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127篇
基础科学   144篇
  71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弹性力学与非牛顿流体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与回拖载荷相关的变量,着重分析了回拖阻力的3个组成部分(管道质量及其引起的管土摩擦力、弯曲段阻力效应引起的阻力与泥浆拖曳阻力)的计算方法,三者求和并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回拖载荷。3项阻力在回拖载荷中均占有较高的贡献权重,且贡献权重在回拖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泥浆拖曳阻力是回拖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可更准确地预测回拖载荷的动态特性。根据搜集的HDD安装试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实例验证,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之间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针对常规大坝变形监测回归模型中存在的因子多重相关性干扰和模型拟合效果欠佳问题,进行偏回归模型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引入大坝变形监测偏回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自适应全局优化搜索功能,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结果】工程实例研究与对比分析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偏回归模型存在的拟合效果不佳的问题。【结论】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以某水库土石坝下的压煤开采工程为背景,结合其他矿区压煤开采的实测结果,应用概率积分法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开采沉陷变形预计,研究了土石坝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以及对土石坝的安全产生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以及水文计算的结果分析,开采沉陷变形对水库的防洪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及实际防渗效果,为高寒地区深厚覆盖层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省纳子峡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为研究对象,在防渗墙施工及运行初期(2012-05-2018-01)对其进行应力监测、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对所得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价防渗墙的实际工作状态。【结果】纳子峡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防渗墙各测点应力及变形表现稳定,在施工期防渗墙钢筋的应力变化因受地面施工等因素影响主要承受拉应力,且向上游侧倾斜;在水库运行期间(2014-09-2018-01),墙体受到来自上游的水压力,主要承受压应力,且向下游侧倾斜;布置在墙体上游侧的渗压计渗透压力远大于下游侧各测点,表明防渗墙防渗效果良好,渗透压力受测孔孔内水位影响,且随库水位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库水位每抬升(或下降)1 m,墙体下游侧各测点渗透压力增加(或减小)约0.6 kPa。【结论】纳子峡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在其施工及运行初期应力变形较为稳定,防渗效果良好,能为大坝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5.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fish cage collar in wav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loating collar and mooring system were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line segments modeled by straight massless model segments with a node at each en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research data from other authors were ci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The numerical model was then applied to a dynamic simulation of a floating cage collar in waves to analyze its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mooring line tension.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eatest deformation of the collar taken place in the position of the mooring line connection point when incident waves we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 increase in the length of mooring line would help to decrease the mooring line tension of the collar.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collar dimension, including collar circumference, pipe diameter in cross-section, and pipe thickness,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floating collar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fish cage collar.  相似文献   
26.
利用Gleeble-3800数字控制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Q690低碳微合金钢在变形温度850~1150 ℃,应变速率0.01~30 s-1条件下的高温单道次压缩变形行为.建立了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的加工图,结合OM观察变形体微观组织确定了该钢种的高温热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应变量0.7及以下的加工图中包含2个峰区(1 000~1 120 ℃,0.01~0.37 s-1和1 100~1 150 ℃,3.16~30 s-1)和3个加工失稳区(850~900 ℃,0.01~0.32 s-1和850~900 ℃,10~30 s-1以及1 000~1 085 ℃,1~30 s-1).应变量超过0.8的加工图包含2个峰区(1 025~1 100 ℃,0.01~0.38 s-1和1 100~1 150 ℃,3~30 s-1),失稳区为低温(850~900 ℃,0.01~30 s-1)以及应变速率1 s-1以上的中低温度(850~1 100 ℃)范围,在这两个峰区峰值点附近的热变形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因此,这两个区域均适合Q690钢的热加工变形.  相似文献   
27.
桥梁变形的原因有:自然条件及其变化、与桥梁本身相联的原因、人为设计及施工不合理.观测方法:大地测量方法、特殊的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高等级公路平面控制网导线边投影长度变形与测区平均高程及投影带宽度的关系.根据长度变形是否满足国家标准GB50026-93要求(≤2.5cm/1km)而确定坐标系统.给出了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换算关系.文中算例表明:用简单算法能达到公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9.
杨木高温干燥过程中表层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讨论了干燥温度分别为85℃、105℃、115℃和125℃时板材表层厚度为3mm处的木材横纹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的总应变为干缩应变、弹性应变、粘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的代数和。木材在长时间、高温高湿的联合作用下,不仅表现出弹性、塑性,而且还表现出粘弹性。作者根据木材干燥应力模型理论,提出了在同一块板方材上能同时测定所建模型各应变参数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0.
在掌握习水县二郎区域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对二郎电厂厂址区内水文地质、滑坡、洪积泥流一残坡积碎石土混合堆积体、岩土体的浅表层变形及断裂与地震危险性的调查研究分析,确定厂址区的稳定性,并做出结论及建议,为二郎电厂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