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8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674篇
林业   727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730篇
  1236篇
综合类   1993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MODIS-LAI数据的广西甘蔗物候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大的种植区和蔗糖产业基地,但多年来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产量损失严重。及时、准确获取甘蔗的物候动态,可为区域甘蔗种植结构优化、灾害风险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分别借助Savitzky-Golay滤波、Asymmetric Gauss拟合及Double Logistic拟合方法对广西2014—2018年的甘蔗MODIS-LAI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并采用动态阈值法识别甘蔗关键物候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上述方法可有效消除广西甘蔗LAI序列的不稳定波动和奇异值,且Asymmetric Gauss和Double Logistic方法的拟合结果较好地弥补了S-G滤波处理中局部曲线值动荡变化的缺点,能更准确地识别甘蔗生长过程;2)三种方法对广西甘蔗的播种-萌芽期、茎伸期、成熟期开始时间识别的RMSE和平均误差均在±15 d内,其中Asymmetric Gauss方法对甘蔗物候期的提取结果最优。综上,时序曲线重构法的抗干扰性能较好,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云雨、复杂地形地貌导致LAI序列的误差,保证广西甘蔗物候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山区河流悬浮泥沙含量监测缺乏实时性的问题,对浑浊度及悬浮泥沙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光照强度、流速、颗粒粒径和水体含沙量对浑浊度的影响,建立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式。结果表明: 1)光照强度对浑浊度的影响最大,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光照强度(E)划分为3个区间:E≤6 800 lx、6 800 lx <E≤22 000 lx、E>22 000 lx,对应于3个区间,确定了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 2)水流流速主要影响上层泥沙颗粒的分布,流速为0.16 m/s时测量区域的浑浊度大于流速为0.018 m/s时的浑浊度; 3)泥沙颗粒的粒径大于扬动流速能带动的临界粒径时,其会沉积在渠底,因此,泥沙级配中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占比越大,悬浮泥沙含量越小,浑浊度越小; 4)水体含沙量越大,水沙输移过程中携带悬浮泥沙的量也越多,测量区域上层水样的浑浊度越大; 5)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3个关系模型,预测得到的悬浮泥沙含量与实际悬浮泥沙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22%、10.00%、8.58%。根据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区间测得的浑浊度,可以得出该测量区域的悬浮泥沙含量。由于浑浊度可以现场连续、快速测得,所以将此方法引入山区河流悬浮含沙量实时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为有效防治月季灰霉病发生,保障切花产品采后品质,以‘粉蝴蝶’(‘Vuvuzela’)和‘雪山’(‘Avalanche’)为试验材料,实地调查设施内灰霉病发病情况,监测温室内温湿度,获取当地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构建了月季切花设施生产灰霉病预测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进行灰霉病防治的实际指导。结果表明:1)‘粉蝴蝶’‘雪山’的灰霉病病情指数与设施内的均温和均湿呈线性相关,据此建立灰霉病预测模型,Y=4.761-0.332X1+4.930X2+0.015X3;这一预测模型经设施内实测验证,平均绝对误差(MAE)=0.2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0.31,表明可有效预测7日内设施条件下月季切花灰霉病发病情况。2)‘粉蝴蝶’‘雪山’在贮藏和瓶插期的灰霉病发病率与栽培中病情指数预测值呈正相关。当病情指数为Y=0.33的低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模拟运输1 d+冷库贮藏5 d后,发病率为5.0%;当病情指数为Y=2.09的高预测值时,切花产品在相同处理后发病率可达35.0%。3)基于预测模型进行病害爆发前3 d喷药的早期防治处理,采收当...  相似文献   
164.
为探索消费者生鲜水果线上购买迁徙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路径,本研究基于PPM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消费者生鲜水果线上购买迁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多群组分析不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价格、信息、服务不满意构成正向影响消费者生鲜水果线上购买迁徙行为的推力因素;感知有用性、搜索、消费体验感构成正向影响迁徙行为的拉力因素;程序转移成本构成负向影响迁徙行为的锚定因素。2)锚定因素负向调节推力因素对迁徙行为的作用效果。3)性别、年龄、学历水平三个人口统计特征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女性、30岁及以下、学历水平大专以上的群体更愿意在线上渠道购买生鲜水果。结论丰富了生鲜水果领域消费者迁徙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为生鲜电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5.
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荷斯坦泌乳牛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的改善情况.试验选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四场的2 237头泌乳天数为40~200d的各胎次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2组,未佩带项圈的806头为对照组,另一组佩带有项圈的1 431头为试验组.对照组依靠尾根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试验组依靠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发情揭发,...  相似文献   
166.
传统的畜禽饲喂方式易产生畜禽营养不均、饲料浪费等问题,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节省饲料和人工成本、促进畜禽营养均衡、保障畜产品品质及安全等为显著优势的精准饲喂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研发应用.该文阐述了畜禽精准饲喂中饲养信息获取、饲料精准配方及智能饲喂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67.
小麦病虫害的频发不仅会造成产量的巨大损失,病虫害防治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有毒残留的风险,而传统监测方法费时费力,具有主观性和滞后性.小麦病虫害遥感监测技术可实现快速、实时无损的监测,从而有针对性的提早防治病虫害.介绍作物病虫害光谱响应生理机制的基础上,重点从不同平台的角度入手概述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遥...  相似文献   
168.
高寒阴湿地区半开放型暖棚牛舍冬季内环境监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阴湿的寒冷地区修建半开放型暖棚牛舍,充分利用塑料膜的温室效应,能够达到保暖增膘的饲养目的,本课题研究采用定期定点观测的方法,在冬春季扣膜后,对暖棚牛舍和普通圈舍的采光系数、入射角、透光角、舍内外的温度、湿度及CO2、NH3、H2S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对比.结果表明暖棚牛舍(试验组)舍内11月份~3月份平均温度为8.78℃;平均湿度为55.53%;舍内的CO2含量平均为0.141%;NH3平均为19.02 mg/m3;H2S平均为9.91 mg/m3;采光系数为0.86;入射角为64°;透光角为45°.普通牛舍(对照组)的平均温度为0.25℃;平均湿度为66.75%;舍内的CO2平均为0.137%;NH3平均为18.49 mg/m3;H2S平均为9.64 mg/m3;采光系数为0.082;入射角为35°;透光角为10°.试验组牛的授配率、产仔成活率、繁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4%、17%、50%,而患病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169.
监测采样间隔对作物模型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不同监测采样间隔对作物生长模型的影响规律,避免现有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观性或随意性,以番茄叶片蒸腾速率和CO2交换率为对象,采用3 种采样间隔数据及2 种常用方法进行建模、预测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15、30、60 min的监测采样间隔下,番茄叶片蒸腾速率模型和CO2交换率模型的预测误差是不同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普遍优于纯二次回归模型,但两者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对蒸腾速率和CO2交换率而言,最合适的监测采样间隔分别为30 min和15 min。本研究结果为监测采样间隔的设定、试验数据的选取和建模方法的运用提供依据,对作物模型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间作系统根-土互作与连作障碍缓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慧  董坤  杨智仙  董艳  汤利  郑毅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9):105-112
现代农业大面积单一作物连作种植和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问题较为严重,造成农田生态系统日趋简单和脆弱,使作物病害发生频繁,病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连作障碍严重发生。间作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具有增产、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文章旨在明确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以期为寻求缓解连作障碍的措施奠定基础。从寄主营养及生理变化、诱导寄主抗性、养分高效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病原菌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间作缓解连作障碍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明确了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理,同时展望了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指导中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