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74篇
  280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对角化原理在整个计算科学特别是数学逻辑基础论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伯特纳德·罗素用它提出了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对整个数学的逻辑基础提出了质疑;康托应用它建立了集合的势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结论是:不存在最大势的集合;图灵应用它证明了计算理论中著名的"停机问题"。分析了对角化原理的逻辑形式,在比较理发师悖论、Cantor 集合理论和停机问题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基础数学学科理论以及计算理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喷灌冬小麦耗水与棵间蒸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3.
在野外试验基础上,利用水盐平衡原理对河套灌盐荒地水盐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荒地作物生育期输入盐分27.929kg/hm2,秋浇期流失盐分26.882kg/hm2,盐分积聚1.047kg/hm2,是输入盐分的3.749%。盐荒地具有一定的积盐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灌区节水灌溉的实施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农药雾滴在作物叶面上的扩展面积和蒸发时间是影响农药施药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选用不同种类及不同添加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对甘蓝菜叶子进行试验,采用连续拍摄雾滴扩展和蒸发全过程的方法,记录农药雾滴在甘蓝菜叶面上的扩展面积和蒸发时间的数据.试验证明,在农药药液中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比例的表面活性剂,会对农药雾滴在甘蓝菜叶面上的蒸发过程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要进一步地开展研究工作,针对特定叶面,筛选出最佳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并寻找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为提高农药的施药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5.
叶片吸收雾滴过程中雾滴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气雾培、叶面施肥以及植保机械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研究了作物组织吸收雾滴的过程.建立了一个相对湿度为100%,温度为20 ℃的环境控制室,以蒸馏水为载体,利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雾滴在活体植物猩猩木叶片表面不同位置其覆盖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首先,为了消除雾滴蒸发对试验的影响,分别用直径为23877,22992,21260 μm的雾滴来验证其蒸发率:在600 s内的蒸发率分别为14%,28%,31%.因此假设雾滴在前600 s内几乎无蒸发.之后,选取直径分别为540,340 μm的雾滴进行雾滴覆盖面积变化的研究.利用雾滴发生器将不同直径的雾滴喷射到叶面不同的位置,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获得雾滴的照片,观察雾滴覆盖面积的变化情况.叶片吸收雾滴的试验表明:叶片表面不同位置覆盖面积的变化是不同的,雾滴在叶片表面的覆盖面积前期变化缓慢,到后期变化迅速,而且越往后期变化越明显;雾滴的覆盖面积越大,雾滴吸收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46.
青海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青海省南部三江源区、东北祁连山地及环青海湖区气象站1961-2004年气温、降水和所在地区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资料,分析和模拟了44年来有关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植被生产力与气温、降水、地理坐标参数间的关系,模拟估算了假设未来气候温暖化情景下青海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可能。结果表明:44年来青海各地气温均在升高,青海北部比南部增温明显;年降水量变化平稳,但北部比南部有所增加;土壤实际蒸发散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青海南部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NPP)逐年降低,青海东北地区相对平稳。模拟计算表明,由于青藏高原植被的生长主要受温度条件的限制,在未来气候增暖,降水不变或增加的趋势下,植被地上NPP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7.
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土壤蒸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景电灌区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系统内土壤水分蒸发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1H范围内,越靠近林带,土壤蒸发量越大。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土壤蒸发量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农田防护林系统内土壤水分蒸发量在灌溉前后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对照点土壤水分蒸发量始终高于林网内观测点,林网内土壤蒸发量与对照点相比平均减少了35.17%。说明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能有效减弱土壤蒸发量;相关分析表明,系统内土壤水分蒸发量受到土壤本身和气象因子的制约,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其中土壤含水量、太阳辐射、气温、风速与土壤蒸发量成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其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8.
根据1997、2000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上游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化,反映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在农田灌溉模式下,在垂直河道方向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受到塔里木河干流水位、农田灌溉和潜水蒸发的影响。沿河道的横切方向上地下水位的变化与距河道距离成正相关,但具有明显的滞后反应,其滞后时间随垂直河道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干流水位明显影响地下水的范围为3.5km。农田灌水使地下水水位在3、11月份明显抬升,也在7月份时对地下水水位产生影响,使其抬升。潜水蒸发量随地下水水位的升高而增加,使地下水水位变化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49.
越冬期根区充足的蓄水量有利于春季冬小麦的生长并有助于增产,而冬季作物根区水分运移规律通常借助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来描述,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受参数确定方法与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即运用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冻土未冻水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关系)来原位估算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参数,并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大田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历经两个越冬期(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利用管式介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渗仪分别采集了土壤剖面未冻水含量、土壤温度和地表蒸发量数据。利用第1个越冬期(2011—2012年)的数据拟合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对土壤水热参数进行最优估算,利用第2个越冬期(2012—2013年)的数据评价估算参数和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估算参数的模型预测值整体上与实测值相符。考虑到地表蒸发量对模型水热上边界的影响,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046 m3/m3和1.883℃,20 cm深度RMSE分别为0.071 m3/m3和2.347℃。相比之下,在未考虑地表蒸发量影响下,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MSE为0.059 m3/m3和2.149℃,20 cm深度RMSE为0.081 m3/m3和2.666℃。提出的改进型模型参数估算方法能够保证模型的预测精度,且考虑地表蒸发量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蒸发量对水分与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2014年雨季西藏境内63处水体中δD和δ~(18)O值的测定,分析其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水体δD和δ~(18)O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52.06‰~-19.05‰和-16.96‰~4.66‰,δD较δ~(18)O的标准差大,平均值分别为-101.38‰和-9.67‰;3种水体的δD和δ~(18)O值关系为湖泊δD相对河流δD富集,河流δD相对沼泽δD富集,湖泊δ~(18)O相对河流δ~(18)O和沼泽δ~(18)O富集,河流δ~(18)O和沼泽δ~(18)O无差异;蒸发趋势方程分别为δD湖泊=6.14δ~(18)O-45.48(n=22,R2=0.855),δD河流=7.83δ~(18)O-26.22(n=32,R2=0.858),δD沼泽=5.93δ~(18)O-52(n=9,R2=0.723),河流相比湖泊和沼泽水体的δD与δ~(18)O更易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氘过量参数特征为湖泊-79‰~-17‰,河流-40‰~-5‰,湿地沼泽-34‰~-7‰,表现出蒸发强烈的水体特征;沼泽水体δ~(18)O与纬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67x-6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