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64篇 |
免费 | 461篇 |
国内免费 | 3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01篇 |
农学 | 652篇 |
基础科学 | 176篇 |
692篇 | |
综合类 | 3079篇 |
农作物 | 630篇 |
水产渔业 | 189篇 |
畜牧兽医 | 542篇 |
园艺 | 382篇 |
植物保护 | 6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201篇 |
2021年 | 244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235篇 |
2018年 | 136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59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327篇 |
2013年 | 426篇 |
2012年 | 538篇 |
2011年 | 557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485篇 |
2007年 | 507篇 |
2006年 | 438篇 |
2005年 | 404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花椒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年在花椒绵粉蚧Phenacoccus azaleae Kuwana发生严重的山西省盂县对该虫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绵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hoenherri (Westwood)、蚜虫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宽缘金小蜂Pachyneuton sp.、长盾拟金小蜂Eunotus sp.和荆腹拟金小蜂(Gastrancistrus sp.等5种寄生性小蜂类天敌昆虫,其中绵粉蚧长索跳小蜂是优势种,它1a发生2代,成虫出现于4月和6月,对蚧虫越冬期的若虫、春天出蛰的雌性若虫、雌成虫及卵均能寄生。在花椒纯林内对产卵期的蚧虫寄生率为8.7%,在花椒与农作物混种的林地,由于经常喷洒杀虫剂,寄生率只有0.56%。根据该小蜂在白蜡绵粉蚧上的高寄生率,提出从蚧虫多年发生区采集寄生蜂,释放到新发生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103.
Yoshio Katsuda 《Pest management science》1999,55(8):775-782
The pyrethroid group of insecticides consists of natural pyrethrins derived from pyrethrum flowers and synthetic derivatives which are similar in chemical structure to the natural compounds. Pyrethroid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ideal insecticides because of their rapid knock-down effect against insects in a minimal dose and low mammalian toxicity. © 199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imulate urban micro-climate change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wind flow and temperature assuming situations before and after applying programs using urban infrastructure regeneration technologies (UIRTs), and to then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effectiveness on the urban regeneration schems. UIRTs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cycling efficiencies of reclaimed water and biogas produced and to enforce the linkage among all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water, waste, and energy in an urban block. To implement the micro-climate analyses, data such as land use, topography, building height and materials, and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esults estimated based on fluid simulations of cold wind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pathways. There were three programs used in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in J city: river restoration, traditional market revitalization, and a primary school eco-school. The height of cold wind from the ground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nd the maximum wind velocity differential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creased by 0.12 m/s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and grassland through the three programs. Overall, a temperature at the ground level dropped by 1.6 °C.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three programs improved the urban environment at ground level, and might ultimately be capable of diminish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mitiga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05.
城市半自然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城市化影响的半自然森林更新特征,可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借鉴。文章以上海辰山残存半自然森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对象,调查分析半自然森林更新苗的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 hm^2样地更新苗共5 937株,分属22科32属37种,其中上海自然分布的乡土种占57.89%,明显高于城市人工林的乡土树种比例;香樟、构树、天竺桂、朴树和小蜡等5种更新苗占总数的57.2%,聚集性分布格局明显;在11个植被群落类型中,各类型更新苗的丰富度普遍较高,不同树种的更新苗存活和发育潜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6.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相似文献
107.
基于GM(1,1)的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地分析已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数据,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天然林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湖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选取了混交度、竞争指数、角尺度、空间密度指数、开阔比数、大小比数、林分综合均质性指数作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与预测的量化指标,构建了基于GM(1,1)的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灰色预测模型。模型将2008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并在研究区设置了面积为20 m×20 m的5个研究样地(M1,M2,M3,M4,M5),利用保护区2008-2018年典型样地林分空间信息,预测了研究区调研样地2019年-2021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利用精度检验机制对该模型的精确度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指标预测合格概率P合=71.43%,良好的概率P良好=22.86%,优的概率P优=5.71%,表明该预测模型符合精度检验要求。【结论】样地未来3 a各指标整体变化尺度不大,林分空间结构基本稳定。从各指标在2008-2018年时空上的变化规律来看,各样地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平均大小比数及平均空间密度指数是影响林分均质性指数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08.
木荷天然林分个体类型及材性性状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浙、闽2省选取成一定纬度和海拔梯度的6个木荷天然林分,开展树干形质、树皮形态、木材纹理扭曲度、木材颜色和基本密度等个体类型表型变异及产地纬度和海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荷天然林分个体树皮厚度、颜色、形状及木材颜色等类型多样,除木材纹理扭曲度外,树干形质、树皮形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在林分间存在显著表型差异,但在林分内个体间变异以木材纹理扭曲度最大,树干圆满度、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最小。木材性状的径向变异研究发现: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方向逐渐下降,而年轮则先变宽后变窄,15~25年轮为平稳生长期。较高纬度的天然林分其树干相对通直圆满、树皮较薄、木材颜色较浅,而其他性状则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木荷天然林分具有树干圆满、树皮薄而光滑,但树干通直度低、年轮窄、木材基本密度小的变化趋势。基于中心产区2个不同海拔天然林分个体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相关因林分所处海拔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高海拔林分中,树皮性状是材性和径生长较好的指示指标,树干圆满的个体树皮光滑且颜色较浅、木材基本密度较小,而树干越通直的个体,树皮颜色越深,径生长也越快;在低海拔林分中,树皮厚度对树皮的其他性状和木材密度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树干通直...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