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4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1412篇
林业   1204篇
农学   1098篇
基础科学   528篇
  9354篇
综合类   6136篇
农作物   93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913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869篇
  2015年   785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1273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133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220篇
  2007年   1254篇
  2006年   1106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距离自动土壤水分站最近的人工观测地段的历史土壤水分资料为依据,开展对应的自动土壤水分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阈值研究.统计有土壤水分观测任务的各台站近30年10 ~ 50 cm深度5个层次人工观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最大、最小值,且分析与本站凋萎湿度和田间持水量的相关性,作为自动土壤水分站所属区域片上的极值,完成区域极值检查规则的定义.通过分析人工站历年极值序列的均方差确定条件阈值范围和安全指标,实现该区域内自动土壤水分站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通过邻近站资料对比、时序检查等自检方法完成人工干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讨不同程度紫茎泽兰入侵对林地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林地开展了相关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植被类型及土壤萌发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入侵提高了地表物种丰富度,所有样地中共含有31种植物,隶属21个科。各样地中可萌发植物种子量为1 959~37 218粒·m-2,并且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紫茎泽兰的种子量占总量的65.1%,其数量可高达19 833粒·m-2。土壤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主要在前20~40 d,并且双子叶植物居多,占萌发数量的83.3%以上。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并不高,与地被植物的相似性较低,无紫茎泽兰入侵的林地也能检测到紫茎泽兰的种子。试验研究表明,紫茎泽兰具有长久性土壤种子库,其种子的数量在土壤种子库中处于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樟子松林地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对樟子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密度先降低后增加;有机质以及N、P、K质量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全Ca质量分数先减少后增加,交换性Ca质量分数逐渐减少。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在适肥和高肥水平下,顺序和非顺序衰老茎顶三叶和地上器官同化物积累及转运特性,为阐明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生育后期(05-16)非顺序衰老发生率较高的小麦品种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设高肥(尿素225kg/hm2,磷酸二氢铵337kg/hm2,春季追施尿素112kg/hm2)和适肥(尿素150kg/hm2,磷酸二氢铵225kg/hm2,春季追施尿素75kg/hm2)2个肥力水平,在小麦扬花期(04-22)、叶色倒置现象发生时期(05-16)和成熟期,分别采集参试小麦品种正置茎和倒置茎,测定2个肥力水平下顶三叶的绿叶面积及其叶片、叶鞘、地上营养器官、穗和籽粒的干质量,比较正置茎和倒置茎顶三叶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在适肥和高肥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正置茎绿叶面积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而倒置茎绿叶面积表现为倒二叶旗叶倒三叶。正置茎旗叶干物质积累量与倒二叶接近,均大于倒三叶;倒置茎倒二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旗叶和倒三叶。正置茎和倒置茎顶三叶叶鞘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旗叶叶鞘倒二叶叶鞘倒三叶叶鞘。正置茎地上营养器官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大于倒置茎,而正置茎地上营养器官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低于倒置茎。倒置茎籽粒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正置茎。与适肥水平相比,高肥水平可以延缓叶片衰老,增加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营养器官花前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提高千粒质量。【结论】在高肥和适肥条件下,参试小麦品种均有叶片非顺序衰老的发生,且生育后期小麦叶片的非顺序衰老有利于籽粒的充实。  相似文献   
995.
依托GIS技术,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制作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从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土壤管理、刨面形状4个方面取10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模糊综合数学法对醴陵市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醴陵市耕地中,一~七级耕地面积比例分别占1.64%、15.96%、29.31%、11.38%、23.31%、17.07%、1.33%,耕地地力等级的高低与土壤类型,基础设施密切相关,评价结果对土壤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污染现状和环境风险,对13个不同位置土壤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研究和评估了土壤中总汞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13个采样点土壤中汞含量差异较小,土壤汞含量为0.004~0.618mg·kg-1,平均含量为0.141mg·kg-1,仅三江口和吉隆土壤汞含量超过贵州土壤汞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万峰湖周边土壤总体无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997.
日光温室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青州蔬菜种植区内栽培年限分别为1、3、5、7、9年和已废弃1、3年的日光温室及农田中土壤动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长期应用有使动物类群数减少、密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变小的趋势,温室废弃3年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可自行调整恢复。  相似文献   
998.
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背景下的土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背景下的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硅质土为主,土壤发育呈幼年性。土壤多呈中性,对土壤肥力的发挥及旱地作物的生长较为有利;有机质含量A层多为中等(Ⅲ级)或丰富(Ⅳ级),B层为缺乏(Ⅱ级);全N含量A层多为中等(Ⅲ级),B层多为缺乏(Ⅱ级),有效N含量A层多为丰富(Ⅳ级)或甚丰富(V级),B层多为中等(Ⅲ级)或缺乏(Ⅱ级),A、B层养分含量的差异说明农耕区土壤受表层耕作、施肥影响较为显著。土壤有效P整体表现为缺乏或甚缺乏,可能已成为旱地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阳离子交换量多表现为保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999.
更新生态位是一个新的成熟植物个体成功地代替另一个成熟个体所要求的可能生态位,其生活史早期阶段的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其更新生态位。对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锦鸡儿属(Caragana)落叶灌木柠条(Caraganaspp.)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土壤种子库和营养繁殖等更新生态位特征及其与荒漠植被恢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柠条的繁殖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提供更新生态位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机械压实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土壤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机械压实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减轻土壤紧实度的可能方法和措施,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减少土壤机械压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