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对獭兔皮肤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激素敏感脂酶(HSL)表达的影响。选取(40±1)日龄的同期断奶獭兔12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在4组獭兔的饲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 mg/kg的肌醇,试验期为3个月。在试验的第30天(2月龄)、第60天(3月龄)和第90天(4月龄),分别取腹部、背中部、臀部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对β-catenin和HSL的蛋白质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β-catenin在毛囊中广泛表达,在毛根鞘细胞和毛乳头均有棕黄色阳性反应细胞。HSL在毛根鞘细胞,尤其是在内根鞘细胞内,呈现非常明显的棕黑色强阳性表达。饲粮中添加50 mg/kg肌醇可以极显著增加2~4月龄獭兔背中部皮肤毛囊中β-catenin和HSL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灰度值(P0.01),极显著增加4月龄獭兔背中部、腹部和臀部皮肤毛囊中β-catenin和HSL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灰度值(P0.01)。结果提示,肌醇能够通过上调4月龄獭兔毛囊中β-catenin和HSL的表达来促进毛囊的发育,在本试验中,饲粮肌醇水平达到5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23.
糯谷猪瘦肉率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骨骼肌细胞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cyclin-dependent-kinase 2,CDK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对地方猪品种骨骼肌细胞生长及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选用贵州省地方优良品种糯谷猪为试验材料,外二元杂交猪(长×大)为对照,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骨骼肌MSTN、IGF2及HSL基因的表达,及其蛋白在肌细胞中的定位和分布,并测定肌细胞中CDK2的活性.结果表明:糯谷猪骨骼肌MSTN mRNA的表达量略高于外二元杂交猪(P>0.05),IGF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HSL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P<0.05).骨骼肌细胞中MSTN、IGF2、HSL阳性信号均定位于细胞质,与外二元杂交猪相比,糯谷猪骨骼肌细胞中MSTN和IGF2的表达量较高(P<0.05),HSL的表达量较低(P<0.01),CDK2的活性较低(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STN和IGF2基因的高表达、CDK2的低活性使糯谷猪骨骼肌细胞的数量减少,MSTN和IGF2协作使糯谷猪肌细胞出现一定的增生效应,HSL和IGF2共同促进糯谷猪的脂肪沉积,这些因子综合作用导致糯谷猪的瘦肉率较低. 相似文献
24.
INS、GLN和LP对体外培养牛脂肪细胞内HSL、LP的mRNA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和瘦蛋白(LP)对牛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酯酶(HSL)、LP的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牛脂肪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5、10、20、50、100mmol/L)、胰高血糖素(O、25、100、200、500、1000pg/mL)和瘦蛋白(O、2.5、5、10、50、100ng/mL),培养12h后,应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牛脂肪细胞内HSL、LP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胰岛素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LP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对牛脂肪细胞内LP的mRNA表达无作用。瘦蛋白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先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后呈现抑制作用。但对牛脂肪细胞内LP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在牦牛中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揭示牦牛各品系间的遗传分化以及候选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间的关联性,同时为2个候选基因在牦牛中的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共100头麦洼牦牛个体的H-FABP、HSL基因的外显子部分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①麦洼牦牛H-FABP、HSL基因外显子部分均存在多态性,多态性检验均存在3种基因型;②适合性检验表明仅HSL基因外显子8上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多态位点均偏离;③测序分析表明,H-FABP基因外显子4第7 339位(与原序列相比)发生单碱基突变(T→C),该突变属同义突变;HSL基因外显子7第6 883位发生G→C转换,以及第6816处发生碱基A→G突变,并导致编码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转变为甘氨酸(G);外显子8第10 183 bp处发生A→G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变为甘氨酸(G);④对各标记基因型生长发育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仅HSL基因外显子7上A6816G基因座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麦洼牦牛H-FABP、HSL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且HSL基因外显子7上A6816G基因座表现的多态有可能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6.
取体外培养生长良好脂肪细胞,培养介质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mg/L地塞米松,0、0.5、1.0、1.5、2.0、2.5mmol/L油酸,0、10、20、30、40、50mg/L乳酸,培养24h后提取总RNA,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地塞米松、油酸、乳酸对脂肪细胞HSL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乳酸抑制脂肪细胞内HSL mRNA表达,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地塞米松促进脂肪细胞内HSL mRNA表达,是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7.
28.
对大额牛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氨基酸预测,并同其它牛种的资料进行了比对分析,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大额牛其核苷酸序列与牦牛、普通牛、瘤牛、水牛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4%、99.2%、97.0%。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大额牛与水牛的同源性为97.6%;与普通牛、瘤牛、牦牛的同源性均为99.4%,仅在第33位有1个氨基酸变异,即大额牛为异亮氨酸,而其它3个牛种均为缬氨酸,这是由该基因片段的第97位碱基发生转换(A←→G)造成的。从分子系统进化树看,瘤牛和普通牛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牦牛、大额牛、水牛相聚,这与传统的牛种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9.
30.
从杜长大猪的肠系膜脂肪中提取基因组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获得一条633 bp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断克隆到大肠杆菌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HSL基因,测定其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633 bp,为HSL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HSL基因(AY686758)有高达100%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