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79篇 |
免费 | 660篇 |
国内免费 | 15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28篇 |
农学 | 2515篇 |
基础科学 | 1279篇 |
1773篇 | |
综合类 | 5954篇 |
农作物 | 1313篇 |
水产渔业 | 337篇 |
畜牧兽医 | 1197篇 |
园艺 | 515篇 |
植物保护 | 8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477篇 |
2021年 | 530篇 |
2020年 | 525篇 |
2019年 | 608篇 |
2018年 | 401篇 |
2017年 | 655篇 |
2016年 | 809篇 |
2015年 | 581篇 |
2014年 | 836篇 |
2013年 | 926篇 |
2012年 | 1185篇 |
2011年 | 1102篇 |
2010年 | 915篇 |
2009年 | 906篇 |
2008年 | 759篇 |
2007年 | 793篇 |
2006年 | 673篇 |
2005年 | 631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428篇 |
2002年 | 301篇 |
2001年 | 297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71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217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78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4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初步建立了芡欧鼠尾草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种子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10.0mg·L~(-1) 6-BA+1.0mg·L~(-1) NAA+0.4mg·L~(-1) ZT,诱导率为66.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0mg·L~(-1) 6-BA+0.5mg·L~(-1) NAA,增殖倍数为7.69;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1) NAA,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5.68;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达97%。 相似文献
62.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生殖特性及种子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开花持续期为 33d ,一般情况下穗轴中部的小穗先开花 ,以后逐渐向顶部和基部发展 ;一个花序上的小花开花大部分集中在前 6d ,大约占 89 3% ;多年生黑麦草花后 2 6~ 2 7d ,小穗干重最大 ,其含水量为 41 1 5 % ,种子不易落粒 ,为种子适宜收获期。在种子生产方面 ,构成因子 (株穗数 ,小穗数 )与影响因子 (株高 ,叶重 )共同对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产量起作用 相似文献
63.
老化处理对几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探讨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老芒麦和苏丹草种子萌发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及乙烯释放量和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35℃高温、10 %种子含水量条件下 ,不同贮藏时间的老化处理对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有显著影响 ,所有供试种随种子劣变 ,乙烯释放量下降 ,且释放高峰推迟。在测定期内 (2 2 h) 2种豆科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高于和早于 2种禾本科牧草 ;未处理种样平均每百粒种子乙烯释放总量 ,按供试种样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56 .0 nl) >紫花苜蓿 (2 0 .0 nl) >苏丹草 (17.4 nl) >老芒麦(10 .7nl) ,而按发芽种子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6 7.5nl) >紫花苜蓿 (2 5.8nl) >老芒麦(2 2 .3nl) >苏丹草 (2 0 .2 nl)。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5) ,其决定系数 (r2 )从高自低依次为紫花苜蓿 0 .980、光叶紫花苕 0 .96 0、老芒麦 0 .952和苏丹草 0 .94 1。 相似文献
64.
65.
66.
少花蒺藜草为科尔沁沙地的一种恶性入侵杂草,靠种子进行繁殖,其同一果实刺苞内多包含2粒种子,种子具有异型性(其中一粒相对较大、外形似芒果且有一小部分外露在刺苞中,称为M型种子;另一粒相对较小、外形似李子,称之为P型种子),野外调查发现少花蒺藜草通常以M型种子萌发为主。为探究少花蒺藜草刺苞果皮对异型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M型种子是否对P型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以及两异型种子的萌发在种群拓展中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少花疾藜草带刺苞(正常条件下)、去刺苞(将果皮解剖取出单独的M型、P型种子)、模拟刺苞(以纱布模拟刺苞果皮将取出的两异型种子进行再次包裹)4种处理下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特征以及正常条件下的刺苞(只萌发M型)、单独的M型、P型及刺苞内P型种子(去除刺苞中已萌发的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形成幼苗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刺苞果皮对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2)M型种子抑制P型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52.5%;3)刺苞内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别比刺苞内P型种子形成幼苗增加0.1298和0.1068 g·株-1,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叶面积、根冠比分别比P型种子形成幼苗显著增加84.3%和356.3%。上述研究表明:刺苞内M型种子比P型种子具有更强的发芽能力,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具有更好的存活策略,P型种子作为备用种子当年或翌年补充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7.
苜蓿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来自我国新疆,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宁夏,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北和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苜蓿产区的30个审定登记品种的38个苜蓿种子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种带真菌检测研究;测定了21种25个真菌分离物对苜蓿幼苗根组织的入侵性及19种真菌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Elisabet TANGKONDA Meiko KUBO Satoshi SEKIGUCHI Taisuke SHINKI Satomi SASAKI Kentaro YAMADA Takako TANIGUCHI Torrung VETCHAPITAK Naoaki MISAWA 《Th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 /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Veterinary Science》2021,83(8):1306
Workers in poultry abattoirs may be frequently exposed to Campylobacter jejuni, which is a leading cause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Japan.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measure the titers of IgG and IgA antibodies against C. jejuni among 104 female workers in a chicken processing plant in Miyazaki prefecture, Japan. Information regarding habitual ingestion of raw chicken meat and potential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was collect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Acid extracts of four C. jejuni strains representing the genotypes most dominant in Miyazaki were used as antigens. The levels of both immunoglobulins measured by ELISA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ingestion of edible raw chicken meat, the amount consumed in one sitting, or its frequency. Although age was correlated with antibody levels, the length of employment was not. Furthermore, the IgG and IgA levels in workers at the evisceration ste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t other locations in the plant. To identify the bacterial proteins recognized by the workers’ IgG and IgA antibodies, Western blotting followed by LC/MS was conducted. Flagellin was identified as the common protein recognized in the sera of workers for whom ELISA demonstrated both the highest and lowest antibody levels. We concluded that the titers of IgG and IgA against C. jejuni in workers at the processing plant had been increased by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ampylobacter, regardless of raw chicken meat ingestion. 相似文献
69.
酸、镉胁迫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草可在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的矿区正常生长,其可能对酸和镉(Cd)胁迫具有特殊的响应策略。为此,以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不同酸(pH 5.5、4.5、3.5)和镉(5、10、20 mg·L-1)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质膜完整性及芽亚显微结构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可提高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不同酸胁迫处理其发芽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pH的逐渐减小,金丝草萌发指标呈减小趋势,pH 3.5处理,金丝草种子除发芽率外的其他萌发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值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Cd 20 mg·L-1处理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仍可达4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发现,pH大于3.5,Cd浓度小于10 mg·L-1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pH的进一步减小和Cd浓度的提高,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根尖质膜和芽亚显微结构造成较大损害,出现细胞器膜破裂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综上,金丝草种子萌发对酸和镉胁迫有较强耐性,表现出轻度酸和镉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而强酸和镉胁迫则抑制。 相似文献
70.
高寒草地畜牧业产业化的障碍与实现路径——以甘南州合作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畜牧业是合作市的主导产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育程度的深刻影响,农牧业经济要素互补性差;畜牧业内部同构性较强,区域分工不明显;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粗放、低质、低效;畜产品加工企业门类不全,规模不大,带动性差;普遍缺少各种形式的中介机构和协会,农牧民自组织能力不足;缺少交易市场,要素流动受阻,致使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因此,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强化农牧业服务体系,实现草地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