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65篇 |
免费 | 878篇 |
国内免费 | 6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63篇 |
农学 | 241篇 |
基础科学 | 556篇 |
2357篇 | |
综合类 | 2687篇 |
农作物 | 120篇 |
水产渔业 | 1295篇 |
畜牧兽医 | 539篇 |
园艺 | 94篇 |
植物保护 | 8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71篇 |
2023年 | 389篇 |
2022年 | 387篇 |
2021年 | 348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331篇 |
2018年 | 226篇 |
2017年 | 404篇 |
2016年 | 419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424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627篇 |
2011年 | 652篇 |
2010年 | 519篇 |
2009年 | 454篇 |
2008年 | 421篇 |
2007年 | 449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280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 G. BAIRD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Ecology》2006,13(1):1-8
Abstract Fish sanctuaries are types of aquatic protected areas common throughout the landlocked country of Lao PDR. The key to thei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in Laos appears to be local support. Therefore, they fit well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based fisheries/co-management programmes. Fish sanctuaries are almost always established in deep-water pools, which serve as important dry season refuges for fish. The best-known fish sanctuaries in Laos are known as Fish Conservation Zones (FCZs), and are found in the mainstream Mekong River in Khong district, Champasak province, southern Laos. In Khong,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FCZs established by villagers, but with government support, are important places of concentration for various fish species. FCZs can benefit fish stocks, especially relatively sedentary species, but also highly migratory ones. FCZs are not panaceas for solving all the fisheries problems in Laos or the Mekong River Basin, but they represent important management tools that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相似文献
92.
黄河沿岸建有数百座扬水泵站,黄河泥沙对水泵磨蚀十分严重,不仅严重破坏了水泵的过流部件,而且也对水泵性能参数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文章根据北越引黄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实验成果,提出了北越引黄泵站水泵抗磨蚀措施。 相似文献
93.
长江源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 ,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 ,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 ,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 ,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 1 9475 .32k 。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 ,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 ,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 ,依科技为先导 ,建立科技示范工程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 ,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 ,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 ,建立新的生态系统 ,改善生态环境 ,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4.
95.
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黄河三角洲的湿地资源,对保护区自然与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应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重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在城镇绿化中,注意选用耐盐树种和进行微域改土,加强庭院绿化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96.
97.
百花湖麦西河口底泥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及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贵阳市百花湖麦西河口不同年代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同时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WB-1型柱状采泥器采集底泥柱状剖面样,选取柱状样界面水澄清及垂直剖面分层清晰完整的底泥柱,研究重金属Hg、Cd、Cu、Zn、Pb、As的垂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进行潜在的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参照标准的不同,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标准值的大小顺序不同,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参照,百花湖麦西河口底泥中Hg>Cu>Cd>Zn>As>Pb;以中国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作参照,Hg>Cu>Zn>As>Cd>Pb;以贵阳市土壤背景值作参照,Hg>Cd>Cu>Zn>Pb>As,其中,Hg污染最严重。重金属Hg含量随深度和年代的变化呈锯齿状多峰分布特征,其他重金属随底泥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变化相对较为平缓。单一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系数顺序Eir为Hg>Cd>Cu>As>Pb>Z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平均值为392.35,达到较强水平。说明,麦西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8.
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研究,初步了解了其杂草种类和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杂草有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荠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主要杂草的干重为藜、反枝苋、稗草分别列第1、第2和第3位。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藜的时间、水平、垂直生态位宽度值最高,分别为0.952 6,0.971 8,0.937 9,其危害最大;其次为反枝苋和稗草。藜、反枝苋和稗草为优势种群,与玉米存在时间、水平、垂直空间的竞争激烈,并且这3种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也最大,因此在使用一种除草剂时,可能会导致另两种杂草的发生与蔓延。马齿苋尽管数量最多,但其在垂直方位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对玉米影响小,处于劣势。除草处理各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不除草对照高,其折合产量为10 111.11 kg/hm2,较不除草处理增产36.19%。 相似文献
9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秦川牛(148头)血红蛋白(Hb)、运铁蛋白(Tf)、后运铁蛋白(PTf)、血清白蛋白(Alb)和后白蛋白(P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各多态座位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若干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HbAA型母牛的初情期年龄(AFS),初产年龄(AFC)极显著早于HbAB型母牛(P〈0.01)。TfAA型母牛的初情期和初产年龄显著早于TfDD型母牛(P〈0.05)。PTf SS型母牛的初情期显著早于PTf FS型母牛和PTf FF型母牛(P〈0.05)。Alb AA型母牛的初情期显著早于Alb AC型母牛(P〈0.05)。Tf A基因对D基因的替代平均效应值初情期提前1.68d,初产年龄提前19.89d。AlbA基因对B基因的替代平均效应值初情期提前8.06d。 相似文献
100.
珠三角地区密养淡水鱼塘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塘养殖是珠三角地区淡水渔业生产的主要形式。2012年5月~12月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等该地区几种主要密养淡水品种鱼塘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体理化环境因子,并选取pH、溶解氧(DO)、非离子氨(NH3)、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等10项因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负荷比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池塘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4种密养淡水鱼塘营养盐负荷高问题突出,NH3、NO3^--N、NO2^--N、TN和TP为池塘中的主要污染因素;草鱼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和TN,其污染负荷合计为37.58%;云斑尖塘鳢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NO3^--N和TN,其污染负荷达59.37%;大口黑鲈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NH3、TN、NO3^--N和NO2^--N,其污染负荷高达66.80%;乌鳢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TN、NO3^--N、TP和NH3,其污染负荷达59.43%;对CODMn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池塘水体中还原性有机质含量高;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所有池塘水体均为"重污染"等级,并超出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