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94篇
  112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探讨免耕条件下的稻草高茬和覆盖还田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该研究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免耕稻草不还田(NWS)、免耕高茬还田(HN)和免耕覆盖还田(SN)3处理稻田GHGI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各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时,双季稻田的GHGI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决定;在稻草用量相同的情况下,2种稻草还田方式均增加了稻田的GHGI,且高茬还田的增加幅度大于覆盖还田,说明高茬还田增强了温室气体通过水稻体内通气组织传输的能力。在20和100a尺度上,甲烷的GHGI均远大于氧化亚氮,在20a尺度上,早稻各处理甲烷的GHGI平均为N2O的109倍,晚稻为14倍,而在100a尺度上,这个倍数有所下降,分别只有35倍和3.77倍,可见,减少甲烷排放是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首要目标。在等稻草量的前提下,相比留高茬还田,覆盖还田能有效控制稻田GHGI。该研究可为中国华中地区双季稻田碳增汇和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地膜秸秆双覆盖对免耕种植玉米田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针对免耕秸秆覆盖种植在北方旱区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的问题,该研究依托山西寿阳农业部旱地农业野外科学试验站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在免耕秸秆覆盖(NTSM)的处理上增加了地膜覆盖措施,研究秸秆地膜双覆盖免耕(NTSMP)措施对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NTSMP 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比NTSM和对照处理(CT)高20.2%和21.5%,差异显著(P0.05),但在40~110 cm土层,NTSMP处理土壤含水率却分别比NTSM及CT低8.8%~14.0%和12.7%~18.8%,差异显著(P0.05)。整个生育期结束后,NTSMP处理的土壤储水量出现了负增长,但与CT处理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玉米生育期前期(4月~5月)0~10 cm土壤平均温度,NTSMP处理比NTSM和CT分别高3.2℃和1.9℃,差异显著(P0.05)。NTSMP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NTSM和CT高50.3%、36.8%(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2.5%和30.4%(P0.05)。可见,NTSMP在玉米生育前期可以增加表层土壤温度,提高表层土壤含水率,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热条件,并最终实现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3.
陈成文  侯映宇  张碧 《湖南农机》2011,38(1):222-224
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说明其个体社会化是不完全的.对未教人员的再社会化是劳动教养工作的核心内容.未教人员个体社会化过程存在着来自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同辈群体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实现未教人员的个体社会化是摆在我们劳教民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所研究的系统作非奇异变换,构造具体的稳定泛函,并建立这类泛函微分方程系统的稳定性的判别定理。  相似文献   
75.
榆林大明绿豆及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明绿豆是榆林市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是一种可作为粮、肥、药、饲、菜及饮料加工等多种用途的作物,也是榆林创汇农业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绿豆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特色产品,是提升大明绿豆的品质,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明绿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包括产地环境选择;双沟覆膜高产栽培;去杂保纯;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脱粒,清选分级;熏蒸贮藏,加工包装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76.
对渗灌管堵塞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 ,从水质处理、PE管上冲孔及孔口防护等方面采取了综合防堵措施 ,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模拟试验 ,推算渗灌工程正常运行的年限达 6~ 7年以上 ,基本上解决了多孔渗灌管的易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77.
夏季休牧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夏季休牧8a的围栏草地(休牧草地)和全年放牧的草地(放牧草地)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土壤特性和生物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放牧草地相比,休牧草地植被盖度较之高41%,单位面积生物量较之高53%。同时,土壤特性也有较大不同;休牧草地的植被-土壤系统CO2排放通量比放牧草地低20.7%,测定期间两者CO2排放通量以每天每公顷排放C的质量计分别为30.7和38.7 kg·(hm2·d)-1;试验期间高寒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是大气CH4的弱汇,休牧后草地土壤对CH4的吸收能力增强,休牧和放牧草地CH4的平均吸收强度分别为28.1和21.9 g·(hm2·d)-1;休牧草地土壤N2O排放通量比放牧草地低,两者排放通量分别为4.5和7.6 g·(hm2·d)-1。可见,夏季休牧措施降低了草地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贡献。  相似文献   
78.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耐密植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株/hm2、15万株/hm2、18万株/hm2、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对小区产量及单株产量影响显著。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463.33 kg/hm2(三门峡)。研究为芝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9.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T)和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对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 a不同耕作措施后,各处理土壤有机C、NO3-N以及速效P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有机C含量比试验初期提高了4.92%~18.05%,NO3-N含量提高了17.98%~31.08%,速效P含量提高143.04%~212.87%。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NTS和TS降幅较小,仅为2.75%和6.26%。6 a间小麦和豌豆平均产量均以NTS最高(分别为2 030 kg·hm-2和1 381 kg·hm-2),而NT最低(1 608 kg·hm-2和1 060 kg·hm-2)。传统耕作秸秆还田能促进土壤耕层肥力的提高,但产量效应不明显;地膜覆盖有些年份增产效应明显,但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在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实施免耕秸秆覆盖既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也可以改善耕层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0.
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少耕地膜覆盖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覆膜和秋免耕春覆膜两种新膜覆盖处理相比,一膜两年用处理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果显著低于新膜覆盖,农田0~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传统覆膜处理低13.35%,而对玉米拔节期到成熟期的土壤温度无明显影响,且农田0~25 cm土层土壤积温差异也不显著,相同覆膜方式下不同灌水水平间有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水平的降低土壤积温增加;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和WUE与两种新膜覆盖方式相当,中灌水水平下WUE最高,达到17.89kg·mm-1,且在低灌水水平下获得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覆膜处理,一膜两年用覆盖、灌溉定额5 700 m3·hm-2较传统耕作覆膜、灌水定额5 700 m3hm-2处理的玉米产量高出16.39%。说明,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应低于新膜覆盖,但并不影响籽粒产量的形成,且在存在水分胁迫的低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用覆盖模式可减缓干旱胁迫,提高作物籽粒产量,是适于西北绿洲灌区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覆膜农田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