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3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02篇
基础科学   655篇
  734篇
综合类   2367篇
农作物   380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571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44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镍胁迫对玉米幼苗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吉林省黑土中镍含量逐年增加,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玉米产量、品质降低,因此,了解镍胁迫对玉米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镍浓度(0、50、100、200、400 mg/kg)胁迫处理下玉米植株各部位的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氮、磷、钾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镍浓度为50 mg/kg时,增加了玉米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镍浓度大于50 mg/kg时,减少了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2)各部位对镍的吸收和积累随土壤外源镍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镍浓度为50 mg/kg时,增加了各部位的钾含量和根、茎钾的积累比例,而植株中的氮、磷含量随土壤中镍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得出,镍浓度为50 mg/kg的处理增加了玉米植株的生物量、根茎叶中钾含量及养分积累,改变了养分在玉米植株内的分配格局,而浓度大于50 mg/kg时抑制了玉米生长,降低了根茎叶中氮和磷的含量及积累。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青贮玉米盘江7号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以指导盘江7号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23.
“银糯一号”是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于2000年是以XN-5自交系为母本,BN51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经2000~2001年的测交试验,2002~2003年的产比试验,2004-2005年的北京市区域试验,皆比对照“中糯一号”增产30.8%(鲜穗)和20.7%(鲜粒)以上,大面积生产鲜穗产量达10800kg/公顷以上。在2006年3月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京审玉2006008)。  相似文献   
124.
通过测定分析玉米淀粉-瓜尔胶复配体系在有无氯化钠和氯化钙存在条件下的糊化特性、动态与静态流变学特性,研究氯化钠和氯化钙对玉米淀粉-瓜尔胶复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加入,提高了玉米淀粉-瓜尔胶复配体系的成糊温度,降低了崩解值和回升值,峰值黏度也略微下降;玉米淀粉-瓜尔胶复配体系的弹性模量G′值显著减小,黏性模量G″值的频率依赖性较大;氯化钠和氯化钙使玉米淀粉-瓜尔胶复配体系的假塑性增强,且氯化钙的作用大于氯化钠。  相似文献   
125.
以糖化液透光率为考核指标,以脱色温度、pH值、脱色时间及脱色剂用量为评价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酶法水解挤压玉米粉生产葡萄糖的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用量为0.72%,pH值为4.0,脱色时间为31 ̄32min,脱色温度为75℃时,糖化液的一次性过滤透光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26.
Popping expansion volume (PEV)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trait in popcorn, while its germplasm is inferior to normal dent/flint corn in yield. In this study, 259 F2:3 families,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a dent corn inbred Dan232 and a popcorn inbred N04,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PEV, grain weight per plant (GWP) and 100-grain weight (100 GW) in two environment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EV and GWP, and 100 GW on individual gene loci were evaluated using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QTL mapping methods. In total, five, one and three unconditional QTL were identified for PEV, GWP, and 100 GW,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alleles of all QTL for PEV were from N04, while positive alleles of all QTL for GWP and 100 GW were from Dan232. In conditional mapping, one and two QTL failed to be detected, and all four additional QTL were detected. Nevertheless, three QTL were identified, which controlled PEV independently from GWP/100 GW. They seemed to be potential candidates in popcorn breeding to increase PEV without decreasing GWP/100 GW.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or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raits, the conditional QTL mapping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dissect the genetic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s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QTL, as well as reveal additional QTL that were undetectable by unconditional mapping.  相似文献   
127.
摘要: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不同粒度的玉米秸秆,测定了秸秆降解率、木质素降解率、有机质、总腐殖酸、H/F、羧基和酚羟基含量,探讨了秸秆处理过程中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在秸秆腐解过程中,腐解物的质量、有机质、木质素含量逐渐降低,其分解率和分解时间与秸秆粒度具有相关性;H/F总体呈上升趋势,腐殖化程度升高;酚羟基含量逐渐降低,羧基含量逐渐升高。这些现象表明秸秆的腐解过程为氧化过程,酚羟基被氧化为羧基。  相似文献   
128.
辐照预处理促进玉米秸秆酶解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Co为辐照源,研究了0~2 000 kGy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玉米秸秆水解及酶解还原糖产量的影响,采用DNS法测定样品中水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探讨了辐照剂量与还原糖生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较高剂量的辐照对玉米秸秆有明显的降解糖化作用,经1200,1600,2000kGy剂量辐照后,玉米杆和玉米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9.88%和445.63%;辐照后玉米秸秆易于酶解,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酶解产糖量显著增加;在较高剂量下,辐照一酶解复合降解玉米秸秆效果优于单一的辐照处理和单一酶处理;辐照后的玉米秆和玉米叶经酶解处理,其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6.63%~184.13%和8.49%~228.45%,提高了纤维素原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9.
采用低温淀粉酶对玉米生料发酵酒精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粉碎度为40目,活性干酵母加量0.3%时,玉米淀粉生料发酵制备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底物质量分数为30%,发酵温度30℃,搅拌转速为75 r/min,自然初始pH值,低温淀粉酶加量为200 U/g(液化酶100 U/g,糖化酶100 U/g),在此条件下,发酵醪的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6.4%。  相似文献   
130.
适宜的播种时期和密度是玉米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以蠡玉37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辽西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种植技术,以实现玉米生产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