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6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6篇
  222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施用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腐植酸能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增大硝态氮代谢库。通过试验,确定腐植酸最佳施用浓度为0.3g.L-1,此时,小白菜、生菜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4.52%、71.74%、72.39%,叶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小白菜和生菜的硝态氮代谢库达到最大值。而菠菜的硝态氮代谢库却在腐植酸施用浓度为0.4 g.L-1时达到最大,这是由蔬菜品种间存在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32.
晋南牛经过长期的系统选育,已由役用型逐渐向肉用型转变。经测定,在一般育肥条件下,16—24月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0%—58%和40—50%;育肥期日增重631—782g;强度育肥的上述指标分别可达59%—63%,49%—53%和851-961g。在保种方法上,采取区域保种,基因库保种和胚胎保种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保种效果。  相似文献   
33.
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的重要过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中氮含量增加,影响土壤和植物体中碳的积累与重新分配,对陆地生态系统不同的碳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氮输入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大气氮沉降的不断加剧,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间接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库,进而可能改变全球气候变化进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此,弄清氮沉降如何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在详细分析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输入和输出的影响,阐述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截至目前,关于氮沉降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多,且国内外诸多学者也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领域开展了较多试验研究,但多集中于碳输入和输出的总量分析,而对输入和输出各个组分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库输入和输出各组分对氮沉降响应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其响应机制和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农田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土壤碳平衡的影响,通过玉米-小麦轮作试验,研究农田土壤碳收支情况。试验共设6个处理:(1)常规对照(CK),(2)有机肥常量(OF),(3)氮肥增施(NF),(4)秸秆还田(S),(5)有机肥加秸秆(OF+S),(6)免耕(NT)。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呼吸的强度,而NT处理的CO_2平均释放量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表现为OF+S处理S处理OM处理NF处理CKNT处理。各处理土壤有机碳量随着作物种植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OF与NT处理增加最多,而NF处理并没有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碳量。在两季作物收获后,各处理的碳输入均高于碳输出,表现为碳净输入,呈现较强的碳汇特征。S处理和OF处理的碳净输入均显著高于CK,可有效减缓土壤CO_2排放,增加其有机碳的输入。  相似文献   
36.
Based on recent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we developed a process‐oriented conceptual model that integrates all three process groups of organic matter (OM) stabilization in soils namely (1) selective preservation of recalcitrant compounds, (2) spatial inaccessibility to decomposer organisms, and (3) interactions of OM with minerals and metal ions. The model concept relates the divers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to active, intermediate, and passive pools. The formation of the passive pool is regarded as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co‐action of various processes that are active under specific pedogenetic conditions. To evaluate the model, we used data of pool sizes and turnover times of soil OM fractions from horizons of two acid forest and two agricultural soils. Selective preservation of recalcitrant compounds is relevant in the active pool and particularly in soil horizons with high C contents. Biogenic aggregation preserves OM in the intermediate pool and is limited to topsoil horizons. Spatial inaccessibility due to the occlusion of OM in clay microstructures an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phobic surfaces stabilizes OM in the passive pool. If present, charcoal contributes to the passive pool mainly in topsoil horizons. The importance of organo‐mineral interactions for OM stabilization in the passive pool is well‐known and increases with soil depth. Hydrophobicity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acid soils and in soils with considerable inputs of charcoal. We conclude that the stabilization potentials of soils are site‐ and horizon‐specific. Furthermore, management affects key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Tillage increases the importance of organo‐mineral interactions for OM stabilization, and in Ap horizons with high microbial activity and C turnover, organo‐mineral interactions can contribute to OM stabiliz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pool. The application of our model showed that we ne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ocesses causing spatial inaccessibility of OM to decomposers in the passive pool.  相似文献   
37.
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研究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以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CK1)和不施肥空白(CK0)为对照,分析了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RSM)、稻秸原位焚烧还田(RSB)、单种绿肥(GM)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RSM+GM)等处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1和CK0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降低了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而GM、RSM及RSM+GM处理3a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尤其是RSM和RSM+GM处理还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且多数指标均以RSM+GM处理增幅为最大,其次是RSM处理。与CK1相比,RSB处理3a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RSM、GM及RSM+GM处理模式3 a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RSM+GM处理模式在1 a后即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2 a后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 a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均是最大。相比于CK1,RSM和RSB处理模式3 a的稻谷增产效果均不显著,而GM和RSM+GM处理模式连续3 a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幅分别为6.88%~11.67%和6.00%~13.4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与水稻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还田或种植绿肥均可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前者更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后者更利于作物产量提升。为了兼顾秸秆资源利用、土壤质量改善和作物增产稳产,稻田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8.
耕作方式转变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深松是解决长期旋免耕后耕层浅薄化、亚表层(15~30 cm)容重增加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期旋免耕后进行深松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周转。为对比转变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连续6 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免耕转变为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2012-2014年长期旋免耕农田进行深松对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转变和秸秆还田均对土壤LOC含量、活性有机碳与有机碳的比例(LOC/SOC)和碳库管理指数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原旋耕秸秆还田处理(RTS),虽然旋耕-深松秸秆还田处理(RTS-STS)提高了0~30 cm土层的LOC含量,但其土壤中LOC/SOC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下降。而免耕-深松秸秆还田(NTS-STS)处理和耕作方式未转变的免耕秸秆还田处理(NTS)在0~10 cm土层其LO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NTS-STS处理显著提高LOC/SOC比例。耕作方式转变导致RTS-STS处理碳库管理指数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而NTS-STS处理则呈逐渐升高趋势。耕作、秸秆、年份、耕作与秸秆、耕作与年份及3者交互作用是导致耕作方式转变后各处理0~30 cm的LOC含量变化的主要作用力(P0.05)。秸秆还田条件下,将长期旋耕处理转变为深松可显著降低土壤SOC中的LOC比例,降低碳库管理指数,促进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而长期免耕处理转变为深松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下层(10~30 cm)的土壤碳库活性。  相似文献   
39.
根据农村每户每日污水产生量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成因和主要组成成分,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思路;叙述了污水净化景观潜流池及其净水流程的设计方法,指出了适宜于潜流池生长的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40.
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多年的研究作为基本数据,用两种方法计算了海南岛和用一种方法计算了云南南部热带森林的C素库总量。结果表明,海南热带天然林的C素库总量为0.719-0.734亿t,云南南部的热带天然林的C素库总量在0.653亿t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