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介绍双置油缸推拉转向机构的设计,此机构能满足机器行进中方便快捷地调整轮距的要求,并以某型号喷药机转向机构设计为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42.
汽车智能前照灯系统可以根据转向盘转角等各种车载传感器,判断驾驶员的操纵意图,并直接控制前照灯的转动、补偿角度及光照类型,为驾驶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照射区域。从前照灯灯光分布特性出发,结合现有的智能前照灯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国际主流的基于汽车行驶状态信息和基于道路几何信息的智能前照灯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3.
转向梯形机构在车辆上应用甚广,其设计一般采用作图法,但误差较大,不能保证所选取的参数为最佳。采用解析法虽能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但因设计计算繁琐,较少应用:借助于计算机,使用优化设计方法,这个问题则很容易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4.
王义平  付田志  张建锋  高旭 《拖拉机》2012,(2):32-34,37
针对采用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速转向系统的大功率履带拖拉机在某些特殊路面转向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差速转向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推导出影响转向能力的数学关系式,提出提升转向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5.
针对一种新型的仿生步行气垫车-推拉式气垫运载平台,就其特殊形式的行走机构和车辆非连续运动的特点,研究其转向运动规律。采用力学分析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气垫平台步进转向角α与左右油缸行程差的关系曲线,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输入输出关系方程式。最后,给出了软、硬地面条件下车辆转向运动试验结果及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6.
在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集成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应用LQG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LQG集成控制器,并进行了试验仿真,实现了对质心侧偏角、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俯仰角的集成控制。与被动悬架和转向系统、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单独控制相比,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改善,为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全状态(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根据虚拟前轮侧偏刚度的概念得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反馈系数,研究了虚拟前轮侧偏刚度系数对极点、频率特性等的影响.仿真表明,根据车速选择合适的虚拟侧偏刚度系数,可改变汽车的转向特性,即低速时,该系数为正,过度转向程度增大.提高转向灵敏性;高速时,该系数为负,不足转向程度增大,提高转向稳定性.因此全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设计了铰接式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在分析装载机路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自适应PID控制器,实现了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使线控转向系统实现理想的路感特性。  相似文献   
49.
履带式车辆斜坡转向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履带式车辆的运动特点,运用数力学中矢量分析理论和方法,推导了接地比压为线性分布时履带式车辆在斜坡上转向时,瞬时转向中心偏移量与车辆重心位置、转向半径、行进速度、加速度、车辆方位相互关系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瞬时转向中心偏移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指出了导致转向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50.
针对某微型汽车转向沉重、前轮摆振和前轮磨耗严重的问题,首先建立了麦弗逊前悬架数学模型,依照给定的前轮定位目标参数,在Matlab环境下,优化计算得出转向节关键点静平衡位置坐标,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ADAMS软件中建立麦弗逊前悬架虚拟样机模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联合ADAMS仿真优化的方法,以前轮上下跳动时4个前轮定位参数值相对于给定值变化量绝对值加权之和最小为综合目标,对其进行优化.优化后4个前轮定位参数值都是围绕目标值上下变化,其中后倾角变化幅度减少32%,内倾角变化幅度减少24%,前束角变化减少34%,外倾角的变化也一直处于外张状态,悬架运动特性得到改善,同时也证明了联合仿真优化方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