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42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461篇
基础科学   587篇
  885篇
综合类   1958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川省潜在蒸散量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蒸散(ET_0)是评价某一地区干旱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估计ET_0的变化对科学估算作物需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四川省1961-2014年151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分3个区域(四川盆地、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计算ET_0,并对主要气象因子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的相对变化率、敏感系数及其对ET_0贡献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ET_0呈现微弱减少,而攀西地区则呈现一定的增加,其空间分布表现为: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南部年ET_0为高值区,多在1000~1350mm,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年ET_0为低值区,多在651~900mm,从西南向东北呈现"高-低-高"趋势。各气象因子对ET_0的影响(对ET_0变化的贡献率)主要取决于敏感性和相对变化率两方面。3个区域ET_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均表现最敏感,其敏感系数分别为-1.13、-1.40、-1.53。在主要气象因子中,在四川盆地和攀西地区,平均风速的多年相对变化率最大(-29.7%、-16.3%),川西高原则为平均温度(40.4%)。进一步分析得出,平均风速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对ET_0变化的贡献率最大,是主导影响因素,而在攀西地区则为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92.
果蔬贮藏期间,冷藏库内的气流分布是影响果蔬贮藏品质和送风能量利用率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气流组织对冷藏库内流场分布是至关重要的。该研究以某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竖壁贴附送风方式,并对其流场建立了三维稳态的SST湍流模型来研究库内流场的分布特性以及货物的冷却效果,同时与传统的冷风机直吹送风的流场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送风量下,相比冷风机直吹送风方式,竖壁贴附送风使得库内温度不均匀系数和速度不均匀系数分别降低了31%和47%。而且竖壁贴附送风使库内空气与货物的换热更加充分,进而使得送风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19%。因此,竖壁贴附送风方式应用于冷藏库是一种有效且节能的气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93.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位置和运动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分析了一种两平移一转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得到该机构位置正反解析解,采用求导法得到其一阶和二阶运动影响系数。利用运动影响系数对该机构进行了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并在ADAMS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提供了该机构在中医推拿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4.
比较了反射仪—K 试纸法(K ts-fl)、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烟株叶脉汁液中的K 含量的三种方法,确定反射仪—K 试纸法测定烟株钾含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测定范围;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对烟株叶片不同部位含K 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最佳测定时期及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反射仪—K 试纸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进行烟株钾素快速诊断可行,且具有时间短,简单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反射仪测定K 的稳定线性范围是0.30~0.9g/L;在不同时期对烟株不同部位测定研究表明,最佳诊断部位为烟株第二平展叶叶脉基部2cm段。  相似文献   
9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how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e sintering productivity,the particle properties of the concentrate have been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ssential reasons for low sintering productivity are the difficulties to pelletize and poor permeability because of particle' s size bigger,smooth surface, poor activity and hydrophobe.  相似文献   
96.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ject a study on analysis methods for rock slope foundation stability of highrise-building project criterion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rotati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Sweden slices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carried out.The authors found that safety factor of criterion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is larger than that of rotati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but is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So, when rockslope foundation stability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to be analysed,the rotati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is suggested to use.  相似文献   
97.
秸秆旋埋还田后空间分布效果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旋耕机(TR)、秸秆旋埋还田机(SR)和深松+秸秆旋埋还田机(SSR)进行了秸秆还田离散元仿真和田间试验对比。通过设计的秸秆三维坐标测量装置对秸秆在土壤中的空间坐标进行了测量,并在三维绘图软件中还原了秸秆在土壤中的空间状态,及秸秆在三维图中量化及可视化显示。对取样立方体进行分层、横向及纵向划分等探究了秸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及水平分布的均匀性。利用离散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与田间试验设定了相同的作业参数,在仿真作业完成后,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Geometry Bin计算区域内秸秆数量,并分别对应实际田间作业的分层、横向和纵向划分。在分层处理中,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SR和SSR埋入土壤中的秸秆量都明显大于TR,尤其是埋入土壤下层的秸秆量均是TR的数倍。TR、SR和SSR作业后各层秸秆占比仿真值和实测值的变异系数均呈递减趋势,其中SSR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28. 8%和28. 7%。3种耕作装备下仿真值与实测值的变异系数相差不大,平均误差为9. 6%。横向和纵向划分中,TR、SR和SSR的各区域秸秆占比仿真值和实测值的变异系数无绝对规律,SSR的变异系数均最小。离散元仿真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SR秸秆还田后,秸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均匀性均最优。离散元仿真较好地拟合了实际田间作业后秸秆的空间分布状态,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8.
Development of crop coefficient (Kc), the ratio of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c) to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o), can enhance ETc estimates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crop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growth-stage-specific Kc and crop water use for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t the Texas AgriLife Research field at Uvalde, TX, USA from 2005 to 2008. Weighing lysimeters were used to measure crop water use and local weather dat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o). Seven lysimeters, weighing about 14 Mg, consisted of undisturbed 1.5 m × 2.0 m × 2.2 m deep soil monoliths. Six lysimeters were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a 1-ha field beneath a linear-move sprinkler system equipped with low energy precision application (LEPA) and a seventh lysimeter was established to measure reference grass ETo.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Kc determination, and comparison to existing FAO Kc values were determined over a 2-year period on cotton and a 3-year period on wheat. Seasonal total amounts of crop water use ranged from 689 to 830 mm for cotton and from 483 to 505 mm for wheat. The Kc values determined over the growing seasons varied from 0.2 to 1.5 for cotton and 0.1 to 1.7 for wheat. Some of the values corresponded and some did not correspond to those from FAO-56 and from the Texas High Plains and elsewhere in other states. We assum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ly based and growth-stage-specific Kc helps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precise water applications for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99.
滑阀节流槽阀口的流量控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以节流槽内节流面的串并联效应确定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原则,推导出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阀口面积的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二节矩形节流槽的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是单节矩形槽阀口流量系数的组合,流量系数在阀口开度较小或接近全开时流量系数快速增大,在阀口开度中间区段流量系数较小,在二节节流槽的交界处流量系数增大,流出节流槽方向的流量系数比流入方向约大0.1;提出了反映节流槽阀口流量控制特性的参数阀口流量面积Aq,阀口流量面积为阀口面积和流量系数的耦合函数,与阀口面积及流量系数传统概念相比,阀口流量面积更加合理地表征了阀口几何面积和阀口形状对流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插入式地下滴水器的研制与水力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滴头、滴箭等产品结构改进与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一种具有快速装拆、移动灵活、抗堵塞功能的插入式地下滴水器产品,通过产品的具体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进行了其流量均匀性、压力-流量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插入式地下滴水器所需起始工作压力低,额定流量小,具有较稳定的水力性能,适合用于对缺水区非密植作物的补充性抗旱灌溉,起到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降低灌溉系统投资的作用,且能成功地把地表滴灌转化为地下滴灌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