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9篇
  37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影响夏菊花品种成花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2.
菊花幼嫩花瓣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菊花幼嫩花瓣作为供体材料,MS作为基本培养基,在激素组合为6BA1~3mg/L+NAA1mg/L或2,4 D1~3mg/L+KT1mg/L的范围内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以MS附加6BA2mg/L和NAA1mg/L的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2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分化芽的频率为778%。将3cm左右的茎段转移到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或MS+NAA01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菊属7个种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该文选择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7个野生种进行了正交设计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对各种间杂交结实率及杂种F1植株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倍性相同或相近的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毛华菊(D.vestitum)与野菊(D.indicum)种间杂交较易成功,且能获得较多具明显形态变异的F1植株,而以紫花野菊(D.zawadskii)为亲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低且仅有较少具变异形态的杂种苗,此外,还对种间杂交在菊属植物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探讨菊花起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南京目前地被小菊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引种国庆小菊和秋小菊品种共14个,对其部分观赏性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筛选可以用作地被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国庆小菊和秋小菊分别有3个和8个品种具有更加优良的观赏性状,可以在南京用作园林绿化上种植的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15.
研究确定了选择标记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对菊花‘绿鹦哥'茎段分化和无茼苗生根抑制的最适质量浓度,并探讨了除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Cef)对‘绿鹦哥'茎段分化影响的安全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30 mg·L~(-1)的卡那霉素能够完全抑制菊花茎段的分化,10 mg·L~(-1)的卡那霉素可以完全抑制无菌苗的生根;7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不影响菊花茎段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随着头孢噻肟钠质量浓度的升高,菊花茎段不定芽出现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SR标记的大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菊品种数量众多,形态繁杂。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瓣类大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菊花品种分类和品种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方法】选取涵盖大菊品种5个瓣类的150个品种,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共检测到清晰可重复的2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6.0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485和0.5154;5个瓣类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比较高,其中平瓣类最高(PPB=95.20%),桂瓣类(PPB=86.90%)和匙瓣类(PPB=89.52%)最低;瓣类类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遗传多样性主要来源于不同花型内品种间的变异。在瓣类的UPGMA聚类中,聚类结果与瓣类形态差异显著相关。【结论】ISSR可以有效揭示大菊品种瓣类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品种演化和分类鉴定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处于蕾期的切花菊品种铁杆为试材,分别于0、4℃各湿藏7、14 d后瓶插催花,研究催花期间花蕾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为切花菊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随着瓶插时间的延长,每个处理组合花径呈逐渐增大趋势,14 d 4℃处理花径增大最明显,催花7 d达到8.564 cm,比不经过贮藏的对照(CK)长2.501 cm,比7 d 4℃处理长1.485 cm;花枝水分平衡值的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4℃湿藏对催花期间花枝水分平衡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花瓣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催花7 d,MDA含量均上升,CK高于7 d4℃、14 d0℃、14 d4℃各处理,相比催花始期,CK的 MDA含量上升171.77%,而14 d 0℃、14 d 4℃处理分别下降5.44%、6.44%;14 d 0℃、14 d 4℃处理的Pro含量与插花初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分别高于CK 18.02%、21.40%。蕾期切花菊在4℃湿藏条件下可以保存14 d,且仍能取得较好的瓶插催花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选用地被菊品种White Snow 10叶龄扦插生根幼苗进行自然失水胁迫和PEG胁迫处理。划分了不同处理萎蔫指数,测定了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叶片溶质渗透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萎蔫指数划分的主要形态特征因胁迫方法而异。自然失水胁迫8 h为幼苗恢复极限;在恢复极限内复水,幼苗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MDA含量和S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20%PEG胁迫4 h为恢复极限;复水期间的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溶质渗透势、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综合上述,这2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快速评价;不同的胁迫处理方式可利用的水分状况和生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grandiflora‘Jinba’)为材料,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侧枝相关重要基因BRANCHED1类似基因,命名为DgBRC1b。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 008bp,可编码335个氨基酸。蛋白对比发现,DgBRC1b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TCP家族转录因子的2个基本结构域。通过系统遗传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DgBRC1b属于TB1亚家族。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可能为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14个品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畅  陈发棣  赵宏波  房伟民 《园艺学报》2007,34(5):1235-124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不同花序类型、不同花色的14个切花菊品种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2)体细胞染色体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呈现多数目性,染色体数变动范围在48~56之间,以54条为主。(3)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神马’、‘小红娘’、‘九月黄’和‘小菊双色’有1或2条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04%~5.2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39%~67.32%;‘长紫’、‘意大利红’、‘小红娘’和‘阿里格斯’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除‘清露’外均正常。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切花菊核型多样性及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