的生长规律与密度效应,结果表明:①油葵株高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覆膜油葵的旺盛生长期在出苗后22~42d,不覆膜油葵在出苗后28~53d;②叶面积指数在各个时期覆膜处理均高于不覆膜处理;③干物质积累也符合Logistic曲线;覆膜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期为出苗后36~59d,积累量为163.830g/株;不覆膜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期为出苗后41~64d,积累量为119.821g/株;④覆膜油葵的产量比不覆膜的增加23.6%;覆膜油葵的适宜密度为66150~80250株/hm^2。  相似文献   
919.
在烟草移载期,将光降解膜复盖于烟垅后,50天左右始见裂纹,继而破碎粉化,经124天融合于土壤中,可避免由常规膜对烟田环境所引起的污染。同时,应用该膜后,烟草大田生育期较对照缩短14天;每公顷烤烟产量增加577.5kg;上中等烟比例提高4.2%,与使用常规膜具有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920.
对杂交中稻协优63进行旱作膜秸覆盖处理,结果表明:杂交中稻旱作膜秸覆盖处理间的库、源效应有显著差异,它与稻谷产量呈正相关.以够苗期为界的膜秸接力覆盖处理比不覆盖和全程覆秸处理增产40%,比全程覆膜和拔节前覆膜处理增产15%;其群体总库容依次多38%和15%,经济产量源分别多37%和1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