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73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140篇
  74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parametr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gusset plate to CHS XX joints with the finite elements method. The effects of web loading proportion, geometric parameters and axial stress in chord on the failure modes and the ultimate strength were employed. It is found that the web loading propor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ultimate strength with different angles between two gussets. And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joints decreased no matter the axial stress in chord was positive or negative.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 formula wa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gusset plate to CHS XX joints.  相似文献   
102.
酿酒微生物计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倾注法接种不同菌株,并对平板菌落分别进行人工计数与自动计数,对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全自动菌落计数仪的菌落识别功能和计数准确性。结果表明,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于菌落较小的细菌类能准确地快速计数,重现性好,最大误差率为3.95%;但对于菌落形态较大的霉菌类、酵母类等计数准确率低,最大误差率分别为42.86%和35.50%。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以自动计数为主,通过合理设置菌落直径、颜色、亮度、背景偏差等参数以方便自动计数,同时采用人工计数对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计数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3.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通过对钢板仓内表面喷涂5cm厚的聚氨酯发泡储存大豆试验,夏季仓温相比砖混高大平房仓要低1~2.8℃,豆堆上层粮温低0.8~3.0℃,大豆储存品质也较砖混高大平房仓效果要好,证明了豫北地区钢板平房仓隔热控温储存大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均质土壤承压下陷模型改进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土壤承压模型依赖拟合原位承载试验曲线的复杂性或建立在土壤力学参数基础上的预测模型的理想化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土壤承压下陷模型。依据地面力学和土壤力学相关理论将土壤承压力学模型分3类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各自特点和参数意义。结合土壤承压极限理论的指数形式,提出改进的土壤承压模型。利用庄继德等人的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砂性土、水稻土的土壤承压下陷计算预测曲线与实际拟合曲线吻合度较好,其中砂土试验的Bekker下陷曲线与改进模型计算所得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9998;利用Bekker文献中的黏性土试验参数数据进行验证,计算所得土壤极限应力值与相应位置贝氏方程拟合应力值误差在5%~21%之间,土壤变形指数求解值与实际值误差在7%~36%之间。该模型普适性、准确性较强,可在测得土体基本力学参数的基础上预测载荷下陷曲线,为研究车辆行驶下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菌株。【方法】利用紫外诱变获得茂原轮枝链霉菌突变体库后,分别利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初筛产MTG菌株,然后依次用试管和摇瓶发酵法复筛,并对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利用醋酸纤维素膜显色法从3 000株紫外诱变的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MTG茂原轮枝链霉菌,其MTG活性为4.9U/mL,较出发株(MTG活性2.7U/mL)提高了80%。优化的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为:直径为3mm左右的单菌落接种至150μL发酵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利用该法从3 415株紫外诱变的菌株中筛选获得了2株MTG高产株,其MTG活性为5.4U/mL,较出发株(MTG活性为3.0U/mL)提高了80%。【结论】利用基于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的2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分别筛选到1株和2株高产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相较传统的选育方法,这2种高通量筛选方法都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筛选效率,缩短了选育周期。  相似文献   
106.
滚筒梳剪式荔枝采摘机齿形板的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荔枝采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研发了一种滚筒梳剪式荔枝采摘机。根据荔枝果实尺寸和枝条物理特性,对采摘机的关键部件齿形板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齿形板在剪切过程中刚度和应力变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齿形板总位移由面板末端到齿顶逐渐增大,在齿顶附近达到最大值2.324 mm;齿形板齿面区域为低应力区且应力分布较均匀,安全系数为4.23;齿形板下端面螺栓连接处的附近等效应力最大,约为436.84 MPa。仿真数据验证了齿形板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并为其局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吴红翠  王明波  敬爽 《油气储运》2013,(10):1146-1150
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SH超声导波检测储油罐底板损伤过程,通过细化模型的单元尺寸和时间步长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度.经过Matlab频谱分析选择10个单音频数70 kHz经Hanning窗调制后的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对储油罐底板无缺陷、通孔缺陷、裂缝缺陷、腐蚀坑缺陷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分析超声导波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可以准确定位缺陷位置和几何特征,为SH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克服现有立式储罐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实现泄漏在线监控的新型双层罐底板结构方案,并搭建了一套基于PLC和相应传感器的试验系统.以93#汽油、柴油、水为泄漏介质,开展泄漏试验研究,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以93#汽油为例,研究了泄漏位置及泄漏量对泄漏扩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泄漏量,罐底中心处的泄漏扩散最快,可被检测到的时间最短,而边缘处可被检测到的时间相对更长;发生在同一位置的泄漏,其被测管路中泄漏介质体积分数值随泄漏量的增大而增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及灵敏性,可直接应用于双层罐底板结构立式储罐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09.
枯草芽孢杆菌HAB-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合Bacillus subtilis HAB-1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摇瓶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合菌株HAB-1生长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经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适合菌株HAB-1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和玉米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和麸皮,最佳金属离子是K+。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使HAB-1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最优培养基为zY,其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蔗糖10g·L-1,玉米粉30g·L-1,酵母粉30g·L-1,麸皮40g·L-1,KH2P041g·L-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6.0,培养温度为37℃,250mL摇瓶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2%,培养时间为24h,转速为190r·min-1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获得菌株HAB-1活菌数最多且对橡胶树炭疽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活菌数和抑菌直径分别为2.6×1010·mL-1。和34.0mm,较NB培养的HAB-1提高了123.81倍和1.10倍。  相似文献   
110.
为探明前期分离得到的3株水稻根际耐镉细菌碳源代谢特性,在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了3株细菌(菌株A、菌株B和菌株C)的碳源代谢功能。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均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且均具有极生鞭毛,菌株C的生理生化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A与菌株B为假单胞菌属的其他种,结果与之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BIOLOG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在培养72 h的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均接近最大值,在培养24 h时的AWCD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氨基酸的利用上。在对提供的31种单一碳源利用上,3株菌对N-乙酰-D-葡萄糖胺、L-精氨酸、L-天冬酰胺、甲叉丁二酸、腐胺、4-羟基苯甲酸、丙酮酸甲酯、吐温-40和吐温-80的利用率均较高,且对L-精氨酸、甲叉丁二酸、丙酮酸甲酯的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耐镉菌株增殖所需要的碳源以及将来优化耐镉细菌最适培养基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构建相应的基因工程菌提供了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