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4篇
  4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污泥颗粒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综述了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污泥颗粒化及其优点 ,总结了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发展与应用 ,并对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92.
旱作区耕地的“犁底层”已成为农业耕作的一大障碍。介绍了机械深松营造“土壤水库”工程技术及推广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综述了在兰州地区推广应用情况及对比试验结果;并分析探讨机械深松营造“土壤水库”工程技术的增产机理。经过分析认为,该技术是旱作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3.
在结构形式相同的生产性UASB反应器中投入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接种污泥,以啤酒废水为基质常温下进行培养颗粒污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性UASB反应器中用好氧活性污泥作为种泥也能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厌氧絮状污泥接种量为6.5kggSS/m ̄3左右时,对于迅速培养出颗粒污泥是合适的,大多或太少都会延迟颗粒化进程。在培养颗粒污泥的试验初期,重要的是保持较低的水力负荷(小于)35m ̄3/m ̄2·h)及大于1000mgCaCO_3/L的进水碱度;而在后期,调整水力负荷达到0.6m ̄2/(m ̄2·h)以上可以加快颗粒化速度,而进水碱度不低于750mgCaCO_3/L即可。微生物对惰性颗粒的附着及小颗粒之间的粘结是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温室内草皮蒸腾量和小气候的关系,用彭蔓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用20cm蒸发皿测定温室内的水面蒸发力,并和测定的草皮蒸腾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皮蒸腾量与温室小气候的回归系数(R^2)为0.938,明显高于蒸腾量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回归系数(R^2)0.8683和蒸发量与彭蔓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回归系数0.7944,以温室小气候计算温室内的作物蒸腾量要优于以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作物蒸腾量和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方法。温室内草皮的蒸腾量与温室小气候线性相关,可以此计算温室内作物的蒸腾量。  相似文献   
95.
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影响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几种主要因素,包括接种污泥的种类和浓度,营养物的种类和浓度、无机离子、培养温度以及水力条件等。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考察两种接种污泥源--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过程中的理化特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颗粒化过程中接种污泥MLVSS的增殖率均呈现先为负值然后逐渐上升稳定在一定水平直到颗粒成熟以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ECP含量呈现规律性变化,都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厌氧颗粒ECP含量较少且在培养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可能与厌氧颗粒含有较多的惰性物质,向好氧颗粒污泥转化过程污泥形态不变种群结构逐渐转化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两种成熟的好氧颗粒的异养微生物和硝化菌的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7.
蒸发皿蒸发量是衡量大气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中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成因,利用全国751个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平均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基于PenPan模型对20cm蒸发皿蒸发量进行估算。对中国地区57a的气象数据和PenPan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趋势分析,探究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结果发现:在1961-1993年期间,中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为风速;1994-2017年“蒸发悖论”现象消失,此时主导因素为饱和水汽压差;两阶段相比,空气温度对蒸发的作用增大,而风速的作用减小。春夏秋冬4个季节,蒸发量在空间上差异较大。辐射项蒸发量的夏季最大值在西北地区,其余季节在华南地区;动力项蒸发量冬季最大值在华南地区,其余季节在西北地区;随着季节推移,总蒸发量最大区域由西北转移到华南地区。根据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西北和华南地区需要根据该地区蒸发量的季节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  相似文献   
98.
1960-2001年间,中国范围内气温增加显著、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该文根据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划分的251个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和165个受农业活动影响显著地区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计算了1960-2001年两类站点蒸发皿蒸发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农业活动影响地区“蒸发悖论”规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受农业活动影响显著地区的气象站气温升高的站点比例和平均趋势弱于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的气象站点,而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站点比例和平均趋势明显强于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的气象站点,且在比较干旱的北方地区差异更为显著。由此可以推断灌溉等农业活动对区域“蒸发悖论”规律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为降低水的硬度,以一定粒径的细砂为填料,构建新型造粒反应器软化高硬度水。反应器在中温(20 ℃)条件下运行,通过改变pH值、填料粒径、水力条件、反应时间检测填料中碳酸钙的含量,考察反应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原水的pH值大于12、砂石填料粒径为0.2~0.5 mm、原水进水流量为10~35 mL/s,反应器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延长,细砂填料表面附着的碳酸钙晶体逐渐增多,运行15 d左右填料表面所附着的碳酸钙晶体达到饱和,将沉下的填料取出,更换成新的填料。反应器对原水硬度的去除率为58%~67%,出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湖南省地面气象站点1971—2012 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经验正交函数分 解、相关分析法和相对权重法,分析了湖南省蒸发皿年蒸发量时空变化及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42 年,湖南全省年平均蒸发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波动,在湘中及湘东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湘东南的东部地区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其余区域变化趋势不明显;蒸发量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饱和水汽压差等多个气象因子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的正相关程度最大,与降水量的负相关程度最大;在年蒸发量下降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在年蒸发量上升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