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89篇
  396篇
综合类   823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   
63.
以重庆缙云山4种不同植被类型坡面为研究对象,对2002年降雨和地表产流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4种坡面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产流量依次为:混交林地(65.18 mm)>毛竹林地(64.72 mm)>灌木林地(30.52 mm)>阔叶林(18.71 mm),并且产流量集中分布在4-9月,其中阔叶林的产流量为4种植被类型坡面中最低,表明阔叶林相对于其它坡面在调节径流方面的作用最大;地表特性各因素与产流量间的灰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土层厚度>枯落物量>林分郁闭度>坡度,地表特性各因素对产流量的影响均较大,其中土层厚度对产流量的影响最大,而坡度对产流量的影响最小;产流量与降雨量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关关系,且土层厚度直接影响着起始产流雨量.  相似文献   
64.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效果的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青羊湖林场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林分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肥力、林木生长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经营样地的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林在经营改造后,空间结构明显改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提高,土壤肥力也有所改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9块样地抚育间伐补植改造效果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0.079,-0.021,-0.241,0.528,0.438,1.028,-0.145,-0.780,-0.886,得分越高说明改造经营效果越好。经营促进了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改善和林木蓄积生长的提高,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立地对西南桦不同种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个种源在3种不同立地造林的结果显示:立地对西南桦生长影响大,3种立地幼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显著。在好立地上西南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中等立地分别大2.3%~25.8%、15.1%~56.4%、27.6%~173.2%;中等立地比差立地大1.0%~53.3%、-9.9%~32.6%、14.0%~155.1%。3种立地上的西南桦不同种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有差异,最大与最小之间差异分别是1.60 cm、1.0 m、0.003 71 m3。  相似文献   
66.
四川桤木人工林不同年龄段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湖南湘西北地区3个立地条件相近的5年生、8年生和14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桤木林分的生产力分别为14.40、13.30、16.67 t·hm-2,均表现出较大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7.
为了进一步明确次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拦沙作用,利用岔巴沟流域不同淤积状态淤地坝泥沙沉积信息,结合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淤积状态下淤地坝淤积深度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淤积状态淤地坝的最大淤积深度和平均淤积深度由高到低为堵塞坝(1.07 m, 0.62 m)>水毁坝(0.72 m, 0.53 m)>完好坝(0.70 m, 0.45 m)>淤满坝(0.19 m, 0.15 m)。(2)不同淤积状态下坝地淤积深度与降雨强度相关性拟合不明显;堵塞坝和水毁坝坝地淤积深度与B值(坝地面积与坝控流域面积之比)呈指数负相关,相关指数分别为0.73,0.71。(3)不同淤积状态淤地坝平均拦沙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堵塞坝(14 274 t/km2)>完好坝(12 480 t/km2)>水毁坝(11 725 t/km2)>淤满坝(3 350 t/km2)。综上所述,暴雨条件下,堵塞坝具有高效的拦沙作用,但小库容坝地极易产生较大的淤积深度,从而对坝体产生威胁;堵塞坝和完好坝的...  相似文献   
68.
兰州市九州台区不同海拔高度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九州台区不同海拔人工林群落结构进行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了该林区3种海拔梯度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海拔梯度人工林中,中坡(海拔1 760~1 840m)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最高,物种最丰富,恢复程度最好;3种海拔梯度人工林以上坡(1 900~1 970m)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下坡(1 590~1 730m)灌、草层物种丰富度最大;物种丰富度、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表明,九州台区人工林草木层总体发育优于乔灌层;各梯度人工群落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常以阳生性植物为主;对不同海拔人工林群落结构研究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绿化工程的延伸,该项研究对于兰州市南北两山植被恢复后的生物学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of 16S ribosomal RNA gen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intestines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at six different ages (12 d, 18 d, 26 d, 40 d, 3 mo, and 1 yr old) as well as within the corresponding feed and culture water. In addition,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was utilized to compare intestinal microbiota between 12‐d‐old and 1‐yr‐old individuals. PCR‐DGG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ulture water had the highest bacterial diversity, followed by the feed, while the intestines had the lowest diversity.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t six ages changed severely; however, the change did not follow any trend.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intestines harbored specif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that differed from those in both feed and water.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bacteria in 12‐d‐old fis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1‐yr‐old fish, and the bacterial composi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m. γ‐Proteobacteria and Pseudoalteromonas supplied the most abundant phylum and genus in the 12‐d‐old fish intestine. However, in the 1‐yr‐old fish intestine, Firmicutes and Clostridium were the most dominant, respectively. The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ut microbiota and dynamics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0.
陆化杰  刘凯  欧玉哲  陈子越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21,45(12):2099-2111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不同栖息地、不同食性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特性和受到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结果显示,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