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266篇
农学   206篇
基础科学   105篇
  707篇
综合类   965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255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将甘蓝幼苗分别培养在缺N(oN)、缺P(oP)、缺Ca(oCa)或缺K(oK)的不完全营养液中,培养56 d后分别于离体(Seg)和非离体(Int)叶片上接种黑斑病菌,以N,P,Ca和K营养素齐全的全营养液为对照,通过调查不同营养液处理后甘蓝叶片黑斑病的病斑大小,探讨N,P,Ca和K等无机营养素对黑斑病菌侵染甘蓝幼苗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完成:第1部分缺N,缺P和缺Ca 3个处理同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培养的甘蓝叶片黑斑病病斑大小有显著差异,顺序为对照>缺P>缺Ca>缺N处理;而在对照、缺P和缺Ca处理中,同一处理的非离体叶片病斑明显大于离体叶片病斑,缺N处理情况则相反。第2部分缺K处理的试验中,接种后5 d的病斑明显小于对照,非离体叶片与离体叶片接种后的病斑分别比对照小53%和14%;而缺K处理的离体叶片病斑显著比非离体叶片大(37%),并且病情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接种22 d后植株叶片和离体叶片的病斑大小趋于平衡。相关性分析表明,接种后5 d甘蓝幼苗活体组织和衰老组织的症状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从试验2接种后22 d以及整个试验所有数据的结果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r=0.61。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生菜水培过程中,用混合氨基酸替代20%硝态氮时,不同的氨基酸添加方式和营养液的杀菌方式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于生菜采收前12 d开始进行,试验设置4个处理:A.替代氨基酸1次全部加入;B.每3 d添加氨基酸替代总量的1/4,共添加4次;C.氨基酸分次添加(添加方式同B处理),每次添加前营养液通臭氧0.5 h杀菌; D.氨基酸分次添加(添加方式同B处理),每次添加前把营养液加热到60-70℃保持10 min进行杀菌,然后迅速把营养液温度降低到常温。结果表明,在不杀菌的情况下,1次添加的产量和品质优于分次添加,但在降低硝酸盐含量方面,分次添加优于1次添加;在分次添加的情况下,杀菌与不杀菌相比,杀菌可以明显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加热杀菌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于臭氧杀菌,臭氧杀菌处理的生菜根系活力、叶绿素等指标高于加热杀菌,但2种杀菌方式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3.
光养生物膜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河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河流水文状态及营养盐差异引起的生境异质性对光养生物膜藻类的影响未知。本研究在微型跑道池模拟流水(0.5 m/s)和静水(0 m/s)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氮(1.51, 2.51和5.51 mg/L)、磷(0.1, 0.2和0.4 mg/L)及氮磷比(8, 16和32)条件培养野外采集的原位生物膜及人工基质,探究水文分异和营养变化对河流光养生物膜藻类物种组成及密度的影响。非度量多维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水文条件下,原位和建群生物膜藻类群落在梯度氮、磷和氮磷比环境中均呈现明显分离(PERMANOVA,P < 0.001),且建群生物膜中各分组藻类群落具有更明显的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硅藻、蓝藻和绿藻的生长对营养盐与水文变化的响应并不一致,其中磷处理中,磷与流速单一及其交互效应显著影响了大多数藻类的生长及建群(P < 0.001);而氮处理中,氮与流速的交互效应仅对建群生物膜藻类影响显著(P < 0.001)。研究结果也发现,藻类在静水环境更有利于建群生物膜的形成,且静水-高营养盐环境更有利于蓝藻和绿藻的生长。这些结果说明,生物膜建群初期易受到水文扰动的影响,且水文分异和氮、磷影响了光养生物膜藻类的响应模式,研究为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4.
