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6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林业   934篇
农学   1016篇
基础科学   474篇
  1552篇
综合类   3740篇
农作物   344篇
水产渔业   1071篇
畜牧兽医   1240篇
园艺   229篇
植物保护   99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 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 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2.
为优化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中碳氮磷去除的参数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BBC),以接种比例、曝气量以及初始氨氮浓度为试验变量,以污染物去除率为响应值开展试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OD去除的最佳条件为:活性污泥与微藻接种比例为6.0(m/m)、曝气量2.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此时COD去除率达92%以上。对于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当接种比例5.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时,其去除率可达最大值(53%)。而对于磷酸盐的去除,当接种比例6.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600 mg·L~(-1)时,试验前96 h内便可达到100%的去除率。进一步对生物量检测发现,初始条件分别为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900 mg·L~(-1)、接种比例4.0(m/m)或曝气量1.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接种比例4.0(m/m)时,微藻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到1.63~1.64 g·L~(-1)。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可以优化藻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的目标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组合。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回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生长的藻菌共生体用于后续生物质利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价值,提高该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3.
集结理论是一种研究宏观生态和环境大系统建模和模拟的重要方法。本文中,作者根据生态学中的集结研究成果及自动控制理论,讨论了集结变量和功能的一般原则,以及非线性生态系统建模中完备集结的充要条件;并以若干文献实例支持了作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4.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重重限制,其中以高环境标准为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手段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并采取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65.
水稻品种类型间产量构成因素对肥力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水稻品种类型间产量构成因素对肥力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穗数对肥力反应,穗数型品种最强,中间型品种次之,穗重型品种最弱;2)穗粒数对肥力反应,穗重型品种最强,中间型品种次之,穗数型品种最弱;3)肥力对水稻结实率影响存在“阀值”效应,品种“阀值”高低决定其耐肥性强弱;4)增肥后,水稻倒伏、结实率急剧下降是限制品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首要、直接障碍因子;5)提出b_2/b_1可以作为划分品种类型的量化参数之一;6)提出黑龙江省耐肥高产水稻品种类型应是大穗、大粒、大库容、矮秆、叶大而直立的稳重型或偏穗重型品种。  相似文献   
966.
浙南木本植物引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引种驯化的成功取决于引种植物与引种地环境之间的协调状况。作者在引种驯化400多种木本植物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创造环境使引种植物适应,一方面设法改造引种植物的本性使之适应于新的栽培环境,并由此总结出了5条行之有效的南种北移技术和原则。目前浙南地区能露地栽培、自然越冬的引种木本植物达256种。  相似文献   
967.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规划、计划层次上的应用,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沿课题,目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正处于研究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概述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国内外应用进展,并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基本程序、评价因素和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进一步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968.
甘蔗杂种后代的实生苗阶段及其无性系阶段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茎数不但是决定蔗产量的最重要组分,而且是决定糖产量的最重要组分.2年各性状对蔗产量和糖产量的效应基本相同,表明其遗传本质(基因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大.茎数的选择响应和前后2年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53,r~2=0.7661),说明茎数在无性系世代中是稳定的.育种上,在一定范围内对茎数的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9.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公园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来进行公园的游客管理及接待设施的调控.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床位数、游道长度及水体中总磷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对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不同季节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为41 400人/d,日空间容量为13 255人/d,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分别为1 848、3 879、1 307和775人/d.根据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为13 255人/d,公园“境内最佳住宿容量”春季为1 848人/d,夏季为3 879人/d,秋季为1 307人/d,冬季为775人/d.以上结果可为公园入园游客人数、接待区住宿游客人数及接待设施存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境内最佳住宿容量   相似文献   
970.
为探究山杏蒸腾耗水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杏造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山杏蒸腾速率,并结合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亏缺、风速等因子,研究了山杏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连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山杏蒸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趋势呈现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为148.82 g·h-1,第二个峰值为144.75 g·h-1,并存在“午休现象”,白天蒸腾速率较高,夜晚蒸腾速率较低且变化幅度相对平缓。②山杏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风速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并且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时滞性。③各环境因子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