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8篇
  18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借助于NIH生物信息中心Unigene里的数字差异显示软件平台,分析了猪植入前后早期胚胎发育9个EST文库的105 227个ESTs,筛选出了104个差异表达ESTs,对已知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类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功能和过程。同时,这些差异表达ESTs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和体内发育的囊胚基因表达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表达ESTs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猪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基因呈振荡模式表达,其中线粒体和核糖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囊胚中的表达丰度要明显高于其他阶段。表达数字差异显示的结果能为猪早期胚胎发育机理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来改善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SDS-PAGE显示展示酶(DEG)的分子量为34.1kDa,对CMC-Na有底物专一性。与游离酶(FEG)相比,DEG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值未发生变化,分别为70℃和4.0;对底物的亲和力降低;pH 2.5~8.5时酶活残留率为60%,比游离酶高0.5倍;温度70℃时酶活无损失,残留率为102%,同等条件下比游离酶高1.5倍;DEG重复使用10次以后保留活性仍为65%;而且展示酶对Co2+、Mn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耐受力也大大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展示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得到大幅度改善,其酸热稳定性、重金属离子耐受性和操作稳定性均有所提高,DEG作为一种酵母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在各种纤维素降解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探讨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在支持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卵丘与卵母细胞互作的分子机理。【方法】对具有完整致密卵丘细胞包裹的和无卵丘细胞包裹的猪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试验,应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技术(RT-PCR),对这2类猪卵母细胞中mRNA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得到了14条差异表达条带,经过回收、克隆、测序后,再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检测。【结果】体外培养的裸卵细胞的各项成熟指标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3个基因(PELP1,Myo5b and CAST)和一条新EST序列在有卵丘和无卵丘的猪卵母细胞中表现出差异表达。分离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在雌激素受体调节、细胞膜间的信息传导和细胞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参与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选用普通小麦品种(系)3338,6554和2410TD及其强优势杂种Ⅰ(3338×6655)和弱优势杂种Ⅱ(2410TD×6555),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生长至三叶一心(即分蘖初期)和产生二级分蘖时(即分蘖盛期)的幼苗叶片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杂种一代苗期基因表达较亲本明显不同,表现为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但与分蘖初期相比,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在分蘖盛期的基因表达差异更明显,并且在分蘖初期主要为量的表达差异,而生长至分蘖盛期时,质的表达差异比例显著增高,这表明小麦杂交种与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与发育时期有关。分析发现,强优势杂种Ⅰ与其亲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比例明显高于弱优势杂种Ⅱ。另外,无论分蘖初期或盛期,在强优势杂种组合Ⅰ中,增强型和沉默型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弱优势杂种组合Ⅱ,而单亲表达减弱型比例则较杂种组合Ⅱ低。本文还对mRNA差异显示中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及杂种和亲本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5.
主要阐述了基于VB平台的GPS数据接收及轨迹显示的软件设计。系统将提取出的GPS模块输出数据中的时间、日期、经度、纬度等经纬度信息转换为高斯平面坐标,最终以打点的方式显示当前轨迹,并显示某些特定点的位置名称。  相似文献   
86.
通过定点展示、多点调研,对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性鉴定、产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在专家认可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玉米春播特早熟区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提出“生态类型亚区”及规范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7.
探讨论述建立林业政策预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经济预警理论,提出了林业政策预警的基本框架。旨在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林业宏观调控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亚优2号幼穗发育基因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照(正常温度28~30℃)和低温处理(白天24℃、夜晚20℃)的幼穗发育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差异。从获得的35条差异片段中随机选取6条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其中有1条片段长为556bp,暂命名为DF9,该片段与水稻第一染色体上一段cDNA序列有99%的同源性;其他5条片段与水稻的EST存在一定的同源性。进一步研究发现,DF9可能编码的产物与一些参与信号传导或能量代谢过程的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推测其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敏感不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89.
AIM: To detect the hepatitis C virus (HCV) at early stages by the technique of 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 METHODS: We constructed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vAc-Flag-HCV C-GP64, vAc-Flag-HCV E-GP64 and vAc-Flag-CE-GP64, which displayed HCV-related structural proteins by the technique of 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 RESULTS: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e (C), envelope (E) and core-envelope (CE) proteins of HCV were expressed in Sf9 cells after the infection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We also observ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that the C, E and CE proteins of HCV presented and were anchored o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Sf9 cells after infection.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the 3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displayed the C, E and CE proteins of HCV on the viral surface, respectively. To further define the role of thes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in detecting HCV at early stages, we applied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 to detect HCV samples after purifi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vAc-Flag-CE-GP64 was up to 80.2%. CONCLUSION: vAc-Flag-CE-GP64 is useful for detecting the hepatitis C virus at early stages.  相似文献   
90.
为评价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应用融合PCR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PS)保护性抗原AfuA-OppA2和CdtB-OppA基因的串联序列基础上,将其分别插入pMD-28a-INP-His表面展示质粒,并将猪链球菌(SS)保护性抗原MRP、SLY基因也分别克隆至该表面展示质粒,构建pMD-INP-CdtB-OppA、pMD-INP-AfuA-OppA2、pMD-INP-MRP、pMD-INP-SLY 4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重组蛋白AfuA-OppA2、CdtB-OppA、MRP、SLY分别展示于E.coli BL21(DE3)的菌体表面。将灭活后的4种重组大肠杆菌按等质量比混合并添加ISA 201佐剂乳化制成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间隔14 d两次免疫KM小鼠,另设含rAfuA、rOppA2、rCdtB、rOppA、rMRP、rSLY的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HPS-S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PBS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的小鼠血清通过ELISA检测相应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随后用HPS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和SS血清2型M126株和血清9型GZ2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组相当。用副猪嗜血杆菌5型和13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80%,其对HPS 5型菌株攻毒的小鼠保护率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90%),但对HPS 13型菌株攻毒小鼠的保护率高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60%),且均优于HPS-SS灭活苗(80%和60%)。用SS 2型和9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50%和80%,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100%和80%),优于HPS-SS灭活苗(50%和60%)。以上结果表明,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对HPS血清5型、13型和SS血清2型、9型菌株的攻击均能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保护效果优于HPS-SS灭活苗。本研究首次为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为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