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9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39篇
  117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影响的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分析,提出对拖拉机及减振机构的改进建议,达到较为理想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12.
崔从光  宋宁  李梅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59-11462
以山东省烟台地区农民创业培训及培训需求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通过问卷及实地调研,研究了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后的基本状况,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当前烟台地区农民参与创业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基于1961~2010年山西62个测站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分析了山西初霜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1961~2010年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7日;其分布总体表现为北早南晚,平均初霜冻日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2。(2)M-K突变检验表明,山西近50年大部分站点的初霜日都有突变发生,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其分布表现为中部偏晚、北部和南部偏早的特征;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51。(3)大部分站点初霜冻日为推后趋势,推后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北部及中东部地区,提前较多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及中南部的部分地区;趋势变化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37。(4)轻微、中度和重度初霜冻出现的概率分别为:62%~82%、6%~26%和4%~22%,出现最大的区域分别为:中南部和东北部、中部和北中部、西部和北中部;海拔高度与不同等级初霜冻发生概率的相关都不大,纬度对初霜冻发生概率的影响都大于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14.
2010-2012SCIE收录我国肿瘤学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了解我国肿瘤学论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5.
果蔬运输受振动·冲击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损伤,综述了果蔬振动冲击碰撞试验在实验室模拟时所需考虑的因数,并探讨了果蔬振动冲击损伤体积与各可控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此外,也对目前果蔬碰撞参数指标进行了简要说明.研究可为振动冲击作用下果蔬损伤机理的探究做出参考,也为果蔬的运输包装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在15a生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抚育间伐7a后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117.
胡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12-5514
通过对安塞县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水土保持对该县农业的影响分析,可得出水土保持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减贫有重要的作用。1985~2004年期间水土保持的成效对安塞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表明,水土流失面积的减少将会有力的推动安塞县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水土保持对提高该县农业生产总产值和农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能有力地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并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8.
农机用O形密封圈滚子链的台架和道路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铰链磨擦副的润滑状态改善后,其耐磨性能大幅度提高,磨损寿命远高于普通农机滚子链。同时还研究了O形圈链条与普通链条的磨损机制,并微观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指出O形圈链条的磨损形式是以疲劳磨损为主,而普通链条因试验工况不同其主要磨损形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分析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黑土资源保护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构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的速率和强度指标,应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1986 ~ 2018年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结果

①1986 ~ 2018年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总面积为4953.47 km2,其中,2009 ~ 2018年占用黑土资源总面积为1584.75 km2,年均占用速率较1986 ~ 2009年增加了29.62 km2 a−1;②2009 ~ 2018年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的年均强度值为0.58,较1986 ~ 2009年提升了0.04;③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速率和强度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集聚性,且占用强度的集聚性整体高于占用速率;④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高、距离道路越近的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速率越大,地级城市周边低海拔缓坡地带的黑土资源更容易被占用。

结论

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速率持续增加且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东北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超过一半来源于黑土资源,且比例不断扩大,其中社会经济、可达性、自然条件是东北地区城镇扩展占用黑土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农机触土部件易磨损失效这一难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仿生布利冈结构件,并对其磨损特性进行评价,进一步探索耐磨机理。以布利冈结构的结构单元直径、层间螺旋角度、层间重叠间距3个因素设为自变量,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在EDEM中进行仿真磨损试验,根据自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优化布利冈结构的组成参数,得到最优的组成参数为:结构单元直径1.0 mm、层间螺旋角度16°、层间重叠间距0.13 mm,在此参数下经仿真磨损试验得到布利冈结构件的磨损量为2.13×10-6 g。对光滑件、单层棱纹件、布利冈结构件的耐磨效果,进行仿真磨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布利冈结构件较单层棱纹件磨损量减少了90.6%,较光滑件减少了92.2%。运用离散元法(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与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联合仿真,得到样件内部形变和应变,光滑件、单层棱纹件、布利冈结构件的平均变形量分别为1.62×10-9、7.97×10-9和1.82×10-8 mm;平均等效应力为1.16×10-6、6.36×10-6和1.01×10-5 MPa。布利冈结构件内部形变和所受应力较大,这一变化有助于吸收颗粒冲击能量,减小磨损。利用光固化打印技术加工样件,利用旋转式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3种样件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布利冈结构件的磨损量最小为0.12 g,且标准差最小,为0.012,耐磨性能较为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农机具触土部件的耐磨增效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