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1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35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上海市某火力发电厂周边地区土壤及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湿法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其中Cd、Cr、Pb、Cu、Zn、As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同时研究了当地木本植物积累和转运重金属的能力。结果表明,土壤中Cd达到了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也达到了严重级别;而其余5种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但是该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了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的水平。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样地中15种优势树种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普遍较弱。综合分析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能力,黄杨(Buxus sinica)、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积累重金属的能力较强;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转移重金属的能力较高。并且这几种植物在样地中的生长状况良好,适于作为此类重金属污染厂区的生态防护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62.
为了评价屋顶绿化的节能降温调湿效应,以长沙市城区屋顶为调查对象,采用比较法分析了绿化屋顶、遮阳板屋顶及裸露屋顶的温湿度差异。结果表明,绿化屋顶冬天的保暖升温效果显著,外表面温度分别比遮阳板屋顶和裸露屋顶的高0.81和0.75℃,内表面温度分别比遮阳板屋顶和裸露屋顶的高0.97和2.66℃;夏季绿化屋顶的相对湿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室内温度比裸露屋顶的低1.3~1.8℃。这说明屋顶绿化能起到明显的隔热保温作用,使楼房顶层居室内冬暖夏凉,大大缓解气候冷热的波动,从而有效延长了楼房屋顶保护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3.
屋顶绿化是城市建设中新兴的具有潜力的绿化方式之一,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还原建筑用的土地资源、重现灰色城市中的绿色自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组织交通、美化市容、改善小气候等功能,通过对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结构和树种的研究,探讨绿地结构模式,使城市道路绿化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5.
对武汉市藏龙岛地区24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了行道树的品种、高度、胸径、应用频度及长势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地区道路的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与其他5种形式,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树池式、树带式、混合式及其他4种形式,行道树树种有13种,隶属于11科12属,以香樟、杜英、法桐、垂柳为主,有4条道路的行道树长势较差,有明显的病虫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66.
Urban tree inventories are useful tools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services provided by urban forests. These inventories enable the evalua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risk to urban forests, and governments rely on such inventories for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Here, we assessed the future climate risk of Australia and the state of urban tree inventories across 116 local government areas (LGAs), representing 21 % of the country’s LGAs and encompassing 55 % of the national human population. We evaluated projected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by 2050 for each LGA and conducted a survey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extent and types of data available in existing urban tree inventories. Additionally, we compiled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LGAs to explore correlates with tree inventory status. Temperature increases in 2050 were predicted in all LGAs, with higher latitude and smaller LGAs identified to undergo greater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larger and lower latitude LGAs. Decreases in seasonal precipitation were predicted for 97 LGAs. Seventy-six (66 %) of surveyed LGAs had urban tree inventories, which most commonly included trees along streets and in parks. Sixty-one LGAs record information on tree mortality, while 31 LGAs dynamically update their inventories. The presence of an inventory and the area it covered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population density. More than 30 years ago, in 1988, John Gray wrote that “insufficient statistics were available in Australia to provide an accurate picture of the urban forest estate”. Our research shows there has not been a significant advance in the adoption and use of urban forest inventorie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Long-term, dynamically updated inventories are crucial for urban forest management to inform planting choices to support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cities.  相似文献   
67.
轻型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的耐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49-253
以吉祥草为对照,对六角景天、夏辉景天等景天属植物进行了耐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增加,质膜透性、叶片空隙率等有不同变化势态。综合各项生理指标,供试品种的耐寒性如下:夏辉景天>苔景天>金银花>佛甲草>玉米石>六角景天>吉祥草(CK)>藓状景天>勘察加景天,这与大田试验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8.
在"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的景观"三元论"的哲学基础上,风景园林这一综合学科应对黄土高原的人居环境改善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居角度分析影响集水造绿的各类因素,从降水、坡度、坡向、河流、泉眼等自然因素以及城镇、道路、水库等人工因素的角度评价集水造绿的适宜性;以GIS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量化分级,通过综合考量确定集水造绿的优势地带等级,即适宜度分析;识别集水造绿的"节点"与"路径";规划水绿双赢的空间网络。研究证明,在引入适当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基底—节点—路径"方式构建的集水造绿优势空间网络能够适应人居环境集水造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9.
建设生态城市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目标,而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可以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作者介绍了城乡绿地含义,从城乡绿地功能角度分析了城乡绿地的布局方式,提出城乡绿地可以采用"片状式、网状式、近小远大式、点线面结合式"布局。  相似文献   
70.
目前我国仍以3大传统绿化指标评估城市绿化的二维情况,缺乏三维空间绿化效果评估。文章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江汉区划分为472个250m×250m网格,基于腾讯地图的街景图像计算绿视率,从江汉区绿视率整体空间格局、不同用地类型绿视率差异性以及绿化覆盖率对绿视率的影响等方面评估该片区的三维绿化,结果显示:1)江汉区不同区域绿视率差异较大,平均值为16.26%;2)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绿视率依次递减;3)绿视率随绿化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