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05篇
  64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ver time of past policies on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forestland in Bangladesh. The discourses of the attitudes of people were captured from the observed social tradition towards forest resources. Forests were reserved systematically and solely through the Forest Department.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es were not participatory, and rights and tenure were strictly controlled. People were socially excluded and alienated from the forest, and the socio-political factors stimulated negative attitudes among people. Forests were considered to be government property, and therefore managing forests w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People only used forest resources to meet their own requirements, either with formal permission or illegally. This situation continued even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Bangladesh in 1971. As a result, the forests of Bangladesh have been degraded heavily in recent decades.  相似文献   
82.
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  林毓银 《林业科学》1990,26(2):117-125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是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中华猕猴桃。我们于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1年1代,幼虫7龄,以3—4龄虫在枝条隧道中越冬。越冬幼虫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树龄5年生以上受害严重;离地30cm高处的主干围径超过15cm的植株,其被害株率均为100%。结合冬季清园修剪,清除虫枝可显著压低发生基数;春季在寄主植株展叶前应用敌敌畏、杀螟松、敌杀死等药液于被害处注射或涂抹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83.
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等诸多优势。然而,滥用饲料添加剂已经对动物、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是养殖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理论(NAM)的整合框架,利用江西省、湖北省和云南省水禽养殖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两个维度,分析在规则约束下水禽养殖户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意愿与行为。结果表明,受访者表现出较高的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意愿,均值为3.764,但实际行为偏低,均值为3.216。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对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依次减弱;结果意识正向影响责任归属,而责任归属和感知收益共同激活个人规范。意愿与个人规范对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意愿的影响更大,但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悖离现象。据此,提出应采取措施提升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积极态度,强化水禽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环境责任,营造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加强监管与督察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为实现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标准化生产与应用,本文以IHO S-57国际电子海图标准为基础,通过分析海图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以及渔业专题信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扩展了数据集信息记录中的数据集标识字段,定义了海洋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编码规则,在物标和属性类目中增加了渔业专题物标和专题属性,并添加了部分专题属性项(值),从而设计了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数据结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整合、共享与应用海洋渔业信息,促进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渔业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渔业生产与管理以及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等提供规范化信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85.
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化芒果品质评价因素,为制定芒果品质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对广西栽培的18个芒果品种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风味等19个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芒果果实品质简化评价因子。【结果】芒果的多个品质指标变量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特征向量较大、水分含量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等7个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后19个品质指标聚类简化成糖酸比、果肉色泽(L^*)、维生素C(Vc)、果实硬度等9个代表性指标,经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综合评价,筛选出红芒6号、紫花芒、桂热82号、桂热120号和香芒5个品种为品质较优品种。【结论】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可用于简化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6.
为进一步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品质和系统鲁棒性,提出一种应用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AMT方案。设计了直接驱动装置的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针对直接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具有自增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功能的增力式同步器,参考实车的相关参数,研制了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原理性样机,完成了技术方案可行性与功能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追求的换挡品质相同时,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同步阶段需要驱动装置提供的最大瞬时驱动力较小,降低了换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当增力斜面角θ=116°时,增力式同步器的力放大系数nF约为1.54,实现了换挡系统放大驱动装置输出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的功能,为缩小驱动装置体积和降低换挡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7.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蛋硒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正试期第56天,试验组常规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正试期第3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14 d后,亚硒酸钠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试期第3、5、7、14、21、28和56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比亚硒酸钠组分别显著高出了28.18%、34.98%、45.35%、47.39%、67.53%、63.35%和65.71%(P<0.05)。4)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对照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亚硒酸钠组蛋鸡蛋硒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酵母硒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33~40周龄,蛋鸡饲粮中不额外添加硒以及添加0.30 mg/kg硒的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相对于亚硒酸钠,酵母硒中硒向鸡蛋中的转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饲粮添加酵母硒时蛋硒含量随着饲喂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8.
利用1980-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对辽宁省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呈现小幅度增加的趋势,主要是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近年略有增加,主要是由水稻和玉米面积增加导致的;经济作物表现为波动趋势,其中油料作物呈现出较为强烈的波动,主要是由花生和向日葵面积变化导致的。  相似文献   
89.
芦苇钻心虫是盘锦苇田经常发生的害虫之一,不但破坏苇田植被,还直接影响芦苇质量,降低芦苇产量。介绍芦苇钻心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为苇田钻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上的残留动态和去除效果,为甘蓝的安全食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处理方法对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植株上的半衰期为0.98 d;在甘蓝植株中前7 d降解速度较快,随后趋于平衡,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内采收高效氯氰菊酯单剂的残留超标,即其在施药后的第3天残留量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 mg/kg),因国家规定的的安全间隔期为3 d,因此高效氯氰菊酯在秋冬季节的安全间隔期相对有所延长。存放时间越长、水温越高、洗涤剂浓度越大、洗涤浸泡时间越长,供试农药的去除率越高,基本可以保证甘蓝的放心安全使用。[结论]国家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安全间隔期有所区别,在安全间隔期内采收甘蓝经过各种程序处理后食用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