通过土、叶样营养元素分析,土样营养元素以有效Ca含量最高,其依次顺序为:有效Ca>有效Mg>有效K>有效N>有效Fe>有效P>有效Cu>有效Zn,有效P、有效Cu、有效Zn缺乏;叶片营养元素与适量标准相比较,琯溪蜜柚叶片养分含量,有效Zn严重缺乏,有效Cu、有效P、有效Mg、有效K、有效Ca和有效Fe都处于低量范围内,有效N、有效Ca和有效Fe处于高量;桃叶片养分含量与适量标准相比较,有效Ca严重缺乏,有效N处于高量,有效K在适量范围内,其它处于低量范围内;结果表明,初步推算的琯溪蜜柚和血桃试验园的配方施肥量,均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琯溪蜜柚试验园与对照园相比,平均亩产增加 36.15%,固酸比提高4.26%,糖酸比提高18.03%;血桃试验园与对照园相比,平均亩产增加 37.67%,总糖、总酸、Vc、固形物、可食率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6.10%、6.90%、34.55%、9.28%、2.10%。  相似文献   
85.
Caco-2细胞模型及其在营养素小肠吸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co-2细胞源自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时能自发地进行类似肠道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学上的分化,获得许多小肠吸收细胞的特性,如形成微绒毛结构;在细胞表面形成良好的刷状缘;在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分泌水解酶以及合成转运糖、氨基酸和药物等的载体转运系统。由培养在微孔滤膜上的Caco-2细胞构建的模型为研究营养素在小肠的吸收机理提供了一个有效且易于操作的实验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特征、检测及其在氨基酸、维生素、核苷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小肠吸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为摸清河套灌区地膜使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本研究对不同作物种植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膜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18.20~418.6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31.11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年限、作物类型、回收情况、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其中覆膜年限对残膜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覆膜20年以上地块残膜量显著高于覆膜年限少于20年地块(P<0.05)。玉米种植区地膜残留量(132.77 kg·hm-2)高于向日葵种植地区(127.88 kg·hm-2)。地膜回收意识是影响河套灌区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或耙地带出农田,研究区地膜回收率仅为38.10%,地膜回收地块的残留量(108.28 kg·hm-2)低于不回收地块(145.03 kg·hm-2)。相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砂质壤土残膜量最多(153.84 kg·hm  相似文献   
87.
2017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正式启动。项目在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种养耦合、生态循环、面源污染控制、多功能田园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按照单一技术规范化、复合技术集成化、体系技术系统化的思路,任务创新集成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绿色高效生产、种养循环新模式、生态型高效设施农业、农村生活污染物控制等环节的十大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一套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全域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示范样板,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推动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及区域脱贫攻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8.
The increasing need to prolong the shelf life of buckwheat has prompted the use of roasting techniques in buckwheat processing. For effective roasting, the responses of common buckwheat (CB) and tartary buckwheat (TB) to the process should be explored. Herein,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nutrients, pasting,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raw and roasted buckwheat flours (roasted at 200 °C for 50 s) from two CB and three TB varieti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roasting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TFC)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 of TB. The TPC of CB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roasting, whereas the TFC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i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PCs. Additionally, the colour deepened as the amount of antioxidant compounds increased. Unexpectedly, roasting enhanced the protein and fat contents of CB and decreased those of TB. Roasting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CB, and opposit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B. In conclusion, CB was more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oasted specialty products with nutritional applications than TB. We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among varie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in the buckwheat roas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89.
为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潜在效益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有正相关关系,作用机制生态效益认知>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与采纳行为呈负相关关系;2)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3)促进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将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因此,本研究提出要发挥邻里带动作用,提高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通过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强产学研融合,促进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0.
以希拉穆仁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chinensi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nevski)及其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C、N、P质量分数,并计算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建群种养分限制格局及养分再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98.74、24.41、1.55 g/kg,枯落物的为362.53、14.79、1.17 g/kg,3种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与其枯落物的差异显著(P<0.05)。②植物在枯落之前会将养分转移,防止养分的流失,N、P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范围分别在13.51%~77.49%、2.65%~49.51%,N的回流率大于P,进而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③3种植物叶片的N/P、C/N、C/P变化范围分别在11.81~21.70、15.76~16.59、195.47~273.37,枯落物的变化范围分别在7.72~17.05、17.71~64.46、215.43~487.46,3种植物叶片与枯落物的N/P、C/P差异显著(P<0.05)。④植物叶片N/P均值为16.95,枯落物N/P均值为12.31,说明植物的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提供草地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