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林业   204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681篇
  616篇
综合类   767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包膜控释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棚盆栽试验,就1次性基施自制的包膜控释复合肥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两茬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100%非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施用100%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在1、2茬平均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4.85%和39.40%(P〈0.05),主根长、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都显著提高(P〈0.05),第2茬产量仅比第1茬产量降低约10%,表明足量的1次包膜控释复合肥基施可以满足小白菜两茬种植对养分的要求;随着包膜控释复合肥施用量的减少,小白菜的产量、主根长、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40%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的结果与100%非包膜控释复合肥的相当(P〉0.05),表明自制的包膜控释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992.
河水位对堤内地下水有重要的影响,且河水向二岸的侧渗常导致堤内排水困难,使农作物遭受渍害。针对汉江中下游典型的二元土壤结构,利用V isualM od flow建立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堤内地下水位和沿程“向上补给”流量随河水位变化的规律。为了排水降压,将渗流模型简化,导出排水沟深度和间距的计算公式,并用数值法验证了该处理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河岸渍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于2014年和2015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研究普通尿素60%基施+40%追施(CU),控释氮肥一次基施(CRN)和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一次基施(CRNK)对棉花产量、品质和0~100 cm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氯化钾田间养分释放期分别为65、86、82 d,一次性基施可供应棉花整个生育期养分需求。与CK相比,CRN和CRNK处理提高了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分别显著提高皮棉产量15.0%~20.1%和22.1%~23.3%,提高经济效益44.9%~59.4%;与CU处理相比,CRN和CRNK处理显著提高了皮棉产量,分别增产9.3%~13.7%和12.1%~21.9%,提高经济效益36.3%~49.9%;CRNK与CRN处理间皮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但CRNK较CRN处理增产2.5%~7.2%。与CK处理相比,CRNK处理棉花收获期0~20 cm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38.5%和8.9%,且伸长率显著提升了10.0%~11.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节时省工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智能复合材料,能够响应酶、氧化还原、pH值、光、温度、电场、磁场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刺激的变化,实现有效成分的靶向控制释放,在药物控释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医药、食品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的种类及其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状况,探讨了以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常见的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主要包括酶响应性载体材料、pH响应性载体材料、氧化还原响应性载体材料、光响应性载体材料及温度响应性载体材料等种类,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分离纯化、临床诊断以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等领域,其作为助剂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应用尚处于基础阶段,在商业化与规模化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995.
以超级稻“陵两优268”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灌溉与增氧灌溉技术相结合,设置4组处理,分别为机械控制灌溉增氧(JX)、超微泡控制灌溉增氧(WP)、控制灌溉(CK)、淹水灌溉(YS),研究控制灌溉条件下增氧对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条件下增氧与淹水灌溉条件相比,有效节约用水最大达15.3%,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大了水稻的根部干物质质量,降低了水稻的茎叶干物质质量;提高了水稻根体积、根粗及干物质的质量,能显著增强水稻的根系活力,延缓水稻根系的衰老;产量上,控制灌溉增氧处理基本与淹灌处理接近,但结实率、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都优于淹灌处理.  相似文献   
996.
植物诱抗剂对尿素氮利用率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植物诱抗剂配伍尿素和控释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对尿素包膜(CRU)、包膜尿素配施诱抗剂(CRUR)、尿素配施植物诱抗剂(UR)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小麦大田试验,以尿素(U)和无氮(CK)处理为对照,共设置5个处理。结果表明:(1)尿素配施诱抗剂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比尿素处理显著提高23.6%和10.1个百分点,纯收益显著增加3 269元/hm2。(2)CRUR处理较CRU处理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14.5%和12.4个百分点,纯收益显著提高2 361元/hm2;比UR处理显著提高16.3%和11.9个百分点,纯收益增加2 446元/hm2。(3)在小麦拔节期即氮肥最大效率期,CRUR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比CRU处理显著增加29.5%,比UR处理显著增加88.2%;CRUR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比UR处理显著提高34.4%。控释尿素配施植物诱抗剂可实现两者协同增效,显著提高小麦生育关键期土壤氮素供应强度、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纯收益,为促生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农业排水沟塘系统污染物去除监测区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排水沟塘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不同沟塘单元在污染物去除能力上的差异,从而影响采用局部监测区推求系统整体去除污染物能力的代表性,合理选择监测区是正确评价其环境功能的关键。该文根据南方平原区一典型沟塘的分布情况,以江都昭关灌区作为研究区,针对表征污染物相对和绝对去除效果的指标,研究了由不同沟塘单元组成的监测区代表性问题;计算了不同监测区可能导致的误差,分析了影响代表性及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当降解系数r分别为0.01、0.05和0.10 m/d时,以沟塘系统整体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作为参照,所有单元的去除强度比α平均值大于1,去除率比β平均值小于1;当降解系数r=0.05 m/d,池塘、支沟和农沟的去除强度比α平均值分别为1.90、1.11和0.64,去除率比β平均值分别为0.29、1.10、0.94。在沟塘分布不均及其水力关系复杂条件下,大多数水文单元或单个排水支路都难以精确地代表整个系统;一个特定监测区对于不同指标的代表性存在差异,监测区的代表性受到沟塘面积以及污染物自身降解能力的影响;对于表征污染物绝对去除量,如果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较弱,监测区的选择余地较大,反之,则应避免面积较小的单元;水力停留时间越长,α值越小,而β值越大,水力停留时间较长的单元代表性更好。对于存在多个排水支路且农田和沟塘单元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监测区则应尽量选为流量较大的支路,避免沟塘与汇流农田面积比偏大或偏小的支路。研究成果可为南方沟塘排水系统环境效益评价及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包膜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适宜比例提供参考。【方法】在成都平原,2014和2015年采用冬小麦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处理(CK)及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不同配比(0(T1),10%(T2),20%(T3),40%(T4),80%(T5),100%(T6))处理,肥料均一次性基施,研究控释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经济效益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均以T4处理最优,较单施尿素T1处理增产697.06kg/hm2(2014年)和521.02kg/hm2(2015年),较单施控释氮肥T6处理增产383.86kg/hm2(2014年)和400.43kg/hm2(2015年)。配施20%~40%控释氮肥处理(T3、T4)的纯收益较其余处理明显增加,较T1处理提高16.73%~23.24%(2014年)和4.05%~14.31%(2015年)。各施氮处理均能改善产量构成因子,其中以T4处理较优,且该处理成熟期旗叶、倒二叶和顶二叶面积均最大。T4处理地上部氮累积量最大(拔节期到成熟期),籽粒氮素累积量明显高于其余处理(成熟期)。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表观利用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以T4处理最高,氮依存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且施氮处理氮收获指数差异较小。小麦成熟期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均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的增大而上升。配施40%~100%控释氮肥的处理较T1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微生物量氮、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控释氮肥和尿素配施能有效改善小麦关键生育时期顶二叶的发育,协调籽粒的氮素积累与分配,提高氮素利用率,有利于保障作物高产。综合各因素,推荐采用尿素配施20%~40%控释氮肥作为成都平原冬小麦生产的适宜配比。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