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102篇
  163篇
综合类   102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新疆地产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L/g),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427 W,微波时间3 min,在该条件下葡萄籽原花青素得率为8.66%±0.25%;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其在三种体系中的IC50值分别为3.71、4.05和3.78 μg/mL,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2.
干旱荒漠绿洲区酿酒葡萄滴灌控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3 a生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为试材,研究滴灌条件下水分调控对梅鹿辄耗水规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果生长期耗水强度达2.64~3.66 mm·d-1,耗水模数占到50%以上,该阶段亏水减产幅度高达61.2%,WUE降低38.5%,同时导致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升高;新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重度亏水对产量影响较小,WUE可提高10%左右;浆果成熟期重度亏水可以显著提高酿酒葡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同时减产幅度为44.7%,WUE降低23%。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中新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重度亏水、浆果生长期充分供水、浆果成熟期适度亏水是提高酿酒葡萄产量、WUE以及改善果实品质总体最优的水分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3.
试验表明壬菌铜30%微乳剂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浓度为200、300mg/kg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9%、85.3%,与氢氧化铜46%水分散粒剂230mg/kg、烯酰吗啉40%悬浮剂250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且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4.
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河西走廊地区的日光温室葡萄最佳覆盖模式,在张掖市水务局灌溉试验站,设白膜+秸秆覆盖、黑膜+秸秆覆盖、白膜覆盖、黑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子覆盖等不同覆盖处理,对温室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覆盖方式均可增加土壤含水量,秸秆+黑膜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全生育期内秸秆+黑膜覆盖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了16.54%,单一的秸秆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在中后期也增大较快,土壤含水量增大到了17.64%,秸秆+地膜双重覆盖与单一的秸秆覆盖在中后期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储水能力;2不同覆盖处理相比对照(不覆盖)均能增加葡萄产量,以黑膜+秸秆覆盖葡萄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高达28.85%(P0.05),白膜+秸秆覆盖增产25.53%(P0.05);3不同覆盖处理均能调节土壤温度,地膜+秸秆覆盖方式兼备了单一地膜和单一秸秆覆盖处理的特点,前期土壤升温幅度大于秸秆覆盖,后期降温趋势小于地膜覆盖,且以黑膜+秸秆覆盖较为明显,其处理下土壤温度保持在21.13℃左右;4各覆盖处理均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水分生产效率(WUE),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以黑膜+秸秆效果最好,黑膜+秸秆覆盖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最大,分别达到了6.53 kg·m~(-3)和5.88 kg·m~(-3)。  相似文献   
125.
‘小红玫瑰’葡萄是源自于‘小白玫瑰’的突变品种,二者都是优良的酿酒葡萄品种,但其果实颜色变异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用12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荧光标记特征引物对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在二者之间无差别。对色泽变异决定基因Vvmyb A1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小白玫瑰’仅检测到含有插入逆转座子Gret1(grapevine retrotransposon 1)的VvmybA1a,说明其为VvmybA1a/VvmybA1a纯合体;而‘小红玫瑰’检测到了Vvmyb A1a和残留Gret1 3′-LTR(long terminal repeat)的VvmybA1b,说明其为VvmybA1a/VvmybA1b的杂合体。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VvmybA1、UFGT、F3′5′H、CHS、GST和OMT在‘小红玫瑰’及有色对照品种‘黑比诺’中大量表达,而在‘小白玫瑰’和无色对照品种‘白比诺’中几乎不表达。通过HPLC–ESI–MS/MS对花色苷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G)、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2G)、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pG)、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Mv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PnG)和矮牵牛色素3–O–葡萄糖苷(PtG)等6种花色苷在有色品种‘小红玫瑰’和‘黑比诺’果皮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无色品种,花葵素3–O–葡萄糖苷(Pg G)、花葵素3,5–O–双葡萄糖苷(Pg2G)在有色/无色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且含量很低。说明‘小红玫瑰’的着色是由于转录因子基因Vvmyb A1及其调控结构基因的表达引起的,而无功能的VvmybA1a等位基因突变为有功能的VvmybA1b等位基因是其果皮颜色变异的遗传学原因。  相似文献   
126.
H2CN2和CaCN2对酿酒葡萄萌芽开花及成熟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2001年10月—2002年8月在攀枝花进行。处理药剂及其浓度为16.7%CaCN2、0.5%~2.0%H2CN2、0.5%~2.0%H2CN2+1%吐温80;处理时期为12月25日、1月10日、1月25日。最佳处理时间是1月10日;最佳处理组合是1.0% H2CN2 + 1.0%吐温80,霞多丽、佳美、梅尔诺、黑虎香分别提前萌芽16、13、11、4d;提前成熟17、13、14、6d;提高萌芽率4%、12%、17%、9%;芽眼成枝率提高40%、29%、37%、12%;提高果枝率为9%、8%、28%、4%,提高结果系数7%、7%、37%、3%。不同品种对处理反应有差异,对照黑虎香有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提高家酿葡萄酒的质量,简述了家酿葡萄酒从选料到贮存各部分的操作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葡萄破碎后应添加亚硫酸及酵母,以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应加强前期发酵、后期发酵和葡萄酒贮存期间的环境温度管理,以提高葡萄酒质量;开展人工澄清及勾兑,可使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浓郁、口味醇厚。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建立了香蕉和葡萄中苯锈啶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振荡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ESI(+)电离方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选择m/z 274.3→147.1为定量离子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香蕉和葡萄基质中苯锈啶的平均回收率在94.1%~11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之间,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苯锈啶主要登记作物中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29.
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 避雨栽培措施对葡萄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然而2020年,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的葡萄上也发生了较严重的炭疽病, 田间调查发现, 炭疽病病穗率高达70%~80%, 造成产量损失50%?本研究于2020年从广西南宁市的‘阳光玫瑰’葡萄炭疽病病果中分离得到4株炭疽病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多基因(ITS? ACT? TUB2? GAPDH 和CAL)系统发育分析, 将4个菌株鉴定为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这是在广西首次发现C.viniferum引起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130.
以玉溪市葡萄生产上出现的锰中毒症株及正常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分析、锰中毒株与正常株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锰中毒株及正常株叶片的N、P、K、Ca、Mg、Mn、Fe等指标,以及根际土壤的pH、有效态Mn、Fe、Ca、Mg等指标,以期为玉溪市葡萄生产上锰中毒症的防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株比较,葡萄发生锰中毒株的叶片锰含量平均高达1 501.3 mg·kg^-1,比正常株的552.6 mg·kg^-1提高了1.7倍之多;P、K含量也极显著提高1倍多,而Ca、Mg含量则极显著降低近40%;锰毒株的Ca/Mn、Mg/Mn很低,分别为17.7、2.1,均显著低于正常株的98.3、10.5。葡萄发生锰中毒株的根际土壤的pH为4.29~4.35(为强酸性),有效Mn含量高达159.8~178.2 mg·kg^-1;土壤的Ca/Mn、Mg/Mn也很低,分别为7.1、0.6,均显著低于正常株的180.2、13.3。在玉溪市葡萄生产上发生的以"叶片主脉、支脉及叶脉附近的叶肉组织呈褐色状"为典型症状的锰毒株,其叶片锰吸收量过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根际土壤pH较低为强酸性,土壤有效Mn含量过高,有效态Ca、Mg含量过低,Ca/Mn、Mg/Mn也很低所致。为葡萄生产上选择适宜土壤及其pH调节、合理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