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7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3210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9篇
  332篇
综合类   182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脂大小蠹在陕西省韩城市主要以成虫和3~4龄幼虫在油松根部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越冬的每年l代。该虫的生活史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在海拔约840m的川道地区,各虫态的发生期均比海拔约1360m的高山地区约早1个月。由于温、湿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虫发育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72.
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低山,对造林密度为3 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40.1%、51.3%、65.7% 3个间伐强度及对照共4个处理. 3年后,通过比 较林下植被组成、外貌、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变化,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稳定 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间伐可提高物种在科、属分布上的均匀性;②间伐改变了林下植物 的生活型谱;③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地面芽植物所占比重上升,强度间伐下降 ,而高位芽植物却呈相反的趋势;④间伐强度不同,油松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各异;⑤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⑥林下植物生物量与间伐 强度呈正比.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是实现油松 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8年生初植密度3 13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51.3%左右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发育最优.   相似文献   
73.
马尾松大叶相思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109-110,50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混交,马尾松受压严重,保存率、生长量低,应及时采取对大叶相思进行适度修枝,增加林内透光度,促进马尾松生长.  相似文献   
74.
思茅松穗条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截顶类型对思茅松萌条数量和母株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条数量受截顶高度的影响明显,截顶高度8 cm比4 cm的萌条数量多;截顶高度对采穗母株的存活也有较大影响,截顶高度8 cm比4 cm的存活率高.对1年生采穗母株,截顶前的母株高度对采穗母株萌条数量和母株保存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选择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标准地进行土壤潜在养分的调查分析,在将蓄积量及其土壤潜在养分值规格化处理的基础上,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土壤分为4类,根据分类结果表征的土壤潜在养分与蓄积量的关系推算出土壤各潜在养分的临界值.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各土壤潜在养分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全N=[0.640 0,0.895 0](g/kg);全P=[0.307 8,0.431 1](g/kg);全K=[3.327 3,4.0046](g/kg).  相似文献   
76.
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那日斯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和白桦次生林生长现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均大于樟子松和白桦。且华北落叶松在该地区除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外,更具有早期生长快和优良的速生性。而樟子松在该地区的适应性较差,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状况均不如其他引种地区,但其胸径和材积生长优于当地乡土树种白桦。今后应对该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和白桦次生林进行抚育间伐,提高该树种的生长潜力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其绿化荒山、荒地,美化环境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77.
对不同晾晒失水时间的油松苗木进行含水量、生根潜力、相对电导率及晾晒后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苗木根系含水量越高,苗木活力越强,其造林成活率越高。经过0~7 d的晾晒,相对含水量从51.04%下降到17.40%,苗木平均相对电导率从17.40%增加到49.0%,平均新根生长点数从24.3个·株-1下降到2.3个·株-1,造林成活率从77.78%降低到33.33%。在起苗、贮藏、运输过程中应作好苗木保护,特别是根系水分的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吕月玲等油松苗木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湿地松材脂两用林最适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林分公顷株数和林分断面积作状态变量,采用林分价值生长量最大作最优指标函数,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算出湿地松材脂两用林最适经营密度,并建立了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79.
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针叶上分离到松针壳蠕孢(Hendersonia acicola Munch & Tub.)真菌,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在三种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松针汁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快,5d后产生分生孢子;PDA次之,7d后产生分生孢子;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生长最慢,27d后产生分生孢子。在无光照条件下的三种培养基上均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8—28℃下均能萌发,但以25℃、pH值为4、相对湿度为100%,萌发最快。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0.
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曲线复杂,增长型和衰退型并存,并以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间断衰退型为主;种群个体的径阶结构多呈右偏正态分布,表现出种群幼苗、幼树储备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