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4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378篇
  538篇
综合类   2188篇
农作物   48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杉木连栽根际土壤致害Fusarium oxysporum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SF2)及其分泌的毒素是造成杉木连栽土壤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笔者从106株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23株具有拮抗SF2特性的菌株,在湖南会同杉木中心产区进行的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海洋细菌3728菌株能够在杉木根际土壤中定殖,抑制杉木致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了杉木幼苗生长,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研究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降解效果良好的2株细菌、2株真菌和3株放线菌,制成混合菌剂,代号分别为AM、AF、AS,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经过20.0d的延缓期菌体细胞开始增殖,而真菌和放线菌没有明显的延缓期。土壤中莠去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细菌和放线菌菌剂对栽参土中莠去津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其半衰期分别为20.0,17.6d,真菌的降解效果较差,其降解半衰期为31.4d。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劣质地肥料树与绿化牧草混植的效应,比较分析了单植与混植、混植密度、施磷肥对于绿化植物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植双方的生育受压,肥料树则伴随着根瘤发育不良受压更加明显,这种状况通过采取少量施磷肥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每穴种植株数对紫苏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穴多株栽植可降低紫苏主茎高度,基部和中部的主茎节位上移,分枝上移。2)1穴多株栽植扩大了穴距,有利于中下部分枝成花、成穗,可提高群体中下部子粒产量和品质。3)3个处理间紫苏子粒产量差异极显著。PX3处理的子粒产量最高,达2 366.8 kg/hm2;其次是PX5处理,子粒产量为1 475.85 kg/hm2,分别比PX1处理增产43.35%和10.07%。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小区栽培方式与栽培密度试验研究,得出舍丰42大豆适宜45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合丰42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经过大面积推广示范,5年13点平均产量3323.2kg·hm^-2,比常规三垄栽培平均增产18.7%,增收大豆523.5kg·hm^-2。  相似文献   
996.
对超附吸室内空气污染物观赏植物的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探讨了当前超附吸室内空气污染物观赏植物的室内绿化模式和造景方法,并结合室内不同位置空间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7.
试析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模拟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植设计,是以地带性森林群落作为蓝本,以群落中蕴涵的生态学法则为指导的一种绿化种植设计方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设计趋势.提出了该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给予了适当的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8.
阐述了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技术要点,同时初步分析了增产原因。5a来依安县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推广达到10万hm^2,平均产量达165.4kg/667m^2,比对照田148.5kg/667m^2增产11.38%。实践证明,45cm双条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16个油菜品种(系)的根肿病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分别是经济指标因子和品质指标因子,二者累计方差贡献率86.637%,可代表原5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2)综合得分排名与种植效益趋势较为吻合,表明评价结果可靠有效.油菜品系18Z...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不同夏播作物前茬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开展田间二因素试验,设置两个不同施肥水平(常规施肥和不施氮肥)和三种夏播作物前茬(玉米、大豆和花生),分析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LAI)、叶夹角(LA)、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Fv/Fm),以及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温度(Ts)和土壤呼吸速率(Rs)变化,并在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前茬的小麦LA略增,而LAI、IPAR、SPAD、Fv/Fm、SWC、Ts和Rs均有所降低。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I、IPAR、SPAD、Fv/Fm、SWC、Ts和Rs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前茬(P<0.05),其中花生、大豆和玉米前茬的SWC较CK的降幅分别为13.56%、13.39%和10.77%。与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较CK的增幅在3种前茬中居中,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