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3篇
  20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The ultra-structure of mother and outer daughter scales of Lilium Oriental hybrid Sorbonne were studi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o examine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starch and lip...  相似文献   
32.
大蒜鳞茎中抗番茄灰霉病内生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拮抗番茄灰霉病的内生菌菌株,研究其生防效果,为开发有应用潜力的微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平板对峙法从大蒜鳞茎内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测定拮抗菌株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胚根和盆栽植株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7种常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分离纯化的63株候选菌株中获得了22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内生菌,其中有4株内生菌(D6,D10,D21,Y3)对番茄灰霉病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菌率最高可达77.5%。4株拮抗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和胚根上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92%,71.13%和70.3%;对盆栽植株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6.2%;这4株菌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at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n f.sp.vasinfectum)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制率最高达83.1%。【结论】大蒜鳞茎中的内生菌对番茄灰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为内生菌在番茄灰霉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以魁芋类的‘槟榔芋’和多子芋类的‘香沙芋’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技术比较研究了两个芋品种的母芋和子芋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槟榔芋’母芋淀粉的平均粒径大于子芋,‘香沙芋’相反。两种芋的母芋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颗粒外部有序度均高于其子芋。在加热过程中,两种芋的母芋和子芋淀粉的膨胀势在75℃后产生显著变化,在95℃时母芋淀粉的膨胀势大于子芋。和子芋淀粉相比,‘槟榔芋’母芋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而‘香沙芋’相反。两种芋的母芋淀粉的最终水解程度均大于其子芋。以上结果表明,两个芋品种的母芋和子芋淀粉的形态、组成和理化性质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将为芋淀粉在食品和非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温湿度控制系统对木材干燥的影响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常规蒸汽窑干燥木材过程中影响空气温度、湿度控制稳定性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国内木材干燥行业所使用的温、湿度控制仪器中控制类型及控制方式的分析,认为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方式;以先进的智能湿度测控仪表、一些逻辑元件及电子电路组成适合于木材干燥工艺的木材干燥温、湿度半自动控制是比较经济实用的。分析了全自动控制的优缺点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5.
细叶百合冷藏过程中鳞茎保护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冷藏(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细叶百合鳞茎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保护酶活性与糖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鳞片、顶芽及鳞茎盘SOD活性在冷藏0~24 d内下降,除顶芽外,鳞茎各部位POD活性在0~24 d内呈下降趋势,外鳞片、顶芽及鳞茎盘中CAT活性在冷藏0~12 d内下降,冷藏中后期,SOD、CAT、ASP 活性升高,鳞片中POD的活性下降,顶芽及鳞茎盘POD、PPO在冷藏中期上升。各种代谢相关酶在不同器官中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在低温处理36~60 d内,ASP、CAT活性快速上升,后期趋于稳定。SOD活性最低点出现在冷藏36~60 d,鳞茎各部位淀粉与CAT、PPO、ASP均表现为负相关性,SOD、POD、PAL与鳞片中淀粉表现为正相关性。36 d是鳞茎解除休眠的起点,60 d时鳞茎基本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36.
泸定百合是非常优良的种质基因资源,鳞茎研究是其科研和生产的关键环节,然而泸定百合鳞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尚属空白。为揭示泸定百合鳞茎的分子机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泸定百合的鳞茎进行转录组分析。原始数据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获得4.9 G有效数据,43 412条Unigene;所获得的Unigene与NR,GO,COG和KEGG等数据库进行搜索比对后,发现有30 225条和21 531条Unigene分别获得NR和GO注释,14 069条Unigene得到COG注释,GO注释中获得374条Unigene可能作为转录因子参与泸定百合鳞茎的形成与发育;共有10 822条Unigene参与了KEGG代谢途径,其中有571条Unigene注释到次生代谢合成途径,其中66条和23条Unigene分别参与了萜类和生物碱的合成。研究结果为采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百合的药用成分的含量及改善其园艺性状积累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7.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了青岛百合次生鳞茎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次生鳞茎形态发生起源于鳞片近轴面基部向上第5~10层薄壁细胞,而非愈伤组织,为器官型形态发生。次生鳞茎发生过程可分为细胞脱分化阶段、生长锥形成阶段、小鳞片原基和根原基形成阶段、次生鳞茎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38.
以两个风信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两个品种花芽分化的过程,以及花芽分化期间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蛋白质含量在花序原基出现前逐步下降,花芽分化开始时达到最低值,花序分化期回升,小花分化期又下降;3)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轴伸长生长期和小花分化期四个时期,完成花芽分化约需60 d。  相似文献   
39.
野生西藏虎头兰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西藏虎头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组培技术开展种子无菌播种、原球茎诱导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等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种子萌发培养基为:Hyponex 1号1 g.L-1+Hyponex 2号1 g.L-1+6-BA1 mg.L-1+10%香蕉汁+2%苹果汁+蔗糖20 g.L-1+琼脂6 g.L-1+AC 1 g.L-1,种子萌发率达90%~98%;原球茎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1 mg.L-1+5%香蕉汁+2%苹果汁+蔗糖20 g.L-1+琼脂6 g.L-1+AC1 g.L-1,芽分化率高达89%;壮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1 mg.L-1+5%香蕉汁+AC 1.5 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40.
Crop loss of onion bulbs during storage carries an exceptionally high economic impact because a large portion of the production expenses has been expended before storage. Because of this, it is important to define practices that can reduce onion bulb losses caused by storage ro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curing parameters on disease development resulting from infection by Pantoea agglomerans, P. ananatis and P. allii on onion bulb cultivars Vaquero and Redwing, during storage. Overall, both the incidence and mean rot severity were similar amongst the bulbs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regardless of the species of Pantoea inoculated, althou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two onion bulb cultivars. In additio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storage rot was observed when curing temperatures were ≤35°C. At temperatures >35°C, a shorter curing duration (2 days vs 14 days) decreased the severity of bulb rot due to Pantoea. This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ameters used for curing, an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bulb rot caused by Pantoea helps provide guidance towards using the curing process as a mean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damage resulting from post‐harvest storage r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