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0篇
  16篇
综合类   31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multiple new challenges facing agriculture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cropping systems with high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s. Many research programmes are currently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such cropping systems. Some include the 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of cropping systems by divers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Some of these research programmes ar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or farmers’ networks, generat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data analysis and raising new research and methodological ques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n overview based on a review of 56 articles, comparing the various methods for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in single- and multi-site studies. Articl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ree characteristics: (i) their objectives, (ii) the study design (single- vs. multi-site), (iii) the type of system assessed (fictitious vs. real). Our analysis was structured around four items: (i) the variables used to describe cropping systems and production situations and the use of these variables i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ii) the criteria and associated indicators assessed, (iii) the methods used to explore multiple aspec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cropping systems, (iv) the use of reference values. We identified key point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multi-site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to experimental networks should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ropping system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drivers of cropping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牛粪原料高温(55℃)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效果和物料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比例3:10、8 r/min连续搅拌条件下,物料TS(总固体)产气率为311 mL/g,甲烷平均体积分数为57.1%,平均容积产气率为2.73L/(L·d);容积产气率在第3天达到最高,为5.23 L/(L·d);反应初期挥发性脂肪酸迅速积累,1d后即达到峰值,随后迅速减少;在反应初期pH值略有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碱度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3.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运用CFD软件CFX对设计工况下的立式导叶自吸泵内部三维不可压缩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情况,对立式导叶自吸泵内部流场的相对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对模型泵进行性能预测,得到了性能预测曲线,并进行了性能试验,结合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大涡模拟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立式导叶自吸泵性能和内部流动特性,为立式导叶自吸泵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小型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小型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Pro/E建立了该机割台三维模型,运用ADAMS建立了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分禾器与玉米植株以及摘穗辊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分禾器形状和底面锥角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植株推倒严重,导致玉米秸秆不能正常喂入;同时给出了摘穗辊工作的最佳转速为800~1 000 r/min,最佳摘穗倾角为30°.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优生素对草杂雏鸡生长性能和淋巴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00只一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50只/组。基础日粮相同,优生素按照500g/t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取10只鸡解剖采集胸腺、腔上囊、脾脏等淋巴器官样品,置于Bouin固定液中固定,常规方法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试验组鸡较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试验组鸡较对照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鸡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腔上囊皱襞发达,退化延缓;脾脏的脾小结体积增大,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结论,优生素可提高雏鸡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胸腺和腔上囊的早期发育,延缓腔上囊的退化,增强脾的免疫应答反映。  相似文献   
66.
在总结新型液压桩锤样机设计、制造、试验和试运行工作的基础上,参照柴油锤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借鉴国外同类产品的样本、论文、技术说明书等文献资料,根据液压桩锤的结构组成和运行机理,对该种产品提出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出厂台架试验方法。为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半胱胺(CS)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00羽1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成五组,即:试验1组、2组、3组、4组和5组,每组100羽,半胱胺分别按0.5g/kg、1.0g/kg、1.5g/kg、2.0g/kg和0.0g/kg添加到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CS 0.5g/kg、1.0g/kg、1.5g/kg日粮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雏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高9.0%(p<0.05)、17.3%(p<0.05)和1.5%;饲喂添加CS 2.0g/kg日粮的实验4组雏鸡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S 1.0g/kg日粮能显著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当CS添加量达到2.0g/kg日粮以上时会抑制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68.
柴油机台架试验中综合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正交试验中多指标分析法,建立了柴油机综合性能指标并阐述了其在试验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阐述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立体车库液压提升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二次调节液压提升系统能量的回收过程和节能原理,提出了采用转速控制回收惯性动能和恒转速控制回收重力能的能量回收方式,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应用二次调节技术能够回收和重新利用系统的制动动能和重力势能,从而节约了能源,减小了系统的装机容量。  相似文献   
70.
微型自吸施涡管道泵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要求,构思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旋涡管道泵。文章了阐述其工作原理、自吸机理及水力设计方法,通过对样机20GL1.5-10-0.25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泵的设计方面的可取性和独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