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5篇
  免费   979篇
  国内免费   2732篇
林业   1749篇
农学   1370篇
基础科学   1342篇
  7498篇
综合类   8292篇
农作物   705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683篇
园艺   336篇
植物保护   1310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845篇
  2018年   677篇
  2017年   1128篇
  2016年   1287篇
  2015年   974篇
  2014年   1195篇
  2013年   1433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655篇
  2010年   1343篇
  2009年   1305篇
  2008年   1084篇
  2007年   1228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城中村及城市边缘农村成为改造、开发的主要对象,农村土地征收带来的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当地政府和被征收农民的纠纷进行溯因,发现土地征收的主要症结在于当地政府是否愿意放下强势地位,让利于民,由此提出通过将地方政府声誉及公信力收益化,激励当地政府提高征地的货币补偿或提供其他生活保障,以保证农村土地征收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2.
玉米苗期调亏灌溉的复水补偿效应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盆栽人工控水的方法,在玉米苗期造成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并在拔节期复水至充分供水和轻度胁迫,研究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苗期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复水后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和分配、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根系活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拔节期复水后,各种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83.
为进一步研究黄淮海地区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处理A(播后镇压)、B(播后镇压+秸秆覆盖)、C(播后镇压+保水剂)和处理D(播后镇压结合秸秆平茬覆盖和保水剂)比处理E(播种后覆土)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了4.78%、7.96%、5.50%和11.08%,水分蒸发减少了16.33%、103.78%、28.37%和128.77%,产量提高了9.68%、17.60%、11.78%和24.01%,水分利用效率也增加了9.64%、17.55%、11.71%、23.96%,效益增加了1 536.34、2 516.42、801.74、2 553.10元/hm2.这种作用在夏玉米的生长前期更明显,拔节前的土壤水分比较,处理A、B、C、D比E增加了8.74%、15.81%、10.48%和20.28%,水分蒸发减少了17.81%、164.68%、40.35%和209.43%.处理D集成了镇压、秸秆覆盖、保水剂的作用,能够充分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抑制水分蒸发.建议在黄淮海区夏玉米实行播后镇压结合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结合增加保水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运用分形理论从空间形态视角基于分形维数模型对1995-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斑块分形维数均小于临界值1.5,分形维数平均值由1.162 1下降至1.126 6,整体空间形态随时间变化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②1995-2015年,耕地斑块分形维数呈增加趋势,空间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结构趋于不稳定,林地、水域和草地分形维数呈降低趋势,空间形态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形维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由于上升幅度均小于下降幅度,因而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耕地利用强度评价方法的县域休耕适用性,以曲周县为例,对比基于种植强度、农业投入产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时序性的4种耕地利用强度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基于土地利用时序性和基于投入产出的耕地利用强度评价方法对曲周休耕的适用性较好,可从宏观层面辅助区域休耕决策;2)基于种植强度和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耕地利用强度评价结果与曲周县耕地利用特征较为不符,不宜应用于曲周县休耕。4种评价方法均是对区域耕地利用强度的宏观评价,若从微观层面评价耕地利用强度,制定具体休耕措施需引入地块尺度的区分不同耕作方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控释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普通单质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钾等)为原料,制备了N-P2O5-K2O分别为18-11-11和14-8-8的5种控释肥料,于2005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品种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处理下,控释肥料可以减小肥料对花生结瘤的抑制作用,改善花生主要的农艺性状。与普通肥料1次性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荚果产量2.5%1~0.8%,增加生物量1.3%6~.9%,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3.9%1~5.8%、0.6%4~.2%和2.6%1~4.2%;与普通肥料分2次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的荚果增产-0.6%7~.5%,生物量增加-2.6%2~.8%,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5%5~.7%、2.7%6~.3%和-2.2%9~.4%。此外,控释肥料还可以改善花生的品质,提高花生仁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8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彰武县柳河流域忙海林子村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该区域风沙土6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由于几乎无植被覆盖,各类生物少,酶活性普遍处于最低水平,应采取措施改良;河滩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易被河水冲刷,酶活性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由于耕种会影响泄洪,因此,河滩地不适合开垦为耕地;非河滩耕地酶活性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由于耕作、收割等,加剧了水土流失过程,降低了酶活性,可适度休耕;天然草地酶活性基本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天然草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风沙土酶活性;林地酶活性普遍处于最高水平,说明种植杨树对改善风沙土酶活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8.
对甘肃中部及陇东地区的几种旱地黄绵土、黑沪土及褐土等土壤的持水能力及抗旱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几种土壤的田间持水量(30KPa时的含水量)为160~240gkg ̄(-1),有效水含量在88~179gkg ̄(-1)之间,据此得出几种土壤1m土层中有效水贮量变动在135~216mm之间。通过对土壤基质持水能力及持水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褐土、红土抗旱能力最差,而几种黄绵土的抗旱能力相当强。黄绵土结构状况差、坡度大造成降雨入侵慢、影响深层贮水是造成生产上干旱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近10 a(2000-2008年)耕地资源的变化,分析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率以及四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并无决定性关系,影响我国近期粮食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的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两者的年际变化率均与粮食总产量年际变化率呈较强的相关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后基于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郑益兴  张燕平  吴疆翀  彭兴民 《园艺学报》2017,44(Z2):2741-2742
 ‘中林2号’是从缅甸引种的辣木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腋芽、附芽和潜伏芽排列密集,成枝率高。截干后的植株再生能力强。复叶长33.5 cm,宽21.7 cm。盛产期年均鲜叶产量可达30 000 kg · hm-2。叶粉蛋白质含量可达293 g · kg-1。适于营建叶用良种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