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47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50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8篇 |
农学 | 205篇 |
基础科学 | 429篇 |
1908篇 | |
综合类 | 2119篇 |
农作物 | 101篇 |
水产渔业 | 1041篇 |
畜牧兽医 | 413篇 |
园艺 | 69篇 |
植物保护 | 6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13篇 |
2023年 | 319篇 |
2022年 | 311篇 |
2021年 | 275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263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315篇 |
2016年 | 334篇 |
2015年 | 272篇 |
2014年 | 342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87篇 |
2011年 | 494篇 |
2010年 | 421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36篇 |
2007年 | 359篇 |
2006年 | 291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采用走访调查法对大河坝、五道拐、老鹰岩、香菇坝一带公路沿线住宅数量动态及寨民向公路沿线迁居意向进行了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对3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XGB1,XGB1,LYY1通过公路的现状进行全天跟踪观察,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记录了XGBl对新环境的适应对策。调查表明:公路沿线已建成47个住房,其数量约为5年翻一番,90.16%村民渴望迁居,9.84%反对;猴群通过公路的成功率为74.77%,因住户活动干扰失败率为25.23%,其迁移路线距民房的平均垂直距离L1约为(20.00±2.16)m(n=7)~(23.10±2.69)m(n=10)。分析认为:黑叶猴群可能挑选不小于牡.建筑物间隔距离通过。有鉴于此,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阜新市供水工程——引白水源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PCCP管作为主要管材,确定采用明挖沟槽的施工方法,并介绍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PCCP管在引白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证明其是适用于高水压、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的新型管材。 相似文献
13.
探明黄河滩区土壤营养状况,以期为黄河滩区经济林的适种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河南原阳县滩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及pH、有机质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分析其土壤质地类型及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滩区土壤质地类型可以分为砂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粉壤土和粉土6种;土壤平均pH 8.43,属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整体上较缺乏;除有效硼外,其他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较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多数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CEC与pH均呈负相关关系,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锌与其他营养成分间相关性较低。黄河滩区(河南段)非常适宜种植经济林,在栽培管理中,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同时通过叶面喷施方式适量补充硼肥,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漳江口海滩红树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耀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红树林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漳江口海滩是福建红树林的分布中心,五十年代原有自然分布红树林133.5 ha。近30年来垦伐为耕地30 ha,开辟为水产养殖基地54 ha,人工营造了0.15ha。现有红树林约50 ha,组成的有5科6属6种,其中以木榄及秋茄占优势.红树林保护漳江口海岸不被潮水侵蚀,且能净化河口水体,减轻污染。还可作肥料、燃料、饲料和染料;其树皮含单宁20~30%,可制药、鞣革、染鱼网等。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邓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5):474-477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将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高度发达、文明的现代化城镇群。 相似文献
16.
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指出了黄河三角洲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关键是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对编制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区域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区域网络信息系统,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及城镇化发展,导致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代耕农"。其主要分布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为珠三角城乡经济发展有历史贡献,却因政策变化、经济发展等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原因,沦为具有"双重边缘性"的弱势群体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区域性问题。城市问题俨然已逐步上升为事关城市区域联动发展的系统性议题,城乡流动、城乡排斥、城乡融合、城市包容等诸多议题愈来愈被纳入城市管理研究之中。代耕农问题的产生,在本质上与城市化有着密切关联,代耕农贬抑的社会情绪反过来对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又有着巨大不良影响,代耕农问题也是城市问题。从代耕农与城市互动视角,探讨代耕农社会情绪的产生逻辑,分析代耕农社会情绪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代耕农社会情绪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河北杜控导护岸工程,改变了传统的结构形式,采用了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确定冲刷坑深度为9m,根据结构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护底宽度为18.0m,其中锚固长度为4.0m。这种新材料,新结构用于黄河控异工程中,可适应河床冲刷变形,运用中不抢险或少抢险,减轻了抗洪抢险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具备高陡的地形、充足的水源以及丰富而松散的固体物源三个基本条件,当山区小流域具备上述条件时,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选取岷江上游区域作为研究区,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数据,运用均值变点法和河网密度法结合遥感影像,实现研究区内小流域划分;针对影响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地层岩性、断裂密度、平均坡度、形状系数、沟道比降、24 h最大降雨量等六个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实现岷江上游地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的结果能较好的反映出岷江上游的泥石流灾害分布情况,为该